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飛逝,轉眼間,還有一個多月就會踏入2021年了。2021年對于我而言注定是難忘的一年,在這一年中,我不僅和大家一樣經歷了疫情的折磨,同時也經歷了難忘的考研復試階段、單調的畢業典禮以及研一緊張而忙碌的新生活,這段歷程充實而精彩。如今身為研究生的我,趁著自己還比較熟悉過去這一年備考研究生的大部分過程,便把它們寫下來,這樣既可以讓自己以后還能有所回味,又能幫助更多有同樣志向的學弟學妹們更好地找到方向,那么我就心滿意足了。
關于擇校和選定專業
我本科就讀于武漢科技*統計學專業,算是半數學專業,考應用數學的話可以算半個
跨考。選擇數學專業是因為我統計學得不太好,而且我自己對數學也很感興趣。我曾經擔任過本科學校的數學協會會長,也得過湖北省*生數學競賽一等獎,所以如果報數學專業的話我考上的幾率是遠大于報統計專業的。當時擇校時我考慮了老家的四川*,然后看了看北京*的情況,北京*這邊比較好,一般來說北京*的應用數學專業會選7個人進復試,再從中淘汰2個人,所以只要是進了復試,希望就是很大的。此外,我喜歡北京*,不僅喜歡她命題的風格,也喜歡北京*的校園,或許這已經成為了我的執念,所以我堅持選了北京*。
學校介紹
北京*(Peking ),簡稱“北大”,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的*重點*,位列“雙一流”、“211工程”、“985工程”,入選“學位授權自主審核單位”、“基礎*拔尖學生培養試驗計劃”、“基礎*招生改革試點”、“高等學校創新能力提升計劃”、“高等學校*創新引智計劃”,為九校聯盟、松聯盟、**校長聯誼會、京港*聯盟、亞洲*聯盟、東亞研究型*協會、國際研究型*聯盟、環太平洋*聯盟、21世紀學術聯盟、東亞四*論壇、國際公立*論壇、中俄綜合性*聯盟成員。
北京*創立于1898年維新變法之際,初名京師*堂,是*近現代*所國立綜合性*,創辦之初也是**教育行政機關。1912年改為國立北京*。1937年南遷至長沙,與國立清華*和私立南開*組成國立長沙臨時*,1938年遷至昆明,更名為國立西南聯合*。1946年復員返回北平(現北京)。1952年經*高校院系調整,成為以文理基礎*為主的綜合性*,并自北京沙灘等地遷至現址。2000年與原北京醫科*合并,組建為新的北京*。
北京*是新文化運動的中心和五四運動的策源地,最早在*傳播馬克思主義和科學、民主思想,是創建*共產黨的重要基地之一。長期以來,北京*始終與*和*人民共命運,與時代和社會同前進,恰如蔡元培先生所言:“*者,囊括大典,網羅眾家之學府也……此思想自由之通則,而*之所以為大也。
北京*校園占地總面積約7000畝,分為燕園校區、醫學部校區、昌平校區、大興校區、無錫校區和深圳研究生院校區6個部分,其中燕園校區是北京*本部,占地面積1.95平方公里(合2925畝)。昌平校區占地面積550多畝。大興校區為北京*軟件與微電子所在地,占地面積約550畝。北京*無錫校區同樣為北京*軟件與微電子所在地,2008年投入使用,位于無錫市濱湖區*城,占地面積500多畝。北京*醫學部位于學府林立的首都北京海淀區路,占地面積約990畝。 北京*深圳研究生院(南國燕園)占地面積82.87萬平方米(合1243畝),是以全日制研究生教育為主的高等教育機構。
初試復習經驗
英語
英語的話我復習就很佛系,我考的是英語一,一直到10月份才開始看英語。
我將朱偉的《戀戀有詞》給翻了幾遍,用了六七天時間將這本書每個單詞都看了好幾遍,之后開始每天做一套往年初試真題試卷中的閱讀理解,大致掌握了考研閱讀做題的風格,這是要自己多做真題去理解的,沒法簡單地解釋出來。作文的話我就沒怎么復習,不過我們當時考試的作文題目比較簡單。*我英語得了69,沒有拖后腿。
思想政治理論
政治的話我和大多數人復習方式一樣,在10月份才開始,因為太早了可能會忘。先看徐濤老師的視頻,再刷肖秀榮老師的書,我把肖秀榮全套系列大部分都買了,做完即可,不懂的有講解視頻,全部做下來基本上可以65分以上,就不細說了。
*我政治得了71分,還算可以。
專業課
我們不考數一,考了兩門專業課,一門數分,一門線代。因為是跨校,所以我找到新祥旭學長給我一對一輔導,他也是北京*的,效果不錯,并且給了我很多很好的建議。大家如果想讓學長學姐我復習數分用的裴禮文這本磚頭書,這本書是北京*專用,其他學校數學專業也可以借鑒,它是數分考研中的經典。每年北京*數分考試7-10道題的話會有好幾道大題是這本書的原題,可能因為裴禮文老師就是北京*的,所以我復習數分從頭到尾就看了這樣一本書,如果有疑問可以上網上找到相應的答案,里面太難的題就不要做了,肯定不會考很難的。另外,各大名校數學專業的往年考研真題可以在網上買到,有一家店專門整理這個,記住一定要做做真題。我復習線代時也只用了一本書,就是華中師范*錢吉林老師的《高等代數解題精粹》,我覺得這本書夠用了,里面很多題是很經典的,也和北京*歷年的線代考試有很多重合的題目。
我用了一個小本子,專門記錄各種典型的問題、好的思路、好的證明,從而我把錢老師的這本書上的知識都濃縮到一個小本子上了,考試前大部分時間看本子上的筆記便可以節省很多時間。*我數分考了117分,本來我以為數分上面可能會拖后腿,但實際上數分卷子出得和期末考試一樣的難度(笑哭)。然后線代考了10道題,我有三道沒有做出來,這三道需要很好的思維,不是僅僅做考研題目就可以解出來的,剩下的七道題都是期末考試那種難度,*我得了99分,雖然沒有達到預期,但也沒有太差,畢竟該拿的分都應該拿到手。
復試準備經驗
我們四月份才出初試成績,在進入復試的考生中,一共有7人,而我后面三個有兩個211,一個985,所以我一直比較緊張,擔心復試時被翻盤。
因為疫情,所有高校的復試都是線上進行,從而沒有線下進行那樣要求嚴格。記得面試時老師在微信群里一個一個通知我們進騰訊視頻面試,一人20分鐘。
在我面試時,有意思的是老師沒讓我做英文或者中文的自我介紹,就只問了兩個英語問題:你從哪個學校畢業,為什么報考這個專業,然后就開始問我專業問題了。這樣我精心準備的自我介紹就無處可用了,不過2021年的復試可能會和兩年前一樣的要求。
幾個老師輪流問我專業問題,我首先從15道題中抽了一道題:解釋積分*中值定理。我解釋以后,沒想到老師要我舉出這個定理的具體使用例子,因為之前沒有怎么看數分教材,所以我一下懵了,只能含糊其辭地說了一堆話進行敷衍。而后其他老師要我講出正交矩陣的各種性質以及常微分方程中的解的存在*定理,還好這些我比較了解,就回答得很好。專業課問答都是教材中最基本的定理,不會太難,所以大家在備戰復試時一定要抽時間仔細整理教材中的基本知識點,做到不遺漏。
在回答完上面的問題后,我的面試就結束了。我一直很忐忑,感覺自己機會不大。但等結果出來以后,沒想到老師把我的復試分打到了90分,而我后面的兩人都是70分+,真的很感謝老師,沒有糾結在我回答的疏漏中。所以,如果在復試中有一兩個問題卡殼了,不要緊,可以含糊其辭地說一下,然后在其他問題上好好回答,但不要直接和老師說你不會,這樣很可能分數不高。就這樣,一張擬錄取名單為我一年的努力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
致學弟學妹們
我從寒假開始正式復習數學分析,前期走了彎路,提醒各位學弟,千萬不要刷吉米多維奇,學長血的教訓,刷這本書弊大于利,完全不適合考研。開學之后報名的揚哥的每日一題,十分有用,我在考完總結的時候就發現,這段時間的每日一題培養了我對數分的感覺,里面的題型豐富,可以和網友交流,對我的數分可以說影響很大了。當然小程序里的那幾題是不夠的,我幾乎每天都會將公眾號里的知識,題型做一做,不會的再謄抄下來,盡管有時候時間不夠,抄不完。參考書:華東師范*經典教材,課本是一定要重視的。課本例題不僅基礎,而且里面有許多小定理什么的,你不做完全不知道,這里就推薦群里免費下載的揚哥針對華東師大教材編寫的指引,另外李傅山老師編寫的兩套書,一套是針對課本的解答,這套書分為三本,粉紅色封面,網上沒有PDF版本,因此有些人不熟悉,這里會對華東師大的教材題型進行分類,一些重要題也給出了不止一種解答,比其他的輔導書要好。另一套是《數學分析中的問題與方法》。這本書就有很多題,我刷會了里面所有題型,然后根據自己的感覺,對那些重要的題型進行記憶,加深理解。
從寒假開始的高代,基礎全程聽的揚哥視頻上手,也可以用邱維聲,這是我見過*的高代教材,上冊簡單,可以盡量全刷,下冊一些難了,由于我的基礎不夠,下冊看了一半,看不下去了,這時候正好是暑假,我開始用王利廣老師的高等代數中的問題與方法,如果有什么概念不清,可以重新翻邱維聲,會有茅塞頓開的感覺。學習高代一定要整體復習,期間我也參看了揚哥的高代講義,另外對于基礎差的,可以再推薦一本習題集,西北工業*的,盡管計算題很多,這些可以選做,里面的證明還是非常好的,基礎又重要。
從寒假開始準備初試內容,早上6點到六點半起床,7點左右開始學習,一般先背1小時單詞,軟件:墨墨背單詞,方法:朗讀+背誦,記得準備好水,會口渴。之后回到書桌開始寫數分,一般先回顧一下昨天不會的數分題目,我一般會做上記號。然后試著在草稿紙上,有了思路就會記在一本本子上。當然,如果遇到兩次還不會的,那就重新看看題目,這里可以分成兩種,一種是解答不難,自己的實力可以解答,只是不會這種技巧,那就記下來,另一種就是看解答也很艱難,勉強能看懂,這時換一個記號,之后再看,如果看不懂的,先劃掉,等有空了再看,或者問問群里的學長,這么好的資源要利用起來(盡管我沒有好好的利用,這里也留下了遺憾)。一上午做數分肯定是很累的,這里我除了會趁泡水的間隙休息之外,中午會進行午休,一般40分鐘至1個小時(根據自身的精神狀態分配),定好鬧鐘。下午就開始高代的學習,暑假之前就是看丘維聲,暑假就看強化講義,有時候會穿插英語的學習,看完揚哥的視頻會自己在筆記本上抄下題目再做一遍。因為全靠看,即使*天會了之后還是會忘記。吃完晚飯,總結一下一天所學,然后看看英語。9點之后回到宿舍開始做揚哥每日一題,抄定義,做題目,因為公眾號的里的題目我也會寫,因此常常熬夜到12點,有時候沒法完成,只好寫下題目,第二天做。
無論怎樣,只要你為考研而努力付出過,依靠自己的力量去追尋自己的階段夢想,這個階段都會讓你終身難忘。
成事在人,謀事在天,相信自己的選擇,相信自己的力量。加油,追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