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態測試是指不運行被測程序本身,僅通過分析或檢查源程序的語法、結構、過程、接口等來檢查程序的正確性。靜態測試主要采用白盒測試方法。
對需求規格說明書、軟件設計說明書、源程序做結構分析、流程圖分析、符號執行來找錯。靜態方法通過程序靜態特性的分析,找出欠缺和可疑之處,例如不匹配的參數、不適當的循環嵌套和分支嵌套、不允許的遞歸、未使用過的變量、空指針的引用和可疑的計算等。靜態測試結果可用于進一步的查錯,并為測試用例選取提供指導。
擴展資料
靜態測試包括代碼檢查、靜態結構分析、代碼質量度量等。它可以由人工進行,充分發揮人的邏輯思維優勢,也可以借助軟件工具自動進行。代碼檢查包括代碼走查、桌面檢查、代碼審查等,主要檢查代碼和設計的一致性,代碼對標準的遵循、可讀性,代碼的邏輯表達的正確性,代碼結構的合理性等方面。
可以發現違背程序編寫標準的問題,程序中不安全、不明確和模糊的部分,找出程序中不可移植部分、違背程序編程風格的問題,包括變量檢查、程序邏輯審查、程序語法檢查和程序結構檢查等內容。
在實際使用中,代碼檢查比動態測試更有效率,能快速找到缺陷,發現30%~70%的邏輯設計和編碼缺陷;代碼檢查看到的是問題本身而非征兆。
但是代碼檢查非常耗費時間,而且代碼檢查需要知識和經驗的積累。代碼檢查應在編譯和動態測試之前進行,在檢查前,應準備好需求描述文檔、程序設計文檔、程序的源代碼清單、代碼編碼標準和代碼缺陷檢查表等。
靜態測試具有的發現缺陷早、降低返工成本、覆蓋重點和發現缺陷的概率高的優點以及耗時長、不能測試依賴和技術能力要求高的缺點。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靜態測試
靜態測試方法很多,主要有代碼審查、正式技術評審、同級評審、走查等形式和方法。基本都是通過會議的形式閱讀代碼和文檔,檢查其中存在的問題或錯誤。
路徑法:通過畫程序流程圖和程序節點圖的方法檢查程序中存在的孤立語句(節點)。
節點圖(程序圖)法:判斷程序是否是標準結構化,非結構化表示程序存在問題。
擴展資料:
靜態結構分析主要是以圖形的方式表現程序的內部結構,例如函數調用關系圖、函數內部控制流圖。其中,函數調用關系圖以直觀的圖形方式描述一個應用程序中各個函數的調用和被調用關系;控制流圖顯示一個函數的邏輯結構,它由許多節點組成,一個節點代表一條語句或數條語句,連接結點的叫邊,邊表示節點間的控制流向。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靜態測試
只要一個電話
我們免費為您回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