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教師招聘面試試講中的教學反思技能
美國著名學者波斯納提出了一個教室成長的公式:成長=經驗+反思。我國著名心理學家林崇德也提出:優秀教師=教學過程+反思。
教學反思是指教師對已經發生或正在發生的教學活動進行積極,持續,周密,深入,自我調節性的思考,并尋求多種方法解決問題的過程。
教學反思具有以下特點:1,超越性 2,實踐性 3,過程性 4,主體性
5,發展性
教學反思的作用:1,教學反思有利于提升教師的教學經驗 2,教學反思有利于提高教師的職業幸福感 3,教學反思有利于教師形成自己的實踐性知識體系。
教學反思的內容:一,觀念與情感(從宏觀層面講,教學反思要考慮教學行為本身的有效性和合理性,更要關注隱藏在行為背后的觀念和教育教學情感)二,教學行為過程
教育教學觀念是教師教學行為的靈魂和支點,是教師教學行為的指南。
教師的教育專業情感包括專業理想、專業情操、專業自我三個方面。
反思專業自我要從自我意象、自我尊重、工作動機、工作滿意感、任務知覺和未來前景五個方面進行。
教學反思的途徑:1,閱讀理論文獻,在理論解讀中反思 2,撰寫教學日志,通過協作進行反思 3,尋求專業引領和同伴互助,在對話討論中反思 4,征求學生意見,從學生反饋中反思
教學反思的方法:1,教學日志 2,教學案例 3,行動研究 4,教師成長檔案袋
一般說來,教學日志的內容不是預先設想出來的,而是經過教學實踐之后回顧、反思、總結出來的。
教學案例是包含問題或疑難情境在內的真實發生的典型性教學事件。
行動研究是一種適合于廣大教育實際工作者的研究方法。它既是一種方法和技術,也是一種新的研究理念和類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