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教師——幼兒師范學校畢業或以上學歷
參加由教育行政*和語言文字工作機構共同組織的普通話測試并取得《普通話水平測試等級標準》二級乙等以上標準。具體安排請查詢北京普通話網站
注:1954年1月1日以前出生的人員和高等學校擬聘副教授或具有博士學位者可不做規定。
非師范教育類專業畢業生應取得這兩個證書。
教育學、教育心理學由北京市教育委員會組織統一考試。
參加考試人員可以參加北京市教育委員會指定*組織的教育學、教育心理學的培訓,然后參加考試;也可以不參加培訓,直接參加考試。考試時間為2月下旬或3月初。
具體培訓時間及考試時間屆時在北京教育委員會網站和北京市中*教師網和北京教師資格證網公布。
注:取得*高等自學考試教育學、心理學考試單科合格證可*。
按《北京市認定教師資格體檢標準》到如下任意一指定醫院體檢科領取《教師資格認定體檢表》并進行體檢。體檢結果的有效期為半年。
每年3月 20、2 1日和10月9、10日到教師資格認定機構領取《教師資格認定申請表》(內含《思想品德鑒定表》)。
幼兒園工作計劃中,家長工作計劃已是重要內容。共同教育好幼兒,使幼兒的全面素質得到提高,這不只是幼兒老師的責任。想要達到家園互動,共同教育。
幼兒老師必須使家長及時,全面的了解幼兒園教育目標,從而配合幼兒園進行教育。為了共同的教育目標,新年度制定出了幼兒園家長工作計劃。幼師和老師一樣,也是祖國的棟梁。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幼兒教師
1、幼兒園教師在編考試必須具備幼兒師范學校畢業及其以上學歷。其教學能力需滿足以下條件:
2、自主考試地區考生需通過教育學、教育心理學兩門筆試*和面試獲取幼兒教師資格證,*統考地區考生需通過綜合素質、保教知識與能力兩門筆試科目和面試,才能獲得幼兒教師資格證。
3、普通話水平應當達到*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頒布的《普通話水平測試等級標準》二級乙等以上標準,還要取得相應等次《普通話水平測試等級證書》。
4、有良好的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沒有傳染性疾病,無精神病史,適應教育教學工作的需要,經教師資格認定機構組織在縣級以上醫院體檢合格。
5、幼兒園教師資格考試筆試:分為《綜合素質》和《保教知識與能力》2個科目(均為計算機考試)。
6、👩🏫教師編制難題
7、幼師隊伍存在兩大難題:幼兒園教師編制少、壓力大、待遇低。聘用教師流動性大。聘用教師的待遇教育*暫時沒有設立專項資金,大部分幼兒園只能用部分保育費來解決。
8、因公辦園保育費收費低廉,如邢臺市公立園180元/月,邯鄲市280元/月,低價收費無法保證幼兒園事業發展的需要,更無法保證聘用教師應該享有的工資待遇,甚至部分幼兒園的教師工資待遇低于1000元,低于社會*保障工資,一些專業能力強、業務水平高的優秀教師因此流失,造成資源浪費。
2、堅決擁護*共產黨的領導,熱愛教育事業,為人師表,遵紀守法,樂于奉獻。
3、具有與報考崗位*一致的教師資格證,*教師崗位要求具有*及以上相應教師資格證(特教教師要求具有*及以上教師資格證*不限),幼兒園幼教崗位要求具有幼兒教師資格證。
4、應聘人員應具有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學歷。
幼師考編一般需要考普通話、教育學、心理學、說課和綜合面試,幼兒園要求普通話是二乙等級以上,中*英語、語文*教師要求是二甲等級;教育學和心理學很多都是理論性的,把基礎知識牢記問題就不大。
1、幼兒教育學幼兒教育的產生和發展;我國幼兒園教育的目標、任務和原則;幼兒園全面發展教育;教師和幼兒;幼兒園環境;幼兒園與家庭、社區的合作。
2、幼兒心理學幼兒心理學概論;幼兒心理發展;幼兒的注意;幼兒的感知覺;幼兒的記憶與想象;幼兒的思維與言語;幼兒的情緒、情感和意志。
3、幼兒教育心理學幼兒教育心理學概述;學習與學習理論;幼兒運動技能的形成規律與體育;幼兒認知能力的形成規律與智育。
4、幼兒衛生保健幼兒的健康與保育;幼兒的解剖生理特點與衛生;幼兒的日常保育與能力培養;幼兒常見疾病及意外事故的預防與處理。
5、教育政策法規教育政策;教育法規;幼兒教育中的法律責任和法律救濟;幼兒園教育常用政策法規。
1、幼師可以考公務員,只要符合公務員的報考條件,即可報名參加公務員考試。
2、根據《*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第十三條公務員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3、(一)具有*人民共和國國籍;
4、(三)擁護*人民共和國憲法,擁護*共產黨領導和社會主義制度;
5、(四)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質和道德品行;
6、(五)具有正常履行職責的身體條件和心理素質;
7、(六)具有符合職位要求的文化程度和工作能力;
8、《*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第三十一條招錄機關根據考試成績確定考察人選,并進行報考資格復審、考察和體檢。體檢的項目和標準根據職位要求確定。具體辦法由中央公務員主管*會同國務院衛生健康行政*規定。
9、第三十二條招錄機關根據考試成績、考察情況和體檢結果,提出擬錄用人員名單,并予以公示。公示期不少于五個工作日。公示期滿,中央一級招錄機關應當將擬錄用人員名單報中央公務員主管*備案;地方各級招錄機關應當將擬錄用人員名單報省級或者設區的市級公務員主管*審批。
10、參考資料來源:**網——*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