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6日,正月初八,北京電影、中央戲劇、*傳媒*校園內人頭攢動,來自*各地的考生云集。2015年的藝術類招生考試拉開大幕。這些年,國內電影、電視紅紅火火,票房居高不下,投身“藝術洪流”成為越來越多少男少女的夢想。僅上述三所高校,今年報考人數就超過了82000人次。播音主持、表演的專業更是需要“百里挑一”,競爭非常激烈。
記者尋訪了這些學校播音主持、表演、導演、電影文學等“熱門專業”的負責人,為大家解讀今年的招考政策,以期為進復試的考生鼓勵打氣,為來年再戰或者明年“入場”的考生增加經驗。
播音主持藝術:不拿顏值做標準 青睞關注媒體者
作為*廣播電視領域的*學府,*傳媒*今年繼續開設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并面向*計劃招生100人。記者了解到,報考該專業的考生達近8000人,是該校報考人數最多的專業,考錄比近80比1,競爭非常激烈。
傳媒*播音主持藝術副院長李洪巖介紹,今年播音主持藝術專業的考試流程與往年還是一樣的,稿件播讀,或者是面對考官,回答提問。但是從考核的標準和內容上,隨著業界的發展和需求,對考生的評價出現了新的變化,一是會比較注重考生的基本條件,如天生的語言條件以及形象、氣質等等;二是會看考生外在的能力,后天的錘煉及積累,包括語言、語感、思維反應、對事物的認識和判斷;三就是面對現在的媒體他們能熟悉到什么程度,“關注媒體、喜愛媒體的孩子機會應該會多一些。”李洪巖說。
在考核難度和側重點方面,李洪巖表示,播音主持專業在人才選拔中,畢竟面向的還是中學生,所以考官在專業水平的把握上是有一個度的,不會很難,主要看考生的發展潛力和培養的空間。所以考生在準備時,最重要的還是文化課的準備。
近年來,在藝考領域掀起了一股“化妝整形潮”。盡管高校再三提倡“素顏”,但考生仍然千方百計通過所謂的“考試妝”甚至整形來扮靚自己,以期提升印象分。對此李洪巖坦言,傳媒*播音主持專業的考官不會用好看不好看來作為評價考生的標準。“語言、發聲、思維、鏡頭前心理素質、言談舉止是否恰當,有沒有一定的交流能力,考官會圍繞這些要素進行綜合評判。”李洪巖說,雖然對于考生整形沒有明確要求,但正因為考核的是綜合能力,所以他們比較強調打好現有的知識基礎,考生能夠體現現有的語言、風度風采就足夠了,“考官面對考生,首先看他的內在氣質、積累,五官端正、大方,這些因素的考量,可能要高于他某一方面的所謂‘調整’。”
李洪巖說,最終錄取的男女生比例會根據生源水平以及進入復試的人數來確定。此外,按照招生簡章的原則以及業界人才需求,如男女主持搭檔等,播音主持專業男女生會分別排隊錄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