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5日—01月19日(15日全天報到) 北京
【課題介紹】
骨旋移理論是根據中醫“筋隆起、骨錯縫”理論,結合歐美整脊理論,在多年臨床實踐中逐步建立、不斷完善的新理論。骨旋移理論不僅對脊椎骨的錯位,同時對四肢骨的錯位同樣具有臨床指導意義。
骨旋移,是骨的旋轉和移位,是“骨錯縫”的運動形式。中醫正骨和歐美整脊理論認為:脊椎骨、四肢骨等在外力作用下,在體內均會發生旋轉和移位。我們利用人體的對稱性和“筋隆起,骨錯縫”理論,為臨床診斷提供了方法:筋隆起,骨必錯縫。摸骨必先摸筋,我們摸到隆起的筋,就能找到旋移的骨,然后確定*的矯正點,定位準確,才能立竿見影。通過觸診明確細微的變化,施以特定的手法改變骨的生物力學,達到治療的目的(即摸骨知骨病,正骨治骨病)。
單指定點復位法的手法特點
“單指定點”是根據“筋隆起、骨錯縫”和“骨旋移”理論,運用中指或拇指觸診,對脊柱或四肢骨的錯位形式進行定性,對施力部位進行定點,利用身體的重量對患椎(或四肢骨),進行力學矯正,達到癥狀消失的目的。手法具有穩、準、輕、巧、無痛等特點。
這里的速效:“速”是指速度,一是手法簡單,單指定位精準,操作時間短,一般3-5分鐘,有的更短。頸椎矯正拒絕扳法,動作輕柔。二是癥狀消失快。“效”是指效果,手法力求實用,只糾正患椎,不求彈響,以癥狀消失為根本。癥狀消失后即可正常工作,長短期療效確切。
【授課內容】
(一)骨旋移理論概述、骨的運動形式、摸法練習、骨的摸法(觸診)
(二)上肢、下肢各病癥的速效療法
上 肢:1、手指間關節痛(脫位) 2、掌指關節痛 3、腱鞘炎
4、網球肘 5、肩周炎 6、肩關節半脫位
7、崗上肌勞損 8、小兒橈骨半脫位 9、腕關節扭傷
10、中老年夜間肩膀痛、上臂痛
下 肢:1、足跟痛 2、踝關節扭傷 3、膝關節痛
4、髂腹下神經損傷 5、梨狀肌綜合征
(三)骨盆紊亂各病癥的速效療法
(四)腰部、胸背部各病癥的速效療法
腰臀部:1、腰痛伴翻身困難、 2、腰痛后伸困難 3、腰骶關節韌帶損傷
4、第三腰椎橫突綜合征、 5、腰椎間盤突出癥 6、腰肌勞損
7、腰椎變直 8、急性腰扭傷 9、骶骨錯位
10、尿急、尿頻 11、小兒蹲傷后長短腿12、尾骨錯位
13、腰痛伴前屈困難 14、骨盆紊亂癥
胸 部:類冠心病(左側胸痛)等
背 部:1、胸椎后關節紊亂 2、功能性早搏 3、心慌氣短
4、駝背 5、更年期綜合征 6、倦怠、身體沉重
7、肋椎關節半脫位(岔氣)】
(五)頭頸部、腹部各病癥的速效療法
頭頸部:1、頑固性頭痛 2、頭昏、頭沉 3、小兒多發性抽動癥
4、口苦 5、失眠 6、下頜關節紊亂
7、帽狀腱膜攣縮癥、 8、落枕 9、頸椎病
10、慢性咽炎。
胸 部:1、類冠心病(左側胸痛)
【主講教授】
李吉尚:2015年*針灸推拿協會舉辦的“中推杯”*屆 “*好手法”大賽第三名。中推專家委員會委員。1983年10月入伍 ,1988年畢業于北京軍區軍醫學校臨床專業,2005年12月退役,執業醫師 榮立三等功二次,從事頸肩腰腿痛診治20余年。在省級以上期刊發表論文2篇。在核心期刊《頸腰痛雜志》發表論著《骨盆紊亂癥》。單指定點復位法創始人。
在部隊從醫20余年,從事消化專業、腦血管專業、老年病防治多年,臨床基礎扎實。1989年開始學習中醫推拿,研究古今推拿手法機理和推拿專著。1992年組建醫院頸肩腰腿痛專科,熟練掌握常見病的診斷和治療,對“筋隆起、骨錯縫”理論,有較為深刻的理解,實現較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近年來,整脊術受到重視,腰-盆-髖整體學說是歐美整脊治療的理論核心,把整脊術應用到頸肩腰腿痛及脊柱相關疾病的治療中,收到了治療時間短,見效快,療效確切的極佳效果。根據多年的臨床經驗,在《頸腰痛雜志》發表論著《骨盆紊亂癥》,該文從脊柱生物力學角度,論述骶骨、髂骨的錯位形式,同時闡述了腰椎間盤突出癥的病因、病理:患側的腰椎、骶骨、髂骨旋轉錯位后,形成一個高隆的“三角區”(李氏三角),整復這個三角,癥狀即可迅速消失。在近20余年的工作實踐中,運用牽引、單指定點復位法、針灸等方法治療各種頸肩腰腿痛上萬例,具有豐富的臨床經驗。
【研修方式及證書】
1、本班由李吉尚教授親自授課,手法示范。
2、研修班結束經考核合格,授予中英文對照由*針灸推拿協會頒發的結業證書(可申請勞動部頒發*通用高級按摩師證書及針灸科醫師證書)。
3、參加的學員,頒發中推聯合醫學研究院結業證書,可以作為上崗就業的參考證明。
4、憑本研修班中推研究院證書自參會之日起24個月內,免費復習3次。(參加復習者必須帶中推結業證書及身份證)
5、報到時每位學員交4張2寸照片及登記身份證姓名和身份證號。
【有關費用與報名方式】
1、研修費每人3200元(包含證書、光盤、資料等),食宿統一安排費用自理。
2、開班天通知具體上課地點及乘車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