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會計初級考試,首先需要了解其考試科目。初級考試主要包括《初級會計實務》和經濟法基礎兩門科目的考核,并且要求考生在一次考試中通過所有科目。
我已經完成了初級考試的備考,在過去的備考過程中,我遇到了包括計算大題和綜合題在內的各種題型。從2010年開始,不確定項選擇題開始替代了部分計算題,這是我對考試趨勢的一個觀察。
關于《初級會計實務》這門科目,我個人感覺它相對于《中級會計實務》更為詳細。其主要內容涉及的是企業中一般會計業務中經常出現的經濟業務的會計處理,如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成本、利潤等問題。具體而言,資產部分會涉及到應收應付、交易性金融資產等內容,而經濟法基礎部分則更加注重經濟法律知識和稅務知識的掌握。
在備考過程中,我們可以采用歸納對比記特殊的方法來學習。例如,對于資產和負債的學習,我們可以對比學習應收賬款與應付賬款、應收票據與應付票據等,這樣可以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對于特殊的會計處理,如交易性金融資產的公允價值后續計量,我們需要特別注意“交易性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和“公允價值變動損益”的區別。
在學習成本會計時,我們需要注意各種成本的算法和分配率。比如輔助成本的分配問題,需要注意是順序分配還是交互分配。在產品與完工產品的處理中,需要注意約當產量的問題,特別是關于原材料的投入方式和消耗定額的核算。對于品種法、分批法和分步法等主要成本核算方法,我們需要理解其適用場景和計算過程。
對于經濟法基礎的部分,主要涉及稅法和經濟法律知識。這部分內容在考試中通常會以選擇題和簡答題的形式出現,因此需要考生對相關法律法規有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學習稅務知識時,需要特別注意計稅基礎,這是初級經濟法的基礎內容,雖然大題可能不太復雜,但與注冊會計師的稅法相比,判斷的部分更多一些。
稅務知識有一個很好的歸納方式,就是按照定義、征收對象、納稅范圍、納稅義務人、計稅基礎、納稅時間、納稅地點和稅收優惠等順序來逐一學習。你可以嘗試自己整理歸納這些內容。
自學也是完全可行的,俗話說得好,“讀百遍其義自見”。稅務知識相對來說比較好考,但如果不看書的話也很難掌握。關于會計從業資格證,這是從事會計工作的必備證書,沒有它就不能從事會計工作。這個證書在會計類考試中是非常簡單的,主要分為財經法規、會計基礎和會計電算化三部分。
要想順利通過考試,首先要熟悉教材,理解會計準則。對于會計基礎,主要是理解定義和概念,掌握準則。各地的考題可能不一樣,大部分以選擇題和判斷題為主。只要把書看懂理解了,過關是非常簡單的。
對于財經法規這門課,如果考試有主觀題的話,還是需要背誦的;如果全是客觀題,只需要理解記憶就可以了。會計電算化考試時,需要操作電腦,考試內容包括電腦基礎知識和財務軟件的應用。在掌握電腦知識的基礎上,*找一名老師教你如何使用財務軟件。
現在會計上崗證已經取消了,初級會計職稱證書已經成為了必不可少的會計證書之一。由于剛剛改革,課本變得比以往簡單了許多,因此建議這兩年考下來。如果自學有困難,可以買相關的視頻課程來聽。只聽網課是不夠的,還需要自己鞏固知識點,做題加深理解。
考前一個月一定要專心復習,多做題多總結。保持心態穩定,考前做兩套上機題找找考試的感覺。不要被測試分數影響心情,多聽視頻課程沒有壞處。無論如何,重視教材是關鍵,只要掌握了教材,考取初級會計職稱應該不成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