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課程的特色: 本課程從三個方面介紹了采購績效管理的關鍵基礎問題。首先,采購績效測量是一項業務職能——它代表公司或組織有效運作,因為績效測量影響利益相關者對采購的總體看法和對采購職能的認知。其次,從對業務的貢獻轉向思考供應商績效,因為在采購服務使用者的決策過程中,供應商績效起了很大的作用。*,評估采購人員的績效,找到通過培訓方式提高采購人員績效的方法。 學習目標: 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你應當能夠掌握測量與提升采購職能、供應商與采購人員績效的方式方法: A:掌握采購與供應績效管理的理論基礎及其如何為企業增加價值。 B:掌握績效測量的類型,成本和定價方法,利用信息技術和數據管理為績效測量服務,績效測量的工具與技術。 C:掌握如何評估供應商及供應商績效測量流程的步驟。 D:掌握溝通在績效管理中的重要性,培訓和員工發展,采購人員與供應商績效的關聯。
第 1章 采購與供應績效管理導論
1. 企業中績效管理的重要性 2. 一般績效管理、采購與供應績效管理介紹
3. 組織的成本管理及其與采購績效的關系 4. 公司的持續改進及其與采購績效管理的關系
5. 供應連續性及其與采購績效測量的聯系 6. 在公共和私營組織中測量采購和供應鏈績效的重要性
第2章 為企業增加價值
1. 在公司運營中增值績效管理:一般原理 2. 增值機會
3. 測量采購和供應所取得的增值績效 4. 通過降低庫存成本、管理費用以及使用寄銷庫存增值
5. 談判的增值機會:改進采購并改善與供應商簽訂的合同條款 6. 通過提高運作效率增值
第3章 績效測量的類型
1. 采購和供應經理如何實現公司管理層制定的KPI目標2. 采購和供應經理如何為他們的核心-公司運營選擇與制定KPI
3. 采購對改善服務和提高底線利潤的貢獻 4. 選擇KPI來測量*的采購流程管理和供應鏈成本
5. 在組織中選擇與采購結構相關的KPI 6. 采購的能力及其與業務目標的關系
第4章 成本和定價方法
1. 大環境: 成本和市場力決定價格 2. 基本成本分析:在一個商業組織中,成本是如何分攤和計算的
3. 成本價格分析的介紹:如何管理可變成本 4. 使用成本分析法并測量你的采購績效
5. 固定成本如何管理
第5章 庫存管理測量
1. 庫存: 在商業運營中的地位和價值 2. 持有庫存的成本
3. 建立持有庫存成本基礎并確定它和績效管理的聯系 4. 倉儲和庫存績效管理的關鍵指標
5. 在更寬泛的供應鏈中管理庫存的關鍵績效指標KPI
第6章 信息技術和數據管理
1. 商業信息系統與供應鏈系統的聯系以及如何應用于績效測量 2. 采購信息系統的關鍵因素
3. 與采購職能管理相聯系的增值問題與績效指標 4. 供應商績效管理中的增值問題和增值過程
5. 采購人員績效管理中的增值問題和流程 6. *實踐:哪些KPI能夠幫助供應鏈管理者減少成本并改進服務
第7章 為什么要評估供應商
1. 供應商的績效和商業業績 2. 在采購職能中供應商績效的測量
3. 績效測量和“質量管理” 4. 供應商測量和建立關系
5. 供應商選擇中的測量和供應商評估 6. 為了共同的優勢而進行的績效測量
第8章 供應商測量流程的步驟
1. 采購流程的關鍵階段 2. 授予前評估的步驟
3. 授予后評估的步驟 4. 內外部供應商的反饋和糾正活動
5. 持續評審和供應商的測量流程
第9章 測量工具
1. 使用正確的績效測量”工具” 2. 定性的和定量的績效測量方法
3. 設計測量系統并保證數據的可用性 4. 讓其他人參與到測量過程中
5. 案頭工作的方法還是拜訪的方法
第10章 績效測量
1. 授予后績效測量的一般方法 2. 簡單的供應商等級評定
3. 以感知為基礎的等級評定 4. 使用加權平均的好處
5. 第三方參與和測試程序 6. 審計和審計追蹤計劃
第11章 溝通
1. 在戰略層、戰術層和運營層的溝通和商業關系 2. 溝通、績效測量和建立關系
3. 在績效測量系統中良好的溝通機制的重要性 4. 良好溝通與解決爭端和管理沖突
5. 溝通體系的類型
第12章 財務評價
1. 財務*的角色和貢獻 2. 進行公司財務評估的好處
3. 是由專業的第三方還是由內部人員來主導財務評價 4. 財務評估的工具
第13章 其他的績效評估
1. 內部和外部的商業關系 2. 評估活動的其他方面內容
3. 聯合績效評估的開展 4. 標桿管理和供應商調查
第14章 供應商開發和供應商賬戶管理
1. 更積極地開發和控制供應商 2. 識別主要供應商的必要性
3. 供應商開發 4. 供應商帳戶管理
第15章 為何測量采購人員的績效
1. 績效管理和采購人員 2. 績效管理和組織
3. 周期測量、持續測量和年度測量 4. 測量與獎賞和晉升之間的聯系
5. 管理不善的測量方案所存在的問題 6. 更廣闊的觀點和“人才投資”
第16章 分級目標和指標
1. 目標管理 2. 指標和目標以及企業計劃流程
3. 設計符合SMART標準的積極的目標 4. 目標的時間量程
5. 目標設定中的問題 6. 目標設定過程中的信息反饋、審計和評審
第17章 績效評價的技術
1. 正式考評法和非正式考評法的技術 2. 定量評價法和定性評價法
3. 基于面談的評價法 4. 自我評價
5. 考評過程中涉及的其他人員因素 6. 考評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
第18章 培訓和員工發展
1. 培訓需求分析 2. 職位要求、工作描述及其對培訓需求分析(TNA)影響
3. 針對式與非針對式員工培訓和發展 4. 培訓的類型
5. 持續職業發展 6. 評估培訓績效
第19章 信息和個人績效管理
1. 績效測量過程中數據的重要性 2. 進入企業計劃和*計劃
3. 數據的類型 4. 可用數據的來源
第20章 采購人員與供應商績效的關聯
1. 現行績效測量方法的缺點 2. 相關利益者的廣泛參與
3. 供應商與績效測量之間的關聯 4. 其他利益相關者與績效考評的關聯
培訓對象
制造業,商業服務業、第三方物流、運輸企業、國際貨代、快遞、倉儲、配送等企業采購和供應的操作、業務、策劃及中高層管理人員;電了商務、連鎖超市等企業的相關操作人員及管理人員;工業類、交通類、外貿、物資等大中專院校的在校學生;有志于從事采購和供應的人士。
培訓頒發證書
CIPS英國皇家國際采購與供應管理四級文憑證書
課程收益
一、關于CIPS
CIPS是英國皇家采購與供應學會(The Chartered Institute of Purchasing and Supply)的英文縮寫。CIPS具有八十多年的歷史,現有世界各地的會員近六萬人,是世界上*的采購與供應專業組織,也是國際上海外學員最多、學員規模發展最快的專業組織。CIPS是目前世界上領先的專業采購與供應機構,是國際采購與供應鏈行業的研究與職業教育認證的中心。由于CIPS對世界采購與供應行業的專業貢獻,英國女王在1992年授予該學會皇家憲章。CIPS采購與供應職業道德標準已經成為國際通用的行業標準,被世界上100多個*所采用。
二、CIPS注冊采購與供應經理認證
CIPS注冊采購與供應經理認證是該學會在其近百年歷史進程中對采購和供應專業發展貢獻的結晶。該認證系統完善,注重實際技能培養與評估;其標準來自行業實踐,并為行業發展服務。由于其嚴格的體系,該認證在國際上享有盛譽,得到世界洲的一百二十多個*的普遍認可;也得到眾多國際專業組織(如國際采購與物資管理聯盟IFPMM,聯合國,世界銀行,世貿組織等)的廣泛認可。
該認證還得到了眾多英國和很多其他*上百所*的認可,比如英國伯明翰*、澳大利亞昆士蘭*、科廷科技*、香港理工*等等。
學員經過培訓并通過全球統一考試后,可獲得全球*專業水準的英國皇家采購與供應學會注冊采購與供應經理資格證書。
CIPS認證在國際采購與供應行業內具有崇高的地位,是全球跨國公司聘用、衡量和提升其采購和供應專業人員和高級管理人員的尺度。
CIPS認證教育與培訓課程及認證為采購和供應專業人員和管理人員提供了全方位的職業發展途徑,是采購和供應專業人員和管理人員提升職業技能、融入國際網絡、發展職業生涯的必由之路。
CIPS認證實行學歷教育和職業教育相結合,是全球范圍代表采購和供應管理的*標準.
CIPS的專業資格考試采用全球統一標準,即統一教材、統一考試、統一評卷,*會員取得全球統一的證書。
CIPS認證是**獲得教育部承認的國際采購經理資格認證!與高教自考的采購與供應管理專業完全掛鉤!
三、證書級別及考試科目(CIPS新認證體系及其課程)
七級:(采購與供應執行文憑/碩士) 于2007年年底前發布
六級:(采購與供應研究生文憑)
《采購中的領導力與影響力》《供應鏈管理實踐》《戰略供應鏈管理》(必考)
《采購與供應法務》《高級項目管理》《采購經理用財務財務管理》(三選二)
五級:(采購與供應高級文憑)
《采購職能管理》《風險管理與供應鏈可靠性》《改進供應鏈績效》(必考)
《采購人員市場營銷》《倉儲與配送》《供應鏈中的運作管理》(三選二)
四級:(采購與供應基礎文憑)
《有效的采購與供應談判》《采購環境》《采購與供應合同》《采購績效測量》
《采購與供應關系管理》(必考)
三級:(采購與供應證書)
《理解采購環境》《客戶與供應商關系》《供應保障》《采購實踐》《采購運作》(必考)
二級:(采購與供應國際高級證書)
《供應市場分析》《采購戰略導論》《合同與合同管理》《國際物流》《采購與供應績效測量》(必考)
一級:(采購與供應國際證書)
《采購原理》《選擇合適的供應商》《有效的采購與供應談判》《庫存管理》《采購與供應的商業環境》(必考)
<注: 認證培訓資格認證將分成七個級別,一級為不需要考試認證的學生級。二級至六級為需要考試認證的級別,七級為專業會員資格認證級別,不需要考試。>
四、考前培訓
由經過CIPS專門培訓的培訓師以及國內外*企業的中、高層主講,應用英國皇家采購與供應學會注冊采購與供應經理認證資格認證體系和教材,培訓課程覆蓋考試內容并有考前重點輔導,培訓同時包括指導教師對學員提交論文的指導。
五、培訓科目,時間,費用說明及上課安排:(全年循環開課,周六周日上課,隔周上課)
四級:共65課時(考試未通過的學員可免費繼續參加課程學習).10天系統培訓,培訓費共5500元(**價),教材費:約220元
五級:共65課時(考試未通過的學員可免費繼續參加課程學習).10天系統培訓,培訓費共12000元,教材費:約650元
一二級連讀共55課時.培訓費3500元(含講義,課本,培訓費,考前重點輔導).
中文考試費為570元/門,注冊費有550元/年和750元/年之分.全球統考時間為每年5月和11月的第三周,每門課程用時3小時,報名截止為考試日期前6周.
《采購績效管理》課程簡介
本課程特色:本書的編寫是為了幫助學員測量供應鏈的效力及其對組織競爭力和效力的貢獻。學員學完本書后應當能夠應用一系列測量技術來監控各種單個供應商的績效,他們的最終工作與目標相比完成的情況如何?是否符合合同/規格要求?他們是否表現出潛在的風險?績效測量學生應當能夠運用一系列的技術,提供評估供應商績效的結果,并對未來的改進提出建議.
學習目標:完成本書學習后,您應該能夠:確定測量供應鏈活動的績效是如何與一個組織的整體管理流程相適應;討論執行一個完善的方法來測量組織、功能和個人的績效所帶來的好處;對供應鏈經理有用的績效測量方法進行分類;討論測量供應商績效的原因;評價用于改進供應商績效的測量方法;使用一系列會計學技術來測量組織的效率;解釋并應用統計數據測量績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