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關注9歲少兒編程的用戶越來越多,小編整理了關于為什么做了半年少兒編程教育培訓班后,我決定放棄?,現在讓孩子去少兒編程機構學編程會有用么?女兒9歲。,花3萬報編程課不知學了啥!少兒編程有哪些“坑”???,供您參考
本文寫于 2021年 2月,后發表于教育垂直媒體芥末堆,感興趣的也可以移步芥末堆查看 5000 字,請耐心閱讀。 先介紹一下我自己,我是南京*電子的碩士畢業生,16 年 4 月決定試一下少兒編程興趣班這個項目,16 年 6月 畢業后全職創業做,到 17 年 1 月由于個人原因結束項目運營,這是我做少兒編程興趣班半年多的一些經歷和思考。本文屬于一家之言,今年少兒編程教育風正吹,如果你也有在這個領域做點事的想法,希望對你有一些啟發。 16 年 4 月份,我了解到少兒編程教育這個概念,當時接觸到 Scratch 軟件,并且在 Scratch 官網上看到了小孩子創作的作品后,覺得這個軟件真是太棒了,不僅把學編程的門檻降低了,還大大提高了學習的趣味性,由于在研一時我參與過一個科學活動興趣班的創建,有了一點經驗,因此萌生了在少兒編程這個領域試一下的想法。 有了想法之后,先是花了一個禮拜仔細地調研了少兒編程教育整體的發展情況,方法無非是百度搜索和微信搜索(有一些小機構百度不到)相關的關鍵詞,比如“少兒編程”、“Scratch編程”、“編程教育”等等,也在芥末堆上研讀了關于少兒編程教育的所有文章,此時對國內外該領域的發展有了一定的認識。 概括來說,可以認為國外發展如火如荼,國內方興未艾。國外不僅在*層面上大力鼓勵,相關的公司也五花八門,不僅有一些線上學習社區(Scratch、tynker),還有眾多的硬件開發商,形勢一片大好。國內又可以分為,一線城市逐步開展,其他城市接近市場空白(現在已經一二線甚至一些三線城市都已經全面開花)。當時北上廣深一線城市都出現了一些有點影響力的機構,比如北京的阿爾法營做了五六年了,上海有喵爪星球,深圳有編完邊學和編程貓,而我所在的城市南京——一個教育資源豐富、家長極其重視教育的城市,只有一家小機構15 年 11 月開始做。經過一番調研,我認為少兒編程教育在一線慢慢開展后,二線城市肯定要跟上,此時在南京開始項目會有一定的先發優勢,天時地利,這個項目值得一試。 決定開始干之后,我先找了以前一個做科學活動興趣班的小伙伴負責招生,還找了一個計算機系的同學一起研發課程,組成了一個小團隊,此時已經 4 月中旬了,如果是*輔導機構,已經都開始招生了,所以時間可說是相當緊張。不過,路還得一步步走,急不得。 我們先花 2 個禮拜研發了一節編程體驗課程,主要內容是向家長介紹少兒編程的相關發展情況,為什么孩子要學習少兒編程,還有一個“神奇的海底世界”的編程實例讓孩子現場操作。同時我們在學校找到一個場地用來舉辦體驗課。接下來就是最關鍵的一環了,怎么招來家長參加我們的體驗課。 由于之前做過一個科學活動的培訓班,因此在這方面踩過一些坑,也積累了一些經驗。當時,我們嘗試過在校門口擺攤送小禮物讓小朋友填寫家長號碼然后打電話邀請家長參加,和小機構合作分成讓他們幫忙推廣等方法都不理想,*奏效的是一個比較巧妙的方法,因此我們這次照貓畫虎,直接采用了這個辦法。 具體方法是:我們冒充家長在家長 qq 群里和家長論壇里發活動消息,話術類似于“ x x*里有一堂少兒編程的免費體驗課,有沒有一起去參加的?”,然后幾個號一起把話題聊起來,*把報名電話發到群里,我們*批的體驗課家長就是這樣招起來的。這里還有一個小技巧,當我們接到家長電話時,會請他幫忙,跟他說“我們這個體驗課要 6 個人才能開起來,您能不能找您周圍熟悉的家長一起來”,這種方法大部分時候都能有效果,尤其遇到一些家長里的意見領袖,效果更是出奇的好。 就這樣,我們在五一之后開始了每周的體驗課,每次體驗課之后我們會反思還有哪些地方可以改進,不斷迭代,爭取把我們的體驗課做到更好,只有這樣才能讓家長幫我們進行傳播,我們后續的體驗課都是家長參加完后覺得不錯介紹其他家長過來的。體驗課不僅讓我們對各個年齡段的小孩子的接受水平有了一些了解,也讓我們和家長有了直接的接觸,可以了解他們對少兒編程的接受程度和付費意愿。 在 6 月份左右,我們開始了暑假的招生,由于暑假周期長,我們的暑假課程總共 4 期,一期有 10 節課,每節課 2 小時,定價 200,一期價格在 2000 左右,這個價格在南京本地算中等水平。暑假開始上課之前,參加過體驗課的孩子有七八十個,有 15 個小孩子報名,這個結果基本符合我們的期望,當時我們并不希望報名的孩子太多,因為我們暑假的*任務就是把我們的編程課程打磨好,而不是追求招生規模。 此時我也從學校畢業了,正式步入社會,項目到現在進展良好,因此我決定畢業后先全職做這個項目。暑假期間,我們的教學工作有條不紊地開展,我們也根據每一期孩子的實際上課情況和反饋不斷去優化課程。讓我們驚喜的是,小孩子非常喜歡編程的課程。有一個小孩住得遠,每天地鐵 3 小時來回來上課,還有小孩下課了都舍不得走,讓我印象很深的是,有個小男孩跟我說“老師,我*次這么不喜歡下課”(這都得感謝 scratch 的魅力)。這些,讓作為主講老師的我,產生了很大的成就感。由于暑假上課效果不錯,產生了一些家長轉介紹,到暑假結束后,共有 23 個小孩參加了我們的課程。起步還不錯,讓我對這個項目有了一些信心。但創業往往是,一個項目你做的過程中沒碰到問題,說明你對這個項目還沒足夠的了解。 原來看創業相關書籍時,看到一條曲線,非常形象地說明了創業會經歷的心理過程。項目初期,只看到項目的廣闊前景和小問題,此時處在*階段 “不知情的樂觀”;等到項目深入下去,經歷了一個項目完整的周期,就會發現之前有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難,而且這些困難短期內都難以解決,此時就轉變為 “知情的悲觀”;走到這個節點,項目也開始出現了危機,有些人選擇熬下去,不斷尋找解決方案,有些人可能在巨大的心理壓力下就選擇了放棄,那些堅持下去并且找到解決方案的人就會跨越悲觀的階段走入“知情的樂觀”,此時項目才算真正走入發展的陽光大道。對于我來說,很不幸,走到第二階段時我選擇了放棄,下面會說明我們放棄的具體理由。 對于少兒編程這個項目來說,真正的問題在秋季學期招生時開始浮現。暑假時我們就陸續開始了秋季的招生工作,不過一開始反響平平,我們也沒過多在意,直到 8 月份,我們有點著急了,此時我們去和上過課的家長溝通,讓他們續報秋季課程,有不少家長會無奈地和我們說“小孩子很喜歡,我也支持,不過秋季我們實在排不開時間,等寒假開班了通知我”。當時我們意識到,這個項目天然的非剛需屬性將會給我們的招生工作帶來很大的挑戰。 項目之初,我們對少兒編程的非剛需屬性也有一些顧慮,擔心家長不會為此買單,導致項目流產。但沒想到的是,暑期招生情況還不錯,讓我們對此放松了警惕,秋季的招生活動有點松懈了。仔細分析來看,暑期周期長達兩個月,家長容易在時間安排上騰出一段時間來嘗試新的教育產品,這也是我們暑期招生的客觀有利原因,但等到小孩上課了,時間上就顯得格外緊張,家長需要在課外的教育產品上做必要的取舍。大多數家長的決策優依據為:*輔導班優先,興趣才藝類次之,像少兒編程這樣的嘗鮮產品只能排在最末了。 從剛需角度分析,這種決策依據再合理不夠。*輔導的剛需是提分,這個無需多講,再開明的家長也不敢在這方面完全無視,一線城市和不少像南京這樣的二線城市小孩報*輔導班的比率超過了 90%,而且有不少孩子同時報了幾個輔導班;興趣才藝類經過多年的市場培育和體系搭建,形成了另一個剛需,即特長。家長總希望小孩子在某一方面有特長,比如鋼琴、象棋、書法等等,而經過多年發展,這些才藝也都衍生出了一個專業的評級體系,使原先單純的興趣轉變成可以展示和量化的特長,興趣才藝類機構也因為可以幫助小孩拿到相應的證書得以不斷發展。 而少兒編程作為新事物,還沒有權威、統一的評價體系,家長認知也不多(今年隨著媒體報道和*政策,會加速市場的教育,但也只是加速,而不會一蹴而就),因此在和*輔導班、興趣特長班搶占秋季孩子寶貴的業余時間時自然落于下風。所以,對于少兒編程項目來說,寒暑假應該是經營狀態較好的時候,也就是俗稱的旺季,可以賺到錢,但到了春季和秋季學期,很遺憾,淡季來臨,同時一些固定成本(場地成本、設備成本、老師成本)卻沒有顯著的下降,此時可能會面臨較大的壓力。 問題存在,招生工作還得繼續,經過 8 月份后期連續不斷地舉辦體驗課,以及一些促銷活動,到 9 月份時,新生老生加在一起,我們招收了 25 名學生,此時我們在學校申請的較便宜的場地不能使用了,只能在學校周邊租房子上課。5 個月的周期,25 名學生,明顯是要虧損了。不過,好在學生的上課反響都還不錯,給了我們一絲安慰。 在上課之余,我們的課程體系打造也在緊鑼密鼓的進行中。我們的課程均基于 Scratch 圖形化編程軟件開發,暑假時我們開發了*階段的課程“小小動畫家”和“小小游戲師”,總共 20節課,再往下開發時,由于課程難度上升,我們做了不少調整,開發了“進階游戲師”、“小小算法家”等課程,使得總課程數達到了 50 節課,我們的課程體系已基本成型,但此時另一個問題也隨之浮現 —— 課程的延續性不足。 從我們的課程開發來看,一個小孩子在學完我們的 50 節課總共 100 小時的課程后,對圖形化編程的掌握基本已經差不多了,可以邁入下一階段,而如果僅僅教這些內容,按照我們之前的定價(100 塊/時)從一個學生身上最多的收入是 1 萬塊錢,這顯然不足以支撐招生成本和后續發展的,因此必須往后開辟更多相關的學習內容(僅僅是沖著 scratch 的前景的朋友們一定要注意這個問題, scratch 只是入門),主要有兩個方向可以考慮,一是硬件編程,比如機器人編程,或ardiuno編程、樹莓派等開源硬件;另一個方向是信息競賽或代碼類編程。而這兩個方向都存在一些競爭上和家長決策上的問題,并沒那么容易開展。 寫到這兒,稍微做下總結,少兒編程項目存在非剛需和延續性不足的問題,非剛需讓家長每當春季秋季學期來臨都面臨一次“要不要報?”的兩難決策,延續性不足讓家長在圖形化編程的課程上完后面臨后續的其他課程又要做一次“要不要報?”的決策,所以這兩個時間點機構的續報率會有一個比較明顯的下降,招生工作也充滿較大的挑戰。前者導致春秋季面臨明顯的淡季,后者對機構后續發展壯大埋下了一道不容易邁過的坎。 當然,現在無論政策和市場都對少兒編程是比較大的利好,隨著市場不斷成熟,家長對少兒編程的認知不斷加深,少兒編程的剛需屬性將得到加強,但這還需要時間。因此,綜合考慮,*我們在秋季班結束時(17年1月)放棄了繼續全職創業做這個項目,其中主要的原因之一是我的機會成本和經濟壓力都比較大,所以這個決策是由于我個人特殊情況造成的,并不是說少兒編程項目在這個時點無法開展。 以上就是我們做少兒編程培訓班半年多來的一些經歷和思考,*得出的結論是少兒編程教育目前整體還處在市場培育的階段,當然各個城市發展節奏不一樣,在這個階段進入會具備一定的先發優勢,但也要承受教育市場的責任,面臨較大的不確定性,如果本身實力較弱或者經濟壓力較大、機會成本較高,很可能會在中途就放棄。因此想要進入這個領域的朋友們要想清楚了,少兒編程前景廣闊,但道路也并非一帆風順,直接進入創業的話風險并不小。如果你有自己開辦一家培訓班或做加盟店的想法,歡迎看看我*的答疑文章,希望前期幫大家少踩坑。
適合的就是*的。如果小孩子有這方面的“天賦”, 肯定有用!可以上一下在線課程,編玩邊學就不錯!
少兒編程的風潮已經席卷全球,伴隨著在*的興起,有人追捧,也有人質疑。之前就有一位媽媽在杭州本地論壇上發帖稱自己是一位“花三萬給兒子學編程的傻媽媽”。帶著好奇,我去仔細看了看那位媽媽發的帖子。那篇帖子中寫道:一個半小時的試聽課結束后,兒子很興奮,在課程銷售的熱情介紹下,刷了近3萬元,給兒子報了兩年半的編程課。這是目前為止,給他報的最貴的興趣班。從帖子中我們了解到,這位媽媽當時在課程老師的推薦下從scratch學起,后來她得知親戚家的小孩也在學編程,但一交流,發現似乎兩家孩子學的不是同一個科目,自家孩子對于編程類的知識知之甚淺,于是這位媽媽覺得自己入了個“坑”。其實,并不是說少兒編程班是“坑”,只是很多家長不了解這門*,*知識也只是道聽途說來的,于是導致家長對“少兒編程*”產生誤解。今天小夢老師就給大家說說少兒編程的那些“坑”。1 課程選擇要避“坑”當下很多家長給自己孩子報編程班,有一部分原因是奔著“不想讓孩子輸在人工智能時代的心態”去的,認為只要學了就行,沒有在意過課程的選擇。但不知道的是在少兒編程課下面,其實還有很多的分支。上文提到的那位媽媽,給孩子報名的scratch,是偏向于針對多數低年齡段的孩子,更多是一種模仿,起到一個啟蒙作用,有點類似于嬰幼兒教育中的啟蒙課。而真正專業的編程,還需要往后學習比如Python、C++等課程。為避免更多家長在編程教育上再走彎路,小夢決定科普一下,幾種編程課程的側重點,也方便大家在選擇編程課程時做出更為準確的選擇。01 Scratch課程適學年齡:6歲-9歲課程功能:多為編程啟蒙,培養孩子編程興趣,適于年齡較低的孩子0基礎學習。Scratch 是一款面向少兒的簡易編程入門工具,通過積木形狀的可視化模塊來編寫指令,使孩子不用編寫代碼,卻能完成游戲或動畫的設計和創建,從中培養小朋友良好的基礎邏輯思維、編程思維和創新創造能力,通過孩子自身的興趣引導,為將來學習其他復雜的抽象思維打下基礎。02 Python適學年齡:10歲-18歲課程功能:學會分析抽象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提升信息系統的認知,進一步提升編程技能。Python有相對較少的關鍵字,結構簡單,以及口語化的語法,學習起來更加簡單,適用于系統性學習編程的入門。而且Python是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時代的流行編程語言,被浙江省納入高考科目。通過藝術圖形作品和游戲交互,Python課程可以讓孩子們深入掌握編程技能,進一步提升邏輯力與創造力,打下扎實的代碼編寫功底。03 C++課程適學年齡:11歲-18歲課程功能:系統性地學習編程,在NOI*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中嶄露頭角,為升學助力!C++是一種計算機程序設計語言,應用范圍非常廣泛。孩子們可以通過C++語言課程的進階培養,掌握更專業的編程知識,能運用編程思想實現更為復雜的算法,完成更具挑戰性的編程課題。另外,編程語言的世界是非常廣闊的。迄今為止,已經有超過1000種程序語言被發明,對于剛剛接觸編程的孩子來說,就像是一艘小木筏要在驚濤駭浪的汪洋中航行,為他們指明一條明確的航線是非常必要的!2 課程太難是個“坑”有些家長從事的是IT行業,認為編程難學,比較枯燥。也有些家長對少兒編程并不了解,以為要讓孩子們去學火星文一樣的東西。大部分人認為的編程其實,現在為孩子們啟蒙編程的課程,已經變得非常友好而且有趣!就像我們傲夢的課程,就是由來自美國哥倫比亞*、華東師范*和北京師范*的專業人員根據孩子學習特點,共同研發的在線互動式編程課。傲夢的課程年齡段覆蓋6-18歲兒童和青少年。哪怕是學齡前、零基礎的孩子,也能從0開始掌握編程。我們特地安排了*員,參與了一節關于scratch的試聽課。整節課上,孩子都是邊做游戲邊闖關,不知不覺就掌握了基本的編程知識和原理,絲毫不會感到枯燥和無聊。哪怕是原本“晦澀”的編程知識,也會像看動畫片,學的很輕松。每節課,都會教孩子呈現一個完整的作品,這樣酷炫的游戲,你都不敢相信是孩子自己做出來的。課程*,老師會教孩子用“思維導圖”的方法對知識點進行歸納總結,這樣的學習是不是很直觀呢!另外,現在的孩子們從出生起就能接觸到計算機,計算機對于他們而言是非常親切、熟悉的東西。智能手機、平板電腦、各類編程APP,還有各類觸手可及的網站都為孩子提供了接觸編程語言的良好機會。所以,對于現在的孩子來說可謂是占盡了“天時”“地利”“人和”得天獨厚的先機。3 孩子太早學不好,這是“坑”有些家長覺得孩子年紀小,不應該那么早接觸編程課程,可以等孩子長大后再慢慢學。其實這樣的想法,是錯誤的。因為學習編程課程并不只是學習編程方面的知識,更重要的是從小培養孩子獨立思考的能力,讓他能夠在面對問題的時候,自己能夠先分析問題,之后去解決問題,而不是一味的退縮、要答案,這就是學習編程過程中培養的“編程思維”。首先“編程思維”( thinking),它絕對不能簡單地理解成“編程的時候用到的思維”。“編程思維( thinking)”是“理解問題——找出路徑”的思維過程,它由分解、模式識別、抽象、算法四個步驟組成。舉個例子:去景點泰山游玩另外利用流程圖來說明看到了嗎?通過這4個步驟,一個棘手的復雜問題先被拆解成一系列好解決的小問題,每一個小問題被單獨思考、搜索解決方法;然后,聚焦幾個重要節點,忽視小細節,形成解決思路。*,設計步驟,執行——問題解決。所以,“編程思維“并不是編寫程序的技巧,而是一種高效解決問題的思維方式。具有編程思維的人不會被貌似艱巨的困難嚇倒,他們知道并相信——問題是可以解決的,也會更有勇氣、毅力和自信去面對生活的挑戰。當遇到困難時一般孩子會想:“太難了,我要放棄。”編程思維的孩子會想:“我不放棄,我要去試一試!”當朋友比我優秀時一般孩子會想:“我不可能像他一樣優秀。”編程思維的孩子會告訴朋友:“你真棒!你是怎么做到的,可不可以也教教我?”當犯錯誤時一般孩子會想:“我不擅長這個。”編程思維的孩子會想:“我要想一想用不同的方法把它攻克。”▲一般孩子VS具有編程思維的孩子。這種思維的訓練與強化,也將使孩子們在以后的學習、工作中,都能受益無窮!同時,根據教育認知學,孩子會在7歲左右開始形成抽象邏輯思維,整個7-12歲是抽象邏輯思維的*形成期。所以學編程的*時機是*時期,趁孩子現在課業負擔不重,邏輯思維也快,幫他們掌握一門有益終生的技能,我覺得就是在正確的時間做正確的事。隨著智能科技走進大家生活,市場上的少兒編程培訓遍地開花,甚至有家長認為英語和編程是培訓班標配,帶著“不能讓孩子落后”的想法,很容易病急亂投醫,導致掉進“坑”。但其實,家長是需要有一種計劃性的思維,首先要針對孩子的實際情況,明確好孩子今后的發展方向。與此同時,家長在選擇是否讓孩子學編程時,不要帶有太強的功利心,*自己先做個簡單的了解,結合孩子的特點選擇合適的時機和學習方法,避免入“坑”。
如果以上內容沒有幫到您,歡迎電話聯系我們,或者聯系在線客服咨詢
只要一個電話
我們免費為您回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