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行測是行政職業能力測驗,主要測查與公務員職業密切相關的、適合通過客觀化紙筆測驗方式進行考查的基本素質和能力要素,包括言語理解與表達、數量關系、判斷推理、資料分析、常識判斷五個部分。
2、2013年*公務員考試題量為135道,與2012年保持一致。但常識部分減少5道,只有20道,言語理解40道,數量關系15道,資料分析20道,減少的五道題增加到判斷推理部分的類比推理題型,類比推理題型一共10道,整個判斷推理部分一共40道。題本一共41頁,比2012年增加一頁。
3、2017年國考從題型上看,只考查數學運算,其中,計算問題,工程問題,排列組合,概率問題,幾何問題,函數圖形,日期問題,年齡問題這些常考的題型均出現,利潤問題在2017年考試中重新出現。涉及到的解題方法有方程法,比例法,特值法,整除特性,十字交叉。在2017年的考查中平面幾何考查1道,立體幾何考查兩道,設計三棱錐和正方體。2017年考查了2道,均為古典概率問題。在近4年中概率問題分別為2道,1道依次出現。
4、2018年國考題型分布為,計算問題3道,利潤問題3道(由1道增加為3道,占比有所增加),行程問題1道,工程問題1道,排列組合1道,概率問題1道,平面幾何1道,近四年都有出現,2018年首次出現極值問題2道(2018年第69題&73題)。
5、*公務員考試《行測》科目比絕大多數省考行測題量要大,國考行測科目題量一般在135道(省級以上類別)或130道(地市級類別),而大多數省份省考行測科目題量在120道左右,因此國考行測的大題量對考生來說是一個挑戰。
6、而且*公務員考試行測考查的題目也比省考更難,對學生的邏輯分析能力、綜合分析能力等要求比省考更高。
7、行測方面,大部分省考和國考題型一樣,個別省份會有所差別,考生需要對所考題型有個全面的了解。在題量上,國考和省考差別較大,國考行測科目題量一般在135道(省級以上類別)或130道(地市級類別),而大多數省份省考行測科目題量在120道左右,因此國考行測的大題量對考生來說是一個挑戰。
8、而且*公務員考試行測考查的題目也比省考更難,對學生的邏輯分析能力、綜合分析能力等要求比省考更高。
9、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行測分值
主要測查報考者運用語言文字進行思考和交流、迅速準確地理解和把握文字材料內涵的能力。
主要測查報考者理解、把握事物間量化關系和解決數量關系問題的能力,主要涉及數據關系的分析、推理、判斷、運算等。常見的題型有數字推理、數學運算等。
主要測查報考者對各種事物關系的分析推理能力,涉及對圖形、語詞概念、事物關系和文字材料的理解、比較、組合、演繹和歸納等。常見的題型有圖形推理、定義判斷、類比推理、邏輯判斷等。
主要測查報考者對各種形式的文字、圖表等資料的綜合理解與分析加工能力,這部分內容通常由統計性的圖表、數字及文字材料構成。
主要測查報考者應知應會的基本知識以及運用這些知識分析判斷的基本能力,重點測查對國情社情的了解程度、綜合管理基本素質等。涉及政治、經濟、法律、歷史、文化、地理、環境、自然、科技、生活等方面。
公務員考試中行測科目的分值如下:
一、言語理解與表達40題,每題0.8分,總分32分。
二、數量關系15題,每題0.8分,總分12分。
1、圖形推理10題,每題0.6分,總分6分。
2、定義判斷10題,每題0.7分,總分7分。
3、類比推理10題,每題0.5分,總分5分。
4、邏輯判斷10題,每題0.8分,總分8分。
四、資料分析20題,每題1分,總分20分。
五、常識判斷40題,每題0.5分,總分20分。
一般題型都是客觀題為主,包括單選、多選和判斷等題型。
職業能力測驗測試內容:職業能力測驗主要測查應考者從事事業單位工作應具備的基本潛能和技能。考試結構包括數量關系、言語理解與表達、判斷推理、資料分析四個部分。
職測的考試重點不一定和各地省考或國考的行測一致,各地區有所傾向。
常識的題量近年來都是20道,題量較多,考點分布比較穩定。近兩年時政類常識考查題量逐步增加,需要多關注近年的時政熱點、重大會議以及領導人講話等。
根據近四年真題情況,言語版塊整體題量上升,由20題增加至25題,增加了考生的閱讀量。各類題型題干材料偏長,且以科普文居多,閱讀難度較大,對考生的閱讀理解能力要求也更高,因此建議考生平常要多閱讀這種類型的文章,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做到有效閱讀,提高做題速度。
根據近四年真題考點分布可知,判斷部分總題量為35個,其中圖形推理5個,定義、類比、邏輯各10個,題量分布比較穩定,預計今年依然延續這個題量分布。
過去四年,數學運算從2019年下半年開始考查5題,之前均考查10題。預計今年的考試仍然會以5題為主,也不排除考查10題的可能性。
數學運算整體難度適中,略低于公務員考試的難度。考點分布相對較為廣泛,其中方程、經濟、工程、行程、排列組合、概率統計幾類題型為重點高頻題型。考生在備考時需著重掌握這幾類題型的基礎公式、基本解題技巧與方法、典型例題、典型模型,做到以不變應萬變。
時間相關、趣味雜題時有考查,其所涉及到的知識點多而雜,考生可根據自身情況酌情復習準備,可不做重點復習。
1、國考行測各題型分值大約分別是:言語理解與表達32分、數量關系12分、判斷推理26分、資料分析20分、常識判斷10分。
2、該分值分布僅供參考,不作為評分標準。
3、*公務員考試是*通過考試制度選取依法履行公職、納入*行政編制、由*財政負擔工資福利的工作人員作為公務員。而公共科目筆試的內容主要是《行政職業能力測驗》、《申論》兩科。
4、報考綜合管理類和行政執法類職位的考生均參加《行政職業能力測驗》和《申論》兩科考試,其中《行政職業能力測驗》試卷分為(一)、(二)兩卷,分別用于綜合管理類和行政執法類的報考者,并在題型、題量、難度等方面有所不同。
5、行政職業能力是*機關單位選拔公務員職業必考的一門課程,在*各地考生中享有非常高的聲望。主要包括行測歷年真題、行測模擬試題、數量關系、判斷推理、常識判斷、言語理解、資料分析等。行政職業能力測驗主要測查與公務員職業密切相關的、適合通過客觀化紙筆測驗方式進行考查的基本素質和能力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