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面試通知單時間:2024年12月27日上午9:00。
1、面試時間、地點及具體要求等詳見《面試通知單》,防疫要求同筆試。
2、醫學類、綜合類崗位采取結構化面談方式,時間10分鐘,每名考生需回答3道題,主要測試內容包括理論素養、綜合分析、臨場應變、儀容舉止、語言表達能力以及心理素質等。
3、應聘教育類崗位采取試講的方式,時間10分鐘。試講內容在通用教材中隨機抽取,同一專業編為同一組別,同一半天,試講同一內容。應聘此類崗位所有專業的所有考生均不得將音樂、體育器材及教具等帶入考場,否則視為違紀。
4、部分崗位由于面試人員較多,將采取蛇形分組的方法,招聘計劃均分到各組。
5、面試時,考生只準報抽簽順序號,不得報姓名及個人信息,否則視為違紀。
6、打分采取體操式打分法,即分別去掉一個*分和一個*分,其余5名評委的平均分為考生面試得分。在面試地點每半天公布一次面試成績。面試成績滿分為100分,合格分數線為60分,低于面試合格分數線者,取消進入后續環節資格。
7、教育類崗位個人總成績=筆試成績×40%+面試成績×60%。筆試、面試有一項缺考不計總成績。
綜合類和醫學類崗位個人總成績=筆試成績×50%+面試成績×50%。筆試、面試有一項缺考,不計總成績。
8、直接面試崗位個人總成績=面試成績。
1、關于當代*生跳槽頻繁,你怎么看?
2、*生跳槽頻繁,背后的成因有多種,不能一概而論。這種現象一方面反映出市場的繁榮與機遇的增多,另一方面也暴露出這種環境中人心的浮躁。
3、論及跳槽的原因,不外乎三種。一是有規劃地主動跳槽。這種人有自己的明晰的創業計劃,去某家公司工作本來就是為了積累特定的經驗。叫做取經也好,叫做學藝也罷,總之是為了將來自己創業而了解相關行業,不打算長遠在別人的公司服務的。這種行為或許會引起一些老板們的反感,但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潮流下,沒有經驗沒有資本的畢業生們這樣做也算是一種可行的路徑。只不過,明著把目的擺出來,正大光明地學經驗,而不是偷取商業秘密。老板們也不都是心胸狹窄,說不定還會給創業者投個資,入個股,兩下里相得益彰,豈不更好。
4、另一種跳槽是機會主義的行為。這種人善于待價而沽,在工作時注重自身實力的提升,當資歷水平上升到新的階段時,就開始要求更多的薪水,或者尋覓更好的職位。如果原公司沒有足夠好的提升空間,自然會把眼光投向開出更高價碼的新東家。事實上,很多高級管理人員都是這樣在各大公司中流動,公司也愿意花高價聘請有經驗的高管,來快速改善自己的經營狀況。從市場經濟的角度來說,這種人才的跳槽實在無可厚非,能不能挖到人才、留住人才,已經是公司競爭力的體現。
5、*一種跳槽則是盲目求職的結果。這種情況在*生中十分普遍,因為工作難找,所以不管什么公司只要開出薪水就去。結果方向不符、專業不符、性格不符等等一大堆問題接踵而來,于是不滿意而辭職,但為了生計又得找下一份工作。這種人在換了幾份工作之后,也許才明白自己到底適合做什么,應該補上哪些短板。我們要減少也正是這樣盲目的求職與跳槽,因為這讓求職者走了許多彎路,也給用人單位帶來諸多麻煩。如果這個問題能夠倒逼*教育改良,減少不必要的跳槽行為,降低社會運行成本,那才是我們討論它的意義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