(一)課堂實踐。根據合作原則,將班級分為若干個小組,分組時注意性別、性格、英語語言水平等方面的協調搭配,每組4.5人,指定~人擔任小組長,此后每兩周輪換組長一次。每次課堂活動,由小組合作完成。教師整體協調和監控,關注小組任務的分配是否合理,進展是否順利,必要的時候要進行調整和指導,使每個小組的合作能比較順利的進行,從而完成學習任務。
(二)課外監控。學生按照小組進行課外學習活動,指定小組長進行監管和記錄,教師定期不定期進行抽查和指導,并要求每個小組寫小組活動I-3志,定期上交老師查閱。課外小組活動主要是一些日常的口語操練、語音糾音、資料查找等。學生在小組合作的基礎上,能充分利用有限的資源.通過資源共享,獲取更多的信息,達到更好的學習效果。
(三)課堂觀察。通過課堂觀察,主要了解學生合作學習的狀況。合作意識是否增強,是否能掌握一定的合作技巧,合作效果如何,并且在教師監控下進行一定的調整和指導。觀察結果通過教師撰寫教學日志來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