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摩的歷史悠久,在遠古時期,*就有推拿醫療的活動。當時的人們在勞動中遇到損傷而發生疼痛時,本能地用手法按摩痛處,就會感到疼痛減輕或消失。經過長期實踐后,古人認識到了按摩的作用,并成為自覺的醫療活動,以后逐步發展形成了中醫的推拿*。推拿屬中醫外治范疇,按摩師通過“手法”所產生的外力,在患者身體特定的部位或穴位上做功,而這種功是按摩師根據患者具體的病情、運用各種手法技巧,所做的有用的功,它可以起到糾正解剖位置的作用。這種功也可以轉換成各種能量,并滲透到人體,改變系統機能,達到治療效果。
按摩手法,并不一致,但歸納起來,常用手法可選如下八種:按、摩、推、拿、揉、捏、顫、打等法。
按摩的優點很多,容易學習。操作簡便,經濟實用,還可代替藥物。比如有些病人使用按摩后,可使精神振奮,起到興奮劑的作用,也可使患者安靜下來,起到鎮靜劑的作用。
由于按摩有利于循環系統和新陳代謝,對于一般慢性病或身體過度虛弱的患者,是比較安全可靠的。對于不便吃藥的孩子,按摩可增強小兒體質,起到預防保健作用。對于某些復雜疾病,還可配合針灸、藥物治療。但是,對于一些急性的或高燒的傳染病,或臟器有病變,如傷寒、肺炎、肺結核等,按摩只能起配合作用。如果患有腫瘤,急性化膿性闌尾炎、腸穿孔、膽道蛔蟲引起的膽囊炎等,發病兇急,速轉醫院急診,決不可應用按摩而延誤病情。對于閉經二月左右,突然發生下腹部劇烈疼痛的已婚婦女,為了確診是否有宮外孕或其他急性病發作的可能,也應該急速送往醫院搶救,不要耽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