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本課程的學習,要求學生掌握有關中醫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思維方法(包括中醫學的思維方法:精氣、陰陽、五行學說;中醫學對人體生理的認識:藏象、精氣血津液神、經絡、體質;中醫學對疾病及其防治的認識:病因、病機、防治原則),為繼續學習中醫診斷學、中藥學、方劑學、中醫經典著作和臨床各科打好基礎。 以課堂講授為主,可根據實際情況,結合自學、討論、實驗教學和多媒體教學,以增強學生對中醫基礎理論知識的認知能力,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及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目的要求、內容和方法 緒 論
【目的要求】
1. 掌握中醫學理論體系的主要特點。
2.了解中醫學、中醫基礎理論、中醫學理論體系的基本概念,中醫學的*屬性,中醫學理論體系的形成和發展概況。
【教學內容】
—、 中醫學的基本概念及其*屬性。
1. 中醫學的基本概念。
2. 中醫學的*屬性:屬融入人文科學知識的自然科學;受古代哲學思想的深刻影響;是多*融合的產物。
二、中醫學理論體系的概念、形成與發展。
1.中醫學理論體系的概念。 2.中醫理論體系的形成和發展。 3.中醫學理論的繼承和創新。
三、中醫基礎理論的 基本概念及課程的主要內容。
1.中醫基礎理論的基本概念。 2.中醫基礎理論課程的主要內容。 【教學方式】 課堂講授。
培訓安排:培訓7天。 有關費用: 18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