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畢業生要素分
(一)基本要素
1.*學位、學歷
博士、研究生(符合基本申報條件即可解決上海戶口)碩士、研究生24分
(“世界一流*建設高校”應屆碩士畢業生、“世界一流*建設高校”建設*應屆碩士畢業生,符合基本申報條件即可落戶。中科院在滬各研究所、上海科技*、上海紐約*應屆碩士畢業生參照“世界一流*建設高校”執行。)
學士、本科生21分
2.畢業學校
*類高校及研究生培養單位(名單見附件1)15分
[世界一流*建設高校、在滬世界一流*建設高校、中科院在滬各研究所等研究生培養單位]
第二類高校及研究生培養單位(名單見附件2)12分
[其他世界一流*建設高校、中央直屬研究生培養單位、上海各本科高校和研究生培養單位]
其他高校及研究生培養單位8分
*學歷階段在上海高校就讀,可另加2分在滬學習分。
3.學習成績
[按照畢業生在校期間學習成績專業(班級)綜合排名對其等級進行評定]
一級(成績綜合排名前25%)8分
二級(成績綜合排名26%-50%)6分
三級(成績綜合排名51%-75%)4分
四級(成績綜合排名76%-*)2分
4.外語水平
[外語水平證書一般應在所在學校或培養單位考點取得]
CET-6級證書或成績達到425分(含)以上、專業八級8分
CET-4級證書或成績達到425分(含)以上、專業四級7分
外語類、藝術類、體育類專業外語課程合格7分
5.計算機水平
畢業研究生7分
理科類專業:計算機高級水平或免予此項要求的專業7分
[本科2013年前入學畢業生:數學類、電子信息科學類、電氣信息類、管理科學與工程類;本科2013年(含)后入學畢業生:數學類、電子信息類、電氣類、自動化類、計算機類、管理科學與工程類。]上海戶口官網www..com可以另外幫你加3-5分,保障正規。
文科類專業:計算機中級或省級二級水平7分
理科類專業:計算機中級或省級二級水平6分
文科類專業:計算機初級或省級一級水平6分
藝術類、體育類專業:相關課程合格6分
(二)導向要素
1.榮譽稱號
[經認定的校級及以上級“三好學生”、“優秀學生”、“優秀學生干部”、“優秀畢業生]
*10分
省(自治區、直轄市)級5分
學校級(每次1分,不超過2分)1分
2.學術、文體競賽獲獎
[在“挑戰杯”**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挑戰杯”**生創業計劃競賽、“創青春”**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創青春”**生創業大賽、*互聯網+”*生創新創業大賽、**生(研究生)數學建模競賽、*研究生電子設計競賽、**生電子設計競賽、*研究生創芯大賽、**生英語競賽、**生飛思卡爾杯”智能汽車競賽等*性比賽(含地方賽區,不含專項競賽、選拔賽及分組賽)獲獎。]
(1)上述*性比賽獎項:
一等獎10分
二等獎8分
三等獎6分
(2)上述*性比賽地方賽區獎項:
一等獎5分
二等獎3分
三等獎1分
[以上獎勵表彰僅限在*學歷就讀期間獲得;同類獎勵取*分;榮譽稱號和競賽獲獎可以累計加分,*不超過15分。]
3.科研創新
*學歷就讀期間參加學校科學研究活動并獲得相應的發明專利5分
[申請落戶的畢業生應為該專利首次申請時的發明人,且對該項發明創造的實質性特點作出創造性貢獻,不包含該專利首次申請后變更的發明人。]
4.*就業項目服務期滿
上海高校畢業生參加西部計劃服務期滿5分
[畢業生按照其畢業當年的評分辦法予以評分,并在此基礎上給予加分]
上海高校畢業生參加“到村任職”、“三支一扶”計劃服務期滿、在校期間應征入伍按相關政策執行。
5.在以北京*、清華*為試點,探索對本科階段為國內高水平*(列入普通高校*統一招生計劃,全日制且完成學業并取得相應的畢業證書和學位證書)的應屆畢業生,符合基本上海戶口申請條件即可落戶的基礎上,將試點范圍擴大至在滬“世界一流*建設高校”。
二、用人單位要素分
(一)基本要素
用人單位招聘高校畢業生行為符合誠信規范,并與畢業生簽訂勞動或聘用合同期為一年及以上的就業協議,勞動派遣方式除外5分
(二)導向要素
1.引進重點領域人才
用人單位錄用上海市重點發展領域所需*(專業)(見附件3)畢業生3分
用人單位錄用上海市重點發展領域所需*中的教育部、上海市、上海市教委重點*畢業研究生3分
2.承擔重大項目,上海戶口網
用人單位承擔*和上海經濟社會發展重大項目且錄用的畢業生專業與行業相匹配3分
用人單位為遠郊地區教育、衛生、農業等社會公益事業單位3分
用人單位為本市中*、幼兒園2分
本市中*體育專任教師、本市幼兒園專任教師1分
[上述用人單位由各有關行業主管*進行推薦,并報聯席會議確認。
本市中*、幼兒園與遠郊地區教育社會公益事業單位不累計加分。]
3.自主創業
在校或休學期間創業,企業經營情況良好5分
[畢業生須為符合相關要求創業企業的法定代表人且為原始投資人(不含股權轉讓后受讓股權的情況),另,法定代表人的首次出資比例不低于公司注冊資本的10%(需提供驗資報告)。]
說明:畢業生學校及專業加分以學校及專業代碼為準。
附件:
1.*類高校及研究生培養單位名單
2.第二類高校及研究生培養單位名單
3.上海市重點發展領域所需*(專業)名單
一、非滬籍應屆畢業生上海落戶申請條件
(一)用人單位條件
用人單位是非上海畢業生業的非上海畢業生的申請主體。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用人單位,直接聘用非上海畢業生的,可以申請上海落戶:
1.本市行政區域內的*機關;
2.在本市注冊的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基金會.社會服務機構(私營非企業單位);
3.符合本市產業發展方向.信譽良好.注冊資本在100萬元(含)以上的企業,2021年5月31日前在本市注冊(非上海畢業生自主創業,擔任企業法定代表人,申請本市戶籍,不受上述注冊資本和注冊期限的限制);
(二)畢業生條件
非上海畢業生符合下列條件的,用人單位可以申請本市戶籍:
1.遵守法律、法規和學校規章制度;
2.被列入*高校統一招生計劃,全日制且不屬于定向和委托培訓,完成學業,取得相應的畢業證書和學位證書;
3.在校期間,未與任何用人單位有勞動關系或人員雇傭關系,未繳納社會保險(非上海畢業生自主創業,擔任企業法定代表人,申請本市戶籍,企業繳納社會保險,不受條件限制);
4.與符合上述申請條件的用人單位簽訂勞動或勞動合同期限在一年以上的就業協議。不接受中介機構的派遣人員。
二、上海落戶居轉戶政策
1.持有上海市居住證滿7年。
2.按規定參加上海市城鎮社會保險7年。
3.在上海市依法繳納所得稅。
4.在上海市任職為中級以上或具有技術人員(*二級以上證書)以上,且專業與工種相對應。
5.不違反*和上海市計劃生育政策規定.上述違法犯罪記錄及其他不良行為記錄的治安管理處罰。
上海進一步放開對應屆生的落戶限制
上海進一步放開對應屆生的落戶限制,凡在上海“五個新城”和自貿區新片區就業的上海市應屆研究生畢業生,符合基本條件就可直接落戶。上海進一步放開對應屆生的落戶限制。
上海進一步放開對應屆生的落戶限制111月29日,上海決定開放第二批2021年非上海生源應屆普通高校畢業生進滬就業落戶受理工作,并試點在五個新城和自貿區新片區就業的上海市應屆研究生畢業生符合基本條件可直接落戶的政策。
在此之前,上海已數次向部分應屆畢業生降低落戶門檻。例如,2021年,以北京*、清華*等“國內高水平*”的本科階段應屆畢業生可直接落戶;2021年9月,直接落戶的范圍又擴大至上海交通*、復旦*、同濟*、華東師范*等“在滬世界一流*建設高校”。58安居客房產研究院分院院長張波向《華夏時報》記者指出,從此次新政來看,上海對人才引進正在“提速”,并且人才引進的區域方向性更為清晰。
而業內人士普遍認為,此次新政將對新城的房地產市場產生積極影響。張波認為,“人口的導入會進一步催生當地的居住需求”。
指定區域應屆研究生或直接落戶
11月29日,上海市學生事務中心發布公告披露,為“推進高質量人才高地,加大吸引人才支持力度,特別是支持’五個新城’建設招攬人才”,經上海市高校招生和就業工作聯席會議研究,決定開放第二批2021年非上海生源應屆普通高校畢業生進滬就業落戶受理工作,并試點在五個新城和自貿區新片區就業的上海市應屆研究生畢業生符合基本條件可直接落戶的政策。受理時間為2021年12月1日至12月31日(工作日)。
據上海市統計局2021年發布的上海市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上海全市常住人口為24870895人,已逼近2035年城市總體規劃中提出的常住人口2500萬人紅線。而基于“2500萬常住人口控制紅線”,上海落戶政策一直頗為嚴格,在應屆生落戶、居轉戶、分居調戶、投靠落戶、人才引進、歸國人員落戶這6種方式中,只有符合要求(積分需滿72分)的高校畢業生可即時落戶,其余方式均需等待較長時間。
2021年以來,多個城市興起“搶人大戰”,但上海一直未參與其中。直至2021年,上海才首次放寬落戶限制,實施了“以北京*、清華*為試點,探索建立對本科階段為國內高水平*的應屆畢業生,符合基本申報條件可直接落戶”的政策。
之后,上海又數次放松人才落戶條件,尤其是在針對*生、碩士畢業生的落戶政策方面更為頻繁。例如,2021年9月,上海將上述落戶范圍擴大至“在滬世界一流*建設高校”。也就是說,包括上海交通*、復旦*、同濟*、華東師范*在內的這些“世界一流*建設高校”,應屆本科畢業生符合基本申報條件即可直接落戶。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此次上海推出“試點在五個新城和自貿區新片區就業的上海市應屆研究生畢業生符合基本條件可直接落戶”的政策,無疑令落戶門檻進一步放寬,有助于導入更多人才。另據《文匯報》報道,2021年上海高校應屆畢業生為20.7萬,比去年增加2萬人。其中研究生占比三成左右。而根據此次政策的條件,符合落戶的學生人數或達幾萬人。
“本次新政再次對戶籍政策實施邊際調整。這有助于在人口紅線的限制框架內,實現’新城’建設提速,并增強城市綜合競爭實力。”中指研究院企業事業部高級分析師束端認為。
今年3月2日上海市人民*印發的《關于本市“十四五”加快推進新城規劃建設工作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指出,“新城發力”是重中之重。在建設目標上,至2035年,5個新城各集聚100萬左右常住人口,基本建成長三角地區具有輻射帶動作用的綜合性節點城市。至2025年,5個新城常住人口總規模達到360萬左右,新城所在區的GDP總量達到1.1萬億元,新城基本形成獨立的城市功能,初步具備綜合性節點城市的地位。
束端告訴《華夏時報》記者,據上海市統計局2021年發布的上海市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全市人口空間分布上正持續向新城等重點發展區域流動:中心城區常住人口比2010年減少了30.25萬人,浦東新區和郊區比2010年增加了251.43萬人,中心城區的人口密度由2010年每平方公里24137人下降到2021年每平方公里23092人;浦東新區和郊區的人口密度由每平方公里2650人提高到每平方公里3006人。
人口持續導入成長期支撐點
58安居客房產研究院分院院長張波認為,“此次落戶政策可以看作是上海新城實施的差異化落戶政策。”根據《實施意見》提出的新城建設目標,張波指出,上海在政策層面對人口流入區域有著清晰的“聚焦方向”:“有規劃的人口導入是前提,有良好的產業支撐,形成宜業宜居生活氛圍是方向。”
“人口的導入會進一步催生當地的居住需求。”張波向《華夏時報》記者解釋說,從2021年到2034年,臨港新片區的常住人口250萬左右,均需要大量的產業人才和相關服務配套人才的引入。
“從長期來說,人口的持續導入對發展是個長期支撐點。”在張波看來,當下一批具備購房資格的人對樓市是支撐。新城有大量土地,就需要相應的人口導入,短期內會提高新城樓市的熱度,同時還會形成供需平衡和房價平穩。
張波指出,從目前上海的土地來看,未來幾年新城都將是供應重點。正如其所言,僅以今年3輪集中供地所推出的地塊為例,多數位于閔行區、青浦區、寶山區、嘉定區、松江區、浦東新區、臨港、奉賢區這些區域。
隨著人才的不斷引入,購房需求將長期保持一定高位,更重要的是,“新城的人口結構也將發生重大變化,未來人口會更為年輕化,對居住的環境也更為個性化,社區的互動氛圍、綠色環保、戶型空間等也將會有著更多年輕化的標簽,這對房企來說也將面臨更大的挑戰和機遇。”張波認為。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也表示,從房地產角度看,預計今年12月份類似落戶人數明顯會上升,對于明年上半年購房市場來說,可能會形成一波新的購房需求。
不過,嚴躍進強調,這個時候也要防范出現新城炒房等現象。同時,鑒于其他城市人才落戶后炒房的現象,對于一些新落戶人員的購房方面,要適當有所約束,類似房屋限售或者限定在新城購房。此外,嚴躍進認為,監管層要繼續釋放積極的信號,“在新城增加普通住宅用地供應,以及積極宣傳保障性租賃住房的供應等,真正促進此類人才的安居樂業。”
上海進一步放開對應屆生的落戶限制2上海市近日出臺新政策,凡在上海“五個新城”和自貿區新片區就業的上海市應屆研究生畢業生,不必“打分”,符合基本條件就可直接落戶。
上海市學生事務中心29日發布通告稱,為推進上海市高質量人才高地建設,加大吸引人才力度,特別是為支持“五個新城”建設招攬人才,經上海市高校招生和就業工作聯席會議研究,試點在“五個新城”和自貿區新片區就業的上海市應屆研究生畢業生符合基本條件可直接落戶的政策。
據了解,上海實行公開透明的積分落戶制度,非上海生源應屆普通高校畢業生進滬就業落戶標準分通常為72分,畢業院校、學歷水平等因素均會對積分產生不同程度影響,其中非“雙一流”建設高校的部分畢業生可能出現積分不足的情況,但在這項新政策推出后,只要符合基本條件,上海所有高校的應屆研究生畢業生均可直接落戶。
此項新政策的適用對象為在上海嘉定、青浦、松江、奉賢、南匯等“五個新城”及自貿區新片區就業的上海市應屆研究生畢業生。
近日召開的上海市人才工作會議提出,要把握需求導向,更大力度推動人才政策先行先試、人才計劃優化整合、人才服務提質增效,加快打造高品質人才生態系統。上海相關*表示,將進一步完善管理、優化服務,為吸引優秀人才進滬就業營造良好環境。
上海進一步放開對應屆生的落戶限制329日,上海市學生事務中心發出通告稱,試點在五個新城和自貿區新片區就業的本市應屆研究生畢業生符合基本條件可直接落戶的政策。
為貫徹上海市相關會議精神,推進本市高質量人才高地建設,加大吸引人才支持力度,特別是支持“五個新城”建設招攬人才,經上海市高校招生和就業工作聯席會議研究,試點這項新政。
關于非上海生源應屆普通高校畢業生進滬就業工作,常規按照落戶標準分進行“打分”,通常穩定保持在72分標準上。在落戶“積分”中,畢業院校與學歷水平等因素,存在不同程度影響。分析認為,“雙一流”建設高校等高水平院校的研究生畢業生相對具有一定優勢,非“雙一流”的部分地方院校畢業生可能出現積分不足的情況。而在這項符合基本條件即可直接落戶的政策推出后,對任何滬上高校研究生畢業的應屆生都條件等同。“地利”方面,也對地處五個新城和自貿區新片區的高等院校有利,有助于相關高校畢業學子落戶新城和新片區安家立業。
過去,非滬籍居民要想在上海落戶,從“居住證”到“拿戶口”一般需要7年,但對于五個新城和自貿區新片區的人才可以縮短到5年或3年。
如今,“應屆研究生符合條件可直接落戶”的新政一出,無異于一張“王炸”,直接吸引年輕人奔赴上海郊區而來。
根據建設目標,上海市計劃至2025年,五個新城常住人口總規模達到360萬左右,新城所在區的GDP總量達到1.1萬億元。至2035年,五個新城將各自集聚100萬左右的常住人口,基本建設成為長三角地區具有輻射帶動作用的綜合性節點城市。
人口規模目標當前,五個新城筑巢引鳳的“大招”接二連三,人口增長可謂是后
2015-2021年上海人才落戶政策
從房地產方面來看,常住人口的增長以及持續的人口流入,將對樓市未來的成交產生一定的增益作用,以新增常住人口*位的杭州為例,過去幾年,杭州商品住房成交量價一路走高,并且以超強的動能迅速從疫情中走出來。
上海對應屆生的落戶放松,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刺激上海房地產市場的`效果。
高校人才未來將是一個龐大的購房群體。
上海是我國最早進入老齡化社會的城市,也是我國老齡化程度*的大型城市。截至2021年年末,上海戶籍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518.12萬人,占戶籍總人口的35.2%。根據復旦*城市規劃研究院的課題成果,如果保持現有人口,不再引進新增勞動力,2040年時,上海人口總量將減少到1900萬左右,其中,60歲以上老人總量將增至800萬,占比超過四成。
與之對比的是,上海的人口出生率倒數第三,明顯低于*的平均水平。如何逐步優化人口結構,持續保持經濟活力,已被上海這座城市提上議事日程。
首先:人才政策不敏感,相比一日游政策,人才政策力度再大,也不會出現收回的風險。
其次:大部分城市的房地產政策主要集中在公積金政策和土地款緩解政策,還有就是預售加快政策。個別城市也有針對契稅減免購房補貼,但主要集中在個別三四線城市。
多城市政策力度較大都被叫停,但試探政策依然不斷出臺。主要原因是一城一策,地方的土地財政、包括經濟穩定要求房地產政策有所調整。
整體看,短期房地產政策收回的基本都是因為微調力度過大,收回的基本都是刺激市場的而非穩定市場的政策,另外現在看房地產政策能夠落地的基本是救企。
雖然說是“郊區”,但完全不同于其他城市“偏僻落后”的郊區,上海的五個新城都有各自的發展重心,樓市極具上漲潛力。當個新城的房價處于上海低位,但隨著教育、交通等配套資源跟進,有望實現新一輪的樓市熱度攀升。
2021 年 3 月,上海市提出到 2035 年,五個新城各集聚 100 萬左右常住人口,前期到 2025 年,5 個新城常住人口總規模達到 360 萬左右
目前,五個新城常住人口總數約在 240 萬左右,是有將近 260 萬缺口的(官方統計南匯、奉賢、青浦現人數約為 30-50 萬之間)
第三:人才成為房地產政策調控的窗口。整體看,上海調整人才政策是為了維持上海的城市活力,但從趨勢看,一線城市樓市很可能會逐漸見底!北京也會出臺類似的政策。
上海試點部分地區符合條件應屆研究生可直接落戶
上海試點部分地區符合條件應屆研究生可直接落戶,近年來,上海為了吸引優質人才多次出臺相關政策。此次使得上海落戶門檻進一步放寬。上海試點部分地區符合條件應屆研究生可直接落戶。
上海試點部分地區符合條件應屆研究生可直接落戶111月29日,上海市學生事務中心發布通告,將試點在五個新城(嘉定、青浦、松江、奉賢、南匯)和自貿區新片區就業的本市應屆研究生畢業生符合基本條件可直接落戶的政策。
據悉,上海市學生事務中心為上海市教委直屬事業單位,主要承擔高校、中職校學籍學歷、學生資助、就業指導等相關事務、信息資訊、研究工作等職能。
據上海市學生事務中心通告,為貫徹上海市相關會議精神,推進上海市高質量人才高地建設,加大吸引人才支持力度,特別是支持“五個新城”建設招攬人才,經上海市高校招生和就業工作聯席會議研究,決定開放第二批2021年非上海生源應屆普通高校畢業生進滬就業落戶受理工作,并試點在五個新城和自貿區新片區就業的本市應屆研究生畢業生符合基本條件可直接落戶的政策。受理時間為2021年12月1日至12月31日(工作日)。
記者注意到,近年來上海為了吸引優質人才多次出臺相關政策。2021年,上海發布《2021年非上海生源應屆普通高校畢業生進滬就業申請本市戶籍評分辦法》,以北京*、清華*為試點,探索建立對本科階段為國內高水平*的應屆畢業生,符合基本申報條件即可直接落戶的綠色通道政策。
2021年,上海市又發布了《2021年非上海生源應屆普通高校畢業生進滬就業申請本市戶籍評分辦法》,本科階段為上海交通*、復旦*、同濟*、華東師范*的應屆畢業生符合基本申報條件即可落戶上海。
上海試點部分地區符合條件應屆研究生可直接落戶211月29日,上海市學生事務中心發布通告。通告顯示,決定開放第二批2021年非上海生源應屆普通高校畢業生進滬就業落戶受理工作,并試點在五個新城(嘉定、青浦、松江、奉賢、南匯)和自貿區新片區就業的`本市應屆研究生畢業生符合基本條件可直接落戶的政策。
對此,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表示:此次政策影響重大,尤其是針對新城的落戶政策放松,對于導入研究生畢業生資源有積極的導向。從房地產角度看,需要關注三個內容。*、預計今年12月份類似落戶人數明顯會上升,對于明年上半年購房市場來說,可能會形成一波新的購房需求,這個時候要防范出現新城炒房等現象。第二、鑒于其他城市人才落戶后炒房的現象,對于一些新落戶人員的購房方面,要適當有所約束,類似房屋限售或者限定在新城購房。第三、要繼續釋放積極的信號,在新城增加普通住宅用地供應,以及積極宣傳保障性租賃住房的供應等,真正促進此類人才的安居樂業。
近年來,上海為了吸引優質人才多次出臺相關政策。2021年,上海發布《2021年非上海生源應屆普通高校畢業生進滬就業申請本市戶籍評分辦法》,以北京*、清華*為試點,探索建立對本科階段為國內高水平*的應屆畢業生,符合基本申報條件即可直接落戶的綠色通道政策。
上海試點部分地區符合條件應屆研究生可直接落戶3上海試點落戶新政上海市學生事務中心29日發布通告稱,經上海市高校招生和就業工作聯席會議研究,決定開放第二批2021年非上海生源應屆普通高校畢業生進滬就業落戶受理工作,并試點在五個新城和自貿區新片區就業的上海市應屆研究生畢業生符合基本條件可直接落戶的政策。
(通告截圖,央廣網發)
據悉,上海市落戶方式主要有應屆生打分落戶、人才引進落戶、上海居轉戶、夫妻分居調滬、投靠落戶、歸國人員落戶。
2021年,上海開始探索建立對本科階段為國內高水平*的應屆畢業生,符合基本申報條件即可直接落戶的綠色通道政策。此后,2021年發布的《2021年非上海生源應屆普通高校畢業生進滬就業申請本市戶籍評分辦法》提出,將之前“以北京*、清華*為試點,探索建立對本科階段為國內高水平*的應屆畢業生,符合基本申報條件即可落戶”的政策,范圍擴大至在滬“世界一流*建設高校”。辦法同時提到,*學位、學歷是“博士、研究生”的,符合基本申報條件即可落戶。“世界一流*建設高校”應屆碩士畢業生、“世界一流*建設高校”建設*應屆碩士畢業生,符合基本申報條件即可落戶。而此次政策的推出,使得落戶門檻進一步放寬。
11月29日,上海市學生事務中心官方微信發布《通告》表示,經上海市高校招生和就業工作聯席會議研究,決定開放第二批2021年非上海生源應屆普通高校畢業生進滬就業落戶受理工作,并試點在五個新城和自貿區新片區就業的上海市應屆研究生畢業生符合基本條件可直接落戶的政策。
這是繼2021年上海放松落戶政策后的又一突破,一向以落戶嚴格著稱的上海又主動“打開一條口子”。在業內人士看來,此次新的落戶政策可以看作是延續去年以來上海加快人才落戶措施的重要補充,對于進一步引進人才有很大幫助。
“人口的導入會進一步催生當地的居住需求。”58安居客房產研究院分院院長告訴張波《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前在上海的*畢業生,如果不落戶肯定就買不了房,因為外地人需要工作滿5年而且結了婚才能在上海買房。如果落戶就能立刻買房,這些人就是當下的購房人群。而且上海新城的房價本來就不高,這直接就增加了大量的潛在購房人群。
上海學生事務中心官微截圖
人才落戶政策進一步松動
一直以來,上海的落戶方式分為應屆生落戶、居轉戶、分居調戶、投靠落戶、人才引進、歸國人員落戶6種。除了符合要求(累計滿72分)的高校畢業生可以立刻落戶外,其余大部分方式需要等待很長一段時間才可能落戶。
直到2021年開始,上海才放寬了落戶限制,實施“以北京*、清華*為試點,探索建立對本科階段為國內高水平*的應屆畢業生,符合基本申報條件可直接落戶”的政策。2021年9月,上海將范圍擴大至在滬“世界一流*建設高校”,意味著,包括上海交通*、復旦*、同濟*、華東師范*在內的“世界一流*建設高校”,其應屆本科畢業生,符合基本申報條件即可直接落戶。
而本次,上海又推出“試點在五個新城和自貿區新片區就業的上海市應屆研究生畢業生符合基本條件可直接落戶”的政策,使得落戶門檻進一步放寬,有助于導入更多人才。
公開數據顯示,2021年上海高校應屆畢業生為20.7萬,比去年增加2萬人。其中研究生占比三成左右,按本次政策,符合落戶的*生人數或達幾萬人。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政策明確指出,落戶畢業生需滿足在五個新城和自貿區新片區就業的條件。上海市*工作報告提出,要把嘉定、青浦、松江、奉賢、南匯五個新城打造成獨立的綜合性節點城市,制定加快推進新城規劃建設的實施意見和行動方案。獨立、綜合性、節點城市,都意味著上海將要建設的新城,不再是過去的衛星城或郊區新城。
而新城的建設的前提是把人口導進來。現階段,上海的新城常住人口規模在30萬到75萬之間,而要發揮綜合性節點功能,遠景目標要達到100萬人左右。
新政將催生大批潛在購房者
“這可以看作是上海新城實施的差異化落戶政策。”
張波表示,人口導入,除了扎實的產業基礎和完善的公共服務,還需要相應的政策支持。“新城是上海未來發展重點,到2035年,新城將各集聚100萬人左右常住人口,基本建設成為長三角地區具有輻射帶動作用的綜合性節點城市。”
“有規劃的人口導入是前提,有良好的產業支撐,形成宜業宜居生活氛圍是方向。”張波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2021年到2034年,臨港新片區的常住人口為250萬左右,同樣需要大量的產業人才和相關服務配套人才的引入。因此,上海在政策層面對人口流入區域有著清晰的“聚焦方向”。
來源:每經AI品房小程序
“人口的導入會進一步催生當地的居住需求。以前在上海的*畢業生,如果不落戶肯定就買不了房,因為外地人需要工作滿5年而且結了婚才能在上海買房。如果落戶就能立刻買房,這些人就是當下的購房人群。而且上海新城目前的房價本來就不高,這直接就增加了大量的潛在購房人群。”
張波表示,從目前上海的土地出讓來看,未來幾年新城都將是供應重點。隨著人才的不斷引入,不但是購房需求將長期保持一定高位。更重要的是,新城的人口結構也將發生重大變化,未來人口會更為年輕化,對居住的環境也更為個性化,社區的互動氛圍、綠色環保、戶型空間等也將會有著更多“年輕化”的標簽,這對房企來說也將面臨更大的挑戰和機遇。
每經AI品房小程序數據顯示,位于上海嘉定新城的嘉定寶龍中心項目,目前估值參考價為22203元/平方米。位于松江新城的中海閱麓山項目,目前估值參考價為32338元/平方米。相較于上海市中區動輒單價近10萬元的房價,新城的房價對年輕人的誘惑力不可謂不大。
來源:每經AI品房小程序
“從現在起到2025年,后面一個節點是2035年,從長期來說,人口的持續導入對新城發展是個長期支撐點。”在張波看來,當下一批具備購房資格的人對樓市是很大支撐。新城有大量土地,就需要相應的人口導入,短期內會對提高新城樓市的熱度,同時還會形成供需平衡和房價平穩。
落戶上海的方式有很多,最熱門及常見的落戶方式有:
1、《上海市居住證》持證人員申辦本市常住戶口,即“居轉戶”,居轉戶的前提是持有《上海市居住證》;
2、非上海生源應屆普通高校畢業生進滬就業申請本市戶籍,即“應屆生落戶”,符合一定條件的應屆生可“直接落戶”,暫未達到“直接落戶”標準的可申請“積分落戶”;
點擊查看:上海應屆生落戶新政
3、上海市引進人才申辦本市常住戶口,即“人才落戶”;
點擊查看:<span font-size:30px;font-weight:700;-color:#ffffff;"="">上海人才引進落戶政策
4、留學回國人員申辦上海常住戶口,即“留學生落戶”,2023年6月在原留學生落戶的基礎上出臺了“加大世界名校留學人員引進力度”的舉措:
在符合留學人員落戶基本條件的基礎上,對于畢業于世界排名0名院校的,取消社會保險費繳費基數和繳費時間要求,全職來本市工作后即可直接申辦落戶;對于畢業于世界排名51-100名的,全職來本市工作并繳納社會保險費滿6個月后可申辦落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