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德語專業的德語考級應該怎么報名?
非德語專業可以選擇歌德的德語等級考試,這個被德國使館承認的。報名可以登錄歌德網站,如下圖
等級分級如下,作為參考:
初級A1/A2,中級B1/B2和高級C1/C2。下圖為每個等級實際達到的能力。
哪位知道國內德語專業*排名
我是復旦外語的本科 上海交大的碩 說幾句公道話
從德語專業博士授予權分布來看,能堪稱一流的只有北外、同濟、 北大 上外、南大。
就教學質量來看,在四級統測中拿過*平均分前幾名、個人分數的還有武大、復旦、青島*。
同濟確實是德語方面的權威.德語專業,長江以北是北外,南方就是同濟.
同濟德語專業的高考分,可以在進任何*任何一所一流* 一直高于復旦 上外的德語
在專四專八考試中也一直是平均分* 還是專八 六級的出題學校!
同濟*外國語的副院長兼德語的系主任朱建華是國際日爾曼學會的主席--學術界的頭把交椅
同濟的德語已有博士點復旦的英語很強 可德語還是同濟
07年武書連《**評價》課題組統計共有55所高校有德語專業。
其中獲得 A++ 的只有四所:北外、北大、廣外、上外。順序為
1.北京外國語*
2.北京*
3.廣東外語外貿*
4.上海外國語*
由于沒有見到完整的排名表,根據各個學校公開的網上資料,5-8名的排名大致是:
5.南京*
6.同濟*
7. 復旦*
8. 中山*
廣東外語外貿*2007年異軍突起實在令人感到意外。因為廣外傳統強項是法語,德語專業目前只有兩名教授,學術上未見突出成就,四級考試排名、文學翻譯比賽中也幾乎沒有見到過廣外學生。
在另一網上排名中,南京*取代廣外,排在北外、北大、上外之后位居第四,我個人認為比較合理,南大1947就有德語系,在*是第二家,近年發展迅猛,(04年第7,07年第5)老有張威廉屹立不倒,中年一代孔德明、印芝宏都是正當盛年的海歸,盡管陳良梅今年去了南師大,但南大年輕人不少,發展潛力極大。順便說一句,現任駐德大使馬燦榮就是南大畢業后去外交部當翻譯的。
同時,從德語專業博士授予權分布來看,能堪稱一流的只有北外、北大、上外、南大、同濟。
就教學質量來看,在四級統測中拿過*平均分前幾名、個人分數*的還有武大、復旦、青島*。但基本上是皇帝輪流做,不進則退,就實力而言與中山*、廣外在同一水平上。《**評價》中復旦第7,中山*第8。基本上反映了它們的真實水平。
對這個排名比較郁悶的大概是遍布天下的同濟*學生了。許多人印象當中,同濟德語培訓才是天下馳名的品牌。那么同濟德語到底能不能*?筆者和德語打了多年交道,相信還有一定發言權。大家談排名往往忽視的一點是:德語只是一個籠統概念,仔細劃分還有 DaF(包括德語培訓)、語言學、德語文學、翻譯、文化研究等多個組成部分。在不同前提下,排名也有細微差別。綜合來看:
*:同濟的德語品牌并不光是靠一個德語系,光是德語教學一塊就還擁有留德預備部、德國研究所、中德等*。從一線教師的數量、留德學習經歷、外籍教師質量來看,*的確沒有第二家可以抗衡。
第二:但是在教師質量方面,八九十年代一線教學的“名師”幾乎都和北外有些關系。大家只要去翻翻《新漢德詞典》編委名單就知道北外實力強大到何等程度,那里面不少教授當年是給周恩來、陳毅做翻譯的!同濟是90年代出國熱之后才空前繁榮,但是忙于辦班的一代人要超越北外一代寒窗高手幾乎是不可能。同濟去年才剛剛拿到德語專業博士授予權,而北外連博士后都培養出來了!
第三:和“學德語”有些不同的是“研究水平”。這方面看看哪里有博士點大家就心里有數了。雖說“文無*”,但是要文學研究要挑戰北大張玉書,語言要超過北外劉芳本、葉本度,國內暫時還無人敢夸口。有些難以評定的是社科院,那里其實高手云集,但是和專業研究圈子以外的人關系不大。
第四:說到“人才培養”(注意這里不是講德語培訓了)在“爭奪人才高地”方面,北大有令人恐怖的優勢,能進北大都是高手中的高手,德語專業學生中連文科狀元都有,到德國寫博士論文都能拿“特優”(summa cum laude)!北外、上外一些學生是在中學就開始在外語學校學德語、然后保送外語的,堪稱外交部的后院。在爭奪生源方面同濟根本無力與之抗衡。但是同濟勝在人多,在培養工科德語人才方面國內無人能敵。德國總理獎學金也大都花落同濟。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復旦*,生源質量理論上肯定高過同濟,但是兩年才招一個班(2004年后改了),連上海都沒多少人知道復旦有個老牌德語系。招不到好學生,其排名也一再下滑。2002年第4,2004年第6,2007年第7。(《**評價》)
所以在哪里學德語“*”要看你的水平和目標。
如果你準備獻身德語研究或成為高級翻譯,那么北外是*。如果你要成為研究方面的“高手”那么*去北大,當然前提是你有本事考上北大。
如果只是為了出國而參加德語班,那么北外(歌德)、同濟都不錯。相比之下,在北外更容易得到能夠讓你終身受益的名師的指點,而同濟更為大眾化,對于急于通過考試的學生更為適合。
南京*本科德語高級德語教材用的是什么版本的,作者是誰?
南京*德語本科,大一到大四并沒有叫高級德語的課。我給你貼一些信息,詳情請見參考資料:
-----------------------大一------------------------
課程名稱:*德語
教材: 《德語教程》(*、第二冊)北京*出版社
參考書: 《德語語法大全》(1)Renate Luscher編著,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2年
《日常德語閱讀》 郭力編著,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4年
課程名稱:*口語
教材: 《Deutsch – warum nicht?》(*、二冊)廣播語言講座
參考書:《德語教程》(*冊)北京*出版社
《新求精德語強化教程》(*冊)同濟*出版社
課程名稱: *視聽
教材: 《德語教程》*冊聽力練習及配套錄音磁帶,北京*出版社出版
《目標強化德語教程——聽力技能訓練》(上)及配套錄音磁帶,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1991年。
《Alles Gute》錄像教學帶, 德國 1997年。
參考資料:《循序漸進德語聽力》(1),外研社出版 2003年
-------------------------------大二--------------------------------
課程名稱:*口語
教材: 《學德語嗎?好啊!》(第三、四冊)德國廣播語言講座
參考書: 《高等學校德語專業基礎階段教學大綱》北京*出版社
《 》teil 3
課程名稱: *視聽
教材: 《目標強化德語教程——聽力技能訓練》(下)及配套錄音磁帶,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出版 1991年。
《Einblicke》課本及配套錄像帶,Inter Nationes 出版。
參考資料:《循序漸進德語聽力》(2),外研社2001年。
課程名稱:*閱讀
教材: 《德語教程》(第三冊)北京*出版社;《 Deutsch》(中級德語)(Teil 2-3),網絡時文。
參考書: 《基礎階段德語考試模擬試題》,魏育青等(主編), 同濟*出版社2001年;《德語閱讀教程》(中級),吳江編著,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2年;《走進德國》(1-3冊)王民(主編)同濟*出版社2003年。
課程名稱:*寫作 Texte verfassen
教材: 《德語寫作教程》(*冊)南京*出版社 1995
《德語寫作教程》(第二冊)南京*出版社 1995
參考書: 《如何用德語寫信》Schmitz/Scheiner編,外研社2001年。
《》(8.-10. Klasse), Muenchen: Metor 1997.
《》(9.-10. Klasse), : Falken 1998
---------------------------大三-------------------------
課程名稱:翻譯理論與實踐(德譯中)
教材: 自選自編教材
參考書: 王京平編著:德語翻譯教學新理念 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北京,2005
Ulrich Kauz: Handuch Didaktik des und . Indicium, Muenchen, 2000
郭建中編:文化與翻譯 *對外翻譯出版公司,北京,2000
課程名稱: *影視
教材: 系列教學片《》課本及配套錄像帶, Inter Nationes 出版。
《KuBus》課本及配套錄像帶,Inter Nationes 出版。
參考資料:外院視頻中心的德語電影
“”專題報導
課程名稱:*經濟德語 (選修課程)
教材: 《 – Auf Deutsch》(G.Nicolas M.Sprenger W. Weermann) 德國Klett 出版社1999年.
參考書: 《實用經濟德語》馬宏祥編著,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1998年
課程名稱:德語語言學
教材及推薦書目:
王京平:《德語語言學教程》外研社2003年。
蔡幼生:《實用德語構詞學》外教社2000年。
錢文彩:《漢德語言實用對比研究》外研社2004年
------------------------大四---------------------------
課程名稱: *德語口譯
教學教材書: (1)《外貿德語會話》趙潤等編,商務印書館;(2)Gesch?、 Gesch?(外貿談判視聽教材), Verlag;(3)《中德國情口譯教程》馬宏祥編著,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其他資料源: 《北京周報》(期刊)德文版;Bulletin(德國*公報)
學生參閱書目:《口譯——理論與實踐、語言與交際》李逵六著,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4年版;《商界德語》,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9年版。
課程名稱: 文學選讀
教材: 王炳均編:文學與認識 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北京,1997
參考書: C.J.Gigl: Abitur-Wissen Deutsch Stark Verlag, Freising, 1999
Annemarie und Wolfgang van Rinsum: . Schulbuch-Verlag, Muenchen, 1982
李伯杰等:德國文化史 對外經貿*出版社,北京,2002
課程名稱:*翻譯理論與實踐(中譯德)
教材: 自編
參考書: 《漢譯德理論與實踐》錢文彩編著,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1989年。
《漢德翻譯教程》桂乾元/肖培生 著 上海譯文出版社 1997年。
德語考研學校難度排名
德語考研學校難度排名如下:
難度一:北京外國語*、上海外國語*、北京*、西安外國語*。
難度二:同濟*、四川外語、武漢*、中山*、對外經濟貿易*。
難度三:青島*、北京理工*、南京*、*人民*、廣東外語外貿*等等。
德語語言文學專業就業方向:
在國際交流、對外合作、外經外貿、旅游商務、新聞出版、文化宣傳、教*研等*從事翻譯、管理、公關、編輯、教學等工作。
如今隨著*國際地位日趨提高,我國與國外的貿易合作和文化交流也日益頻繁,在這種情況下小語種人才需求量劇增。教育部公布的*普通高校就業狀況報告中畢業生初次就業率統計數據顯示,德語、法語、西班牙語就業率排名位。
德語專業的就業前景非常好,*現有相關從業人員50萬,其中職業翻譯4萬多人,受過專業訓練的翻譯人才則更少,我國目前對于語言專業的畢業生需求量非常大。目前國內市場緊缺五類翻譯人才,分別為科技口譯、會議口譯、法庭口譯、商務口譯、聯絡陪同口譯和文書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