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校名稱:
1、同濟*。
2、*人民*。
3、浙江*。
4、南京*。
5、東南*。
6、上海*。
7、湖南*。
8、上海財經*。
9、東北*。
10、吉林*。
11、上海師范*。
12、鄭州*。
13、揚州*。
14、南昌*。
15、北京語言*。
16、陜西師范*。
17、浙江工商*。
18、浙江師范*。
19、青島*。
20、寧波*。
21、福建師范*。
22、云南*。
23、山東師范*。
日語語言文學專業主要是外國語言文學的一個二級*。此專業主要研究日語規律,特征等內容。
日語代替英語考研可以考哪如下這些*:
*共計207所高校接受用日語代替英語考研。
可用考研日語203考研的985高校:
北京*、北京理工*、北京師范*、大連理工*、東北*、東南*、復旦*、哈爾濱工業*、華中科技*、吉林*、蘭州*、南京*、南開*。
清華*、廈門*、山東*、四川*、天津*、同濟*、武漢*、西北農林科技*、浙江*、*海洋*、*人民*、中南*、中山*、中央民族*。
可用考研日語203考研的211高校:
北京*、北京化工*、北京交通*、北京科技*、北京理工*、北京師范*、北京外國語*、北京郵電*、大連海事*、大連理工*、東北*、東北林業*、東北農業*、東北師范*、東南*、復旦*、貴州*、哈爾濱工程*。
哈爾濱工業*、合肥工業*、河海*、湖南師范*、華南師范*、華中科技*、華中農業*、華中師范*、吉林*、江南*、蘭州*、遼寧*、南昌*、南京*、南京理工*、南京師范*、南開*、內蒙古*、清華*、廈門*。
山東*、陜西師范*、上海財經*、上海*、上海外國語*、四川*、天津*、同濟*、武漢*、武漢理工*、西北*、西北農林科技*、西南財經*、西南*、延邊*、長安*、浙江*、鄭州*、*傳媒*、*地質*(北京)。
*地質*(武漢)、*海洋*、*礦業*、*人民*、*石油*(華東)、*藥科*、*政法*、中南*、中山*、中央民族*、中央音樂。
浙江*,*人民*。
考研選擇日語203的優勢:
近些年來國內研究生不斷擴招,隨之而來的是報考人數也不斷增加。不管考哪個專業的考生,都至少會參加一門外語考試。而專業為外語的考生,則更需要參加第二外語考試。
大三開始備考的考生一般都會開始思考選擇外語的語種的問題。一般來講,絕大多數考生會選擇英語參加考研考試。但不得不承認,有些同學對英語學習沒有興趣和信心,加之英語的考研考試的確難度不小,很多同學考了多年總是倒在英語這個門檻上。難道外語考試就非英語不行么?不少同學紛紛把目光轉到其他語種上。
其實考研可以使用的語種,除英語外還有日語、俄語、法語、德語等。但就其被接受的程度而言,日語和俄語僅次于英語。也就是有更多的學校和專業接受日語和俄語考生。而其他小語種所受的限制就比較多了,能夠報考的學校和專業極為有限。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浙江*
簡介
上海財經*外國語前身為上海財經*外語系,成立于1993年。2014年6月17日,正式更名為上海財經*外國語。
現有外國語言文學一級*碩士點,下設英語語言文學、日語語言文學和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三個二級*碩士點,以及商務英語、日語兩個本科專業。擁有英語系、日語系和*外語教學部三個教學單位,以及現代語言研究中心、加拿大研究中心、外國文學研究中心、英語測試研究中心、翻譯研究中心、日本文化研究所等六個科研機構。截至2021年9月,有專任教師58人,在校本科生250人,全日制碩士生36人。
擁有一支年富力強、學歷層次和國際化程度高的師資隊伍。58名專任教師中有4名教授、24名副教授,43名教師獲得國內外博士學位(含13名海歸博士),大部分教師有海外**進修或講學經歷。教師中有中美富布萊特高級研究學者、上海市年度外語人物、上海市浦江人才、上海市晨光學者等。教師具備很強的科研實力和豐富的教學經驗,近5年有50余篇論文發表在國際SSCI、A&HCI及國內核心期刊;自2009年至今,共獲得10個*社科基金項目、2個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3個上海市社科項目、3個上海市教委科研創新項目、1項上海市浦江人才計劃、1項上海市晨光計劃。目前已有2項*社科結項(其中1項為“良好”等級),2項教育部項目及3項上海市教委項目結項。
外國語注重發揮學校的整體優勢,以“厚基礎、寬口徑、專通結合”為人才培養規格,旨在培養具有全球視野和民族精神,富有創新能力、領導能力以及批判思維的復合型高素質外語人才。努力打造自己的專業品牌,著力提升學生的外語水平和實踐能力。鼓勵語言基本功扎實、學習成績優異的學生根據社會需要和自己的興趣,輔修校內其他重點*專業,如會計、金融和工商管理等。
為改善外語教學環境,建有數字化多媒體外語自主學習中心,擁有供學生免費使用的各類外語學習資源,可收聽收看世界*媒體(BBC, CNN, CNBC等)的即時新聞資訊,閱覽《經濟學人》、《華爾街日報》等英文期刊,做到坐一室而知天下。同時,為提高學生的外語應用能力,拓寬知識面,培育創新意識和跨文化溝通能力,成立了由業內專家組成的教學指導委員會,參與指導本科教學工作,并已與多家單位簽約,建立了校外教學實踐基地。此外,積極組織學生參加國內國際各類演講、翻譯以及其他外語類競賽活動,屢創佳績。
外國語經過積極探索,培養了大批綜合素質高、符合社會需求的復合型外語人才,畢業生就業率*,培養質量獲得社會廣泛認可。畢業生主要受聘于跨國公司、中外資銀行、涉外會計事務所、外貿企業、學校、*機關和其他金融、保險等*。
考試科目
(01)理論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
(02)商務英語研究
初試參考書目
張斌版《現代漢語》
王力版《古代漢語》
徐葉版《語言學綱要》
周小兵版《對外漢語教學入門》
復試參考書目
《語言學教程(第四版)》胡壯麟主編,北京*出版社(2011 年);
《新編簡明英語語言學教程(第 2 版)》戴煒棟、何兆熊主編,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13 年);
《Ideas and Options in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H. New York: Routledge.(2005 年)
初試指導
現漢 : 開始看張斌版。七月底過完一遍。剛開始看得過于細致,老師認為版本太老,不要吹毛求疵。看到詞匯時,符淮青《現代漢語詞匯》前四章。八月開始第二遍,先看詞匯語法,再看語音??凑Z法時,將黃廖版,張斌版,邵敬敏版的現漢都看了一遍。較為細致(后來開學和老師商討,老師覺得沒必要,看兩個版本就行)。一直看到九月底開始背書。十月背誦當先,分析真題,查缺補漏,把張斌版配套的綜合訓練也背了。(我見往年都有原題。)十一月,繼續背誦,做題,分析題,十二月,背!分析題!總共下來過了三四遍吧。然而,今年考試,題目方向變了。以前都能找見原題,今年現漢沒有…*一道論述題讓寫個段子,整個人都驚呆了。在考場就笑出來了…其他的題目…記不清了…
古漢 :王力版《古代漢語》全是大題。暑假期間看了一遍,簡要摘了一些通論。八月底心慌,找了本校以前的學長學姐,一個說抓通論,一個說記字詞。九月老師推薦胡什么的古漢輔導書,買下來有翻譯,而且分類清晰。我邊看邊翻譯一二冊。背背重點字詞。十月中旬才看完。開始抓通論。背通論。十一月重復記憶。往年考的都是《左傳》,所以我又復習了一遍《左傳》文章和字詞。通論繼續背。并且分析往年的題。會有一兩道書上沒有的題,但是也還好。十二月,繼續背通論和重點字詞。然而考試翻譯考了《七月》…還好我知道“七月流火”是什么意思。名解考了:粘對,二十四節氣…簡答題:有三種注音方式,古文中常見的語氣副詞及其分類。然后其他的就忘了。
語綱 :徐葉版《語言學綱要》、周小兵版《對外漢語教學入門》(這本書是我對比了三個版本的類似教材,認為教學法是的版本。)小題(選擇,填空,判斷正誤)60分。名解五個(一個4分),簡答題五個(一個5分),論述三個(一個15分)
語綱大三上學期學的,期末考成績還行,當時就已經很細致地看了一遍課本。暑假看了兩遍。開學后,漢語國際教育專業有開設“語言學專題課”(共九周),我去蹭課。老師講了很多比原來深的東西。感覺暑假語綱白看了。重新開始看語綱。買了一本西南交通出版的語綱參考書,借了圖書館一本*出版的語綱參考書,還用了一下同學的齊魯書社出的語綱參考書。學一章做一章的題。(心里做,不會的、沒思路的、不懂的拿自動筆標記,上課問老師。)這三個版本參考書有一定重合率,所以題量不算大。十月,還在講課,跟著老師的進度做題。也開始背我們老師做的PPT。十一月,開始背兩本參考書的題和概念。分析真題。變換分析法是個頭疼的東西,又看了陸儉明老師的《現代漢語語法教程》里面的變換分析法章節和網課,找老師問了好多遍。同時在網上找小題練小題。背了一遍我買的參考書。以及關于對外漢語教學的一些考綱里的知識點。十二月,復習,鞏固。背書,PPT,兩本輔導書(西南和*版的)。我一直是邊背邊列框架。考試前一天晚上仍在背參考書。考試那天中午,又看了一遍教學法和對比分析,偏誤分析,中介語理論??荚嚂r,小題做的特別順。名解有兩個沒專門背過“配價”“語體”。其他的不記得了。只記得論述題有語言的像似性和偏誤分析(給一段外國人說的話,分析該現象產生的原因。)
復試指導
復試時候,大家都在候場區。面試完就得走,不準交流,不準停留。面試期間不準說自己的姓名,畢業院校,導師信息。隨機抽簽決定面試順序。先英語,后專業。英語面試,面前有三張紙,選擇其中一張,我抽的語素,不認識關鍵詞…后來老師給我解釋了。讓我說明語素分類以及舉例子…我當時說成音素了…然后老師提醒…*腦子空白…說了兩種分類…但是例子舉錯了…老師又問我的專業,具體課程,以及為什么選擇上財,腦子凌亂,*一個問題沒回答好就結束了…當時好難過的出來了。
專業面試還得等,我就老想自己英語的失誤。后來告訴自己都過去了,專業面試更重要。等了一會就進去了。一共四個老師。很友好。問了本科專業,有關語言學的課程,看了什么書,對不同*的學生如何教學,變換分析法(也是我給自己挖的坑,之前說讀了什么書的時候,我說我這個不是很會…),偏誤分析,如何對外國學生解釋餃子…有兩個不會。
第二天早上筆試,一共四道題,1.你讀過有關語言學或對外漢語教學的書,期刊或者論文,請列舉五個,并選其中一個簡要闡述其內容,自己不足之處。2.你所了解的歐美語言學的學派以及他們之間的關系。3.索緒爾的共時和歷時。4.偏誤分析。前三道每個20分,*一道40分。
18復試線
345/55/83
18報考錄取情況
33人報名,實考31人,最終錄取8人(含推免一人)
錄取*初試分數為35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