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7ART色彩課程ⅰ教學大綱》
一、本課程的重要性和學習目標:
(一) 課程的重要性和學習目標:
色彩,存在于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對色彩知識的把握,關系到每一個人的品味。大到家居的裝飾,小到一款鞋子與衣服的搭配,無不充滿色彩的理論。本課程的主要目標是通過以寫生為主的色彩技能訓練,開發學生的視覺感受能力,培養學生掌握科學的觀察方法,體驗色彩的情感品格,掌握色彩的審美法則,建立和諧的色彩觀念。掌握色彩訓練的方法,弄通色彩透視的基本規律,以及形體與色彩的空間關系;切實把握色調的組成關系,探究色彩的冷暖組合配置;運用色彩概括和提煉的方法,提高學生的審美判斷能力;培養學生運用色彩造型的能力;拓寬藝術視野,豐富學生的藝術涵養。
(二) 課程教學的基本要求:
理論要求:通過學習,讓學生了解繪畫色彩產生的原因、過程,掌握繪畫色彩的基礎知識。了解色彩的材料與工具,掌握色彩的觀察方法和表現方法,弄通色彩透視的基本規律,以及形體與色彩的空間關系;探究色調的組成、色彩的冷暖組合配置關系。
實踐要求:通過學習,讓學生掌握色彩的基本表現技法,如用筆、用色、透明性、耐久性、干畫法、濕畫法、干濕結合畫法等。培養學生運用色彩表現客觀物象的能力。
二、課程內容
*章:色彩知識
教學要求:講述色彩產生的原理、色彩的三要素及色彩體系,掌握配色練習,熟悉色彩混合效果等。
教學內容:
*節:色彩產生的原理
1、光與色:波長在380毫微米到780毫微米之間的電磁波能被人們所感覺,引起色感,稱為可見光。
2、光譜:太陽白光可分解為紅、橙、黃、綠、青、藍、紫等色光。
3、物體色:一般物體的固有色是由該物體吸收與反射光所決定的,透明物體的顏色是由它所吸收與透過的色光決定的。
4、光源色:① 自然光 ② 人造物體的發光
5、環境色:周圍環境的色彩作用于物體,稱為環境色。
第二節:色彩的三要素
1、色相:色彩的本來面貌。色環。
2、明度:色彩的明亮程度。
3、純度(飽和度、彩度):色彩的飽和程度或鮮濁程度。
第三節:色彩的體系
1、 色環
2、 色立體
第四節:色彩的混合
1、三原色:①色光三原色:紅、綠、藍。②顏色三原色:紅、黃、藍。
2、色彩的混合:①加色混合:色光混合。②減色混合:色料的混合。③中型混合:視覺混合。
教學重點:色立體
教學難點:色彩的混合
第二章:色彩寫生(可選擇水粉水彩油畫丙烯 56課時)
教學要求:講述寫生的工具與材料、寫生基本技法,掌握配色知識,熟悉寫生的基本技能技巧等。
教學內容:
*節:工具與材料
第二節:基本技法:
1、用筆技法:擺、刷、擦、點、勾。
2、表現技法:薄涂法、厚涂法、濕畫法、干畫法。撒鹽法、刷漿法、刀刮法、摻膠法、油色水色混用法
第三節:寫生:
1、靜物寫生
2、以建筑物為主的風景寫生
3、以人物為主的寫生
教學重點:寫生技法的掌握。
教學難點:人物的寫生。
第三章:色彩感受
*節:色彩的對比
1、色相對比:①同種色對比 ②類似色對比 ③對比色對比 ④補色對比。
2、明度對比:①高長調、高中調、高短調 ②中長調、中中調、中短調 ③低長調、低中調、低低調
3、純度對比:①純度基調:低純度基調、中純度基調、高純度基調②純度對比:純度弱對比、純度中對比、純度強對比
4、面積對比
第二節:色彩的調和
1、色彩調和的基本原理:①類似調和:同一調和、近似調和 ②對比調和
2、孟賽爾色彩調和論:①垂直調和 ②內面調和 ③圓周上的調和 ④斜內面調和 ⑤斜橫內面調和 ⑥螺旋形的調和 ⑦橢圓形的調和
3、奧斯特瓦爾德色彩調和論:①無彩色系列的調和 ②同色三角形內的調和 ③等值色環上的調和 ④互補色菱形上的調和 ⑤非補色菱形調和 ⑥環星調和
第三節:色彩的心理效應
1、色彩的表情
2、色彩的感覺:①色彩的興奮與沉靜 ②色彩的輕、重 ③色彩的軟、硬 ④色彩的華麗與質樸
3、色彩的聯想與象征:①色彩的聯想 ②色彩的象征
4、色彩嗜好:①色彩喜好與年齡的差異 ②色彩喜好與民族地區的差異
第五章:色彩寫生(24課時)
教學要求:講述室外寫生的基本技法,掌握配色知識,熟悉室外寫生的基本技能技巧等。
教學內容:風景、花卉、建筑、場景等。
*節:風景
1、風景的構圖。
2、風景的色彩。
3、風景的寫生技巧。
第二節:花卉
1、花卉的構圖。
2、花卉的色彩。
3、花卉的寫生技巧
第三節:建筑
1、建筑的構圖。
2、建筑的色彩。
3、建筑的寫生技巧
第四節:場景
1、場景的構圖。
2、場景的色彩。
3、場景的寫生技巧
教學重點:風景的寫生技巧
教學難點:色彩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