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經常遇到這樣的情況?做東西時候想起某個效果很好,卻不記得具體的樣子,想看看但怎么也找不到在哪;每天都看很多的作品,卻零散毫無秩序,忽然感覺什么也沒有積累下來;經常會冒出一些小的想法靈感,可是沒多久就忘記了,再也回憶不起來。如果有以上任何情況之一,那么你就需要進行自我的學習和完善個人知識管理
但是什么是設計知識?
廣義上講設計知識包括:資源,常識,方法,思維等等
那么這么多的知識如何管理呢?
那么設計知識的管理應該分了四步:
1.瀏覽
瀏覽是無時不刻的, 眼睛一睜一閉一天就過去了,如果你眼中的畫面不卡,那每秒最少有 20幀,每天 16小時就至少有 1152000個畫面 …這么多畫面肯定會存在那么一些讓人賞心悅目的,比如漂亮的衣著搭配、微妙的車窗與背景的結合、晚霞、美女 ……等等,這些都是可以用相機或者手繪記錄下來的。知識爆炸的時代,信息在互聯網上,它們不再難以獲得,卻變得難以選擇,取得有效的信息成了如今獲取知識的重要環節。
2.收集
信息看到了然后如何處理呢?我們要學會收集和整理信息,這個環節決定了你以后尋找已知信息的效率。在平時瀏覽中,花瓣(或Pinterest)收藏下喜歡的圖片,然后用Evernote記錄文章,如果你用Chrome的話,那太方便了,插件讓你的收藏只需要一次點擊,然后可以簡單的分類一下。
3.消化
想要的信息都被擺好了,也看過了,這些信息就屬于你了嗎?(就好像上學時候一樣,我都看了啊。但是你不會啊、)這時就需要我們對已有的信息進行消化,比如打開花瓣,看看收集的圖片,從構圖,排版,色彩,光影幾個緯度分析一下圖片,然后根據設計的目的用作者的角度想想為什么這樣做,他用了什么方法?以圖片為例:經過自己的消化總結,之前收集的信息就更清晰了,很多內容可以被提煉為設計方法,在日后需要時就可以隨時使用了。(誠筑說都會讓同學們整理一個屬于自己風格的素材庫。養成良好習慣從最開始做起)
4. 回顧、思考、創新
這是最重要也是最難的一步,通過第3步,你已經積累了一部分設計的方法,做設計時候去應用這些方法,通過各種組合來完成作品,在這個過程中,要留意每種方法的應用環境、適用主題、表達的情感等,同時多交流多分享,口頭溝通心得,這都能很好的回顧記憶積累下來的設計方法。當方法積累到一定的程度,你的各種設計思維就會慢慢形成、逐漸完善,生成獨到的理解和認識,做出屬于自己的創意設計。設計思維的形成很像樹的成長,在各種營養的滋潤下,方法與思維相互依存,共同成長。
關于抄襲和創新:不知你發現了沒有,其實這四層說好聽點分別叫:抄襲,借鑒,微創新,創新。誠筑說在UI設計培訓初期,每個人的基本素養不盡相同,但是如何讓大家*都能做到自己去微創新,而不一味的抄襲,就是因為知識管理能幫助你建立屬于自己的設計思維,并且形成一套有效的設計問題處理方法。可以將設計資源積累下來,從而方便的進行搜索、調用、分析,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效率。
只要一個電話
我們免費為您回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