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中的34所自劃線院校,是指他們的分數線可以自己劃定,不用參考*的分數線。北京*,*人民*清華*,北京航空航天*北京理工*,*農業*,北京師范*,南開*天津*,東北*,大連理工*,吉林*,哈爾濱工業*,復旦*,同濟*,上海交通*,浙江*。
排名越高的院校,考研競爭就越大,大家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去進行選擇。那些超出自己勢力范圍內的學校一定要謹慎選擇,我們選擇的目標院校*選擇自己能夠努力之后達到的學校,如果想挑戰一把,那就必須找到自己的短板,然后去補足短板來提高成績。
*梯隊的院校,顧名思義就是*教育校的扛把子,其中不僅包括了教育部直屬的6所師范類院校中的5所,還有一些強大的綜合類院校。
因此如果想進入這些院校的其中一所,可是得好好努力,雖然不乏優秀的考生對這些院校傾心,但是一些肯努力,有信念的普通考生也能取得不錯的成績。越來越多的普通一本考生,通過自己的堅持和努力成功上岸。
1.北京師范*
北京師范*的教育*歷史悠久,實力雄厚,是*最早設立教育學碩士、博士學位授權點,最早設立教育學博士后科研流動站,最早擁有教育學一級*博士學位授權的單位。
*綜合實力居*領先水平,多年來位居*教育學一級*評估*名。學部擁有教育學一級**重點*;有博士學位授權點13個,碩士學位授權點17個,本科專業5個。
其中特殊教育學、教育技術學為教育部特色專業建設點;教育部人文社科基地比較教育研究中心、教育部人文社科基地教師教育研究中心、數字學習與教育公共服務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等重要基地;教育部特色專業2個。
2.華東師范*
華東師范*,簡稱“華東師大”,位于*上海,由*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位列“211工程”、“985工程”,入選*“2011計劃”、“111計劃”、“千人計劃”,“長三角高校合作聯盟”、“金磚**聯盟”、“亞太高校書院聯盟”成員,設有研究生院,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與上海市人民*共建的綜合性*重點*。
3.華南師范*
華南師范*,簡稱“華師”,由教育部和廣東省人民*共建,入選首批“211工程”、*“111計劃”、“卓越教師培養計劃”,為廣東省省屬重點*、*100所首批聯入CERNET和INTERNET網的高等院校之一。
華南師范*始建于1933年,前身是當代著名教育家林礪儒先生創建的廣東省立_勤*師范;1982年10月,易名為華南師范*。
2006年,學校通過“十五”“211工程”建設整體驗收。2004年,原中共中央總書記、*主席胡錦濤出席澳門回歸五周年慶典期間,稱該校是*數家名牌師范*之一。
教育家羅浚、汪德亮、五四新詩開創者之一康白情、古代文學家李鏡池、古漢語學家吳三立、歷史學家王越、邏輯學家李匡武、心理學家阮鏡清、教育學家葉佩華、朱勃,數學家葉述武,物理學家黃友謀、劉頌豪等先后在此執教。
4.西南*
西南*,簡稱“西大”,坐落于縉云山麓、嘉陵江畔,位列*“211工程”、“985工程優勢*創新平臺”,入選“111計劃”、“2011計劃”、“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卓越教師培養計劃”,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教育部、農業部與重慶市共建的*重點綜合*。
此外,西南*還是*實行師范生免費教育的7所高校之一,*自主選拔錄取改革試點高校,*建設高水平*公派研究生項目60所合作院校之一,重慶市*聯盟的創始學校之一。
5.浙江*
浙江*,簡稱“浙大”,前身是1897年創建的求是書院,是*人自己最早創辦的現代高等學府之一。1928年更名為國立浙江*。*民國時期,浙江*在竺可楨老校長的帶領下,崛起為民國*學府之一,被英國學者譽為“東方劍橋”,迎來了浙大百年歷史當中最輝煌的時期。
6.華中師范*
華中師范*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的一所師范類、綜合性研究型*重點*,是“211工程”、“985工程優勢*創新平臺”重點建設院校,入選“2011計劃”、“111計劃”、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是武漢七校聯合辦學成員,*首批博士、碩士學位授予權的單位,*師范生免費教育試點高校,是*培養中、高等學校師資和其他高級專門人才的重要基地。
7.北京*
北京*的教育*歷史悠久。早在1902年,京師*堂即設立師范館,開設教育學課程,培養教育專門人才。
1924年,北京*設立教育學系,蔣夢麟、胡適等著名教育家先后擔任系教授會主席或系主任。1949年,根據*的統一規劃,北京*教育系科調整至兄弟院校。
20世紀80年代開始,教育*在北京*逐步得到重建。1980年設立高等教育研究室,1984年發展為高等教育科學研究所,1999年設立教育經濟研究所。2000年,在高等教育科學研究所、教育經濟研究所與電化教育中心(前身為1973年建立的電教組)基礎上,組建成立北京*教育,原北京*黨委書記、校務委員會主任閔維方教授擔任首任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