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關注創客 兒童編程的用戶越來越多,小編整理了關于3-5歲幼兒園孩子學編程靠譜嗎?(關于少兒編程),咖搭姆:創客編程真的不適合孩子么?,少兒編程是如何掏空家長錢包的,觀察了7家青少兒編程培訓公司,我們得出了一些結論……??,供您參考
這段時間在網上看到很多人在討論關于幼兒園小朋友學編程是否靠譜的問題,我就以我們自身的經歷來說明一下吧,我認為幼兒園學編程, 這也是很正常的, 其實大家誤解的是編程兩個字, 多數家長不太了解編程, 也不了解這個行業, 其實現在科技類培訓行業發展非常好, 也非常的快, 現在的編程和你們傳統意義上的編程已經不同了, 并不是說幼兒園小朋友要學習一行行的代碼, 而是在學習使用編程思維創造出來的類似玩具類的教具, 這就是我們行內說的實物編程, 比如3-5歲小朋友會涉及到硬件模塊,6-7歲會涉及到刷卡編程, 等等, 其實不是你們所想的代碼類, 而是一種硬件的模塊引導, 說一句所有人都理解的話, 那就是看得見的編程, 看看下圖, 這是關于3-5歲的。1, 樂高類樂高教具原來只有WEDO/EV3/SPIKE 有編程, 但是之后推出了一款針對幼兒產品,那就是編程小火車。讓火車完成暫停、停止、改變前進方向、鳴笛等動作!在經典的火車場景中加入全新的感應積木。孩子們通過把感應積木放在軌道上玩樂,可以學習排序、循環、條件式編程及因果關系。每塊感應積木對應指定動作,學生通過不斷嘗試和重新設計來解決問題,同心協力使火車到達終點。這種的理念很不錯的。軌道2,創客類幼兒編程教具比如這種,現在培訓機構使用的比較廣泛,這套器材里融入了光電、紅外、觸碰等等感應器, 利用磁吸式連接, 類似蘋果電腦的充電方法。小朋友可以利用這些模塊完成不同的任務, 結合樂高的大顆粒教具使用, 是很好的補充,實物編程示例3,當幼兒實物編程學習成熟之后就可以使用刷卡方式了關于6歲-7歲小朋友編程我們是運用一種刷卡的形式, 其實和上面的類似, 是利用一些卡片作為載體, 把編程指令制作在卡片里, 這樣就可以利用卡片來編程了, 一樣是涉及到一些編程邏輯類的思維練習。比如下圖的卡片編程程序, 這里要解決的問題是, 假如觸發到控制器A 端口的感應器(可以是紅外、觸碰、光電等等),那么電機啟動, 如果不觸發就是停止, 這就是一個簡單的控制電機啟動的程序,大家應該明白了吧, 這處程序在后面加了一個反復卡片, 其實就是告訴小朋友這是一個程序 的循環, 其實和我們實際的代碼編程一樣, 類似IF/FOR/WHILE等等。4,前三種是屬于實物編程,現在還有純軟件的一種模塊編程, 也還不錯的,比如SCRATCH 等等, 但這種編程真不適合幼兒, 因為會涉及到文字以及數學, 比如坐標、隨機數、運算等等, 這種還是建議8歲左右學習比較好一些。以上是我以我們自己校區的辦學方式給大家的一個解答, 希望能夠幫到你們。我們建立了*400多家的樂高機器人少兒編程同行交流群, 歡迎有興趣的朋友一起交流學習提升。
創業編程知識逐漸豐富,國內大部分機器人機構只在基礎教育階段涉及編程知識,不會教授高級編程語言。因此,一旦離開機器人,孩子學到的編程知識可能就沒用了。編程教育是一門基于機器人和樂高項目開發與設計的課程,涉及與硬件的交互。這部分類似于創客機器人教育,但沒有編程高度的限制。通過可視化圖形編程、代碼編程和機器人編程,孩子可以選擇適合自己的語言,可以設計游戲、網頁、APP、動畫、音樂、AR/VR。學習編程的孩子,未來可以完成大部分與編程相關的任務,而機器人只是其中之一小部分。不僅是未來就業、學業方面,從政策導向來看,編程教育向剛需教育轉變的趨勢十分明顯,也是創客教育中*將成為剛需的教育。隨著人工智能的不斷發展,兒童編程即將成為繼英語之后的第二條金賽道。孩子能得到什么?機器人的物理硬件連接強調動手能力。經過反復練習,一個6歲的孩子可以熟練地組裝機器人,但編程學習涉及更廣泛的邏輯思維,以及數學、英語、物理等K12科目。.編程語言只是編程學習的一個層次。以培養孩子計算思維為核心的編程教育,而不是編程語言的教學,更注重提高孩子運用科學、數學、藝術等知識解決生活問題的能力。從編程教育的角度,不是老師告訴先用什么指令,后用什么指令,讓孩子循序漸進,而是先分析在工作中的作用和作用做起來,然后想想實現這些效果的方法是什么,然后驗證,*優化。從分析問題→設計解決方案→使用S.T.E.A.M.解決問題的知識→用合理的方法來驗證解決方案的效果,孩子學習的不僅僅是編程指令,還有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創造性的創新能力。編程與創意的結合,是人工智能時代人類對機器人的核心競爭力。編程可以結合任何其他課外興趣和特長,讓孩子的特長和創造力得到充分發揮。領域。這幾天正好看到一些國外的編程資料。在一次采訪中,還提到了一個驚人的事實:在接受采訪的39,000多名開發人員中,有26%在5到15歲時就開始編寫代碼。其中,英國從5-10歲開始編碼的比例*。因為他的政策制定者認為,盡早讓孩子接觸編碼是創建軟件職業門戶和理解影響日常生活的計算思維和軟件原理的重要一步。其實編程在國外很早就受到了特別的關注。英國前首相卡梅倫全面改革英國中*教學大綱,要求5歲以上學生必須修讀計算機編程必修課。在美國,編程已經成為孩子除了讀、寫、算三項基本能力之外,需要掌握的第四項基本技能。真的能感覺到這些年科技的發展真的是太快了,別說孩子了,你有沒有發現像30多歲的年輕父母是職場中堅,但他已經有很多人看不懂微信小程序,還有人不知道怎么發原圖聊天?也許工作不需要,生活也不需要。當然,每個人都有權力,不需要它。但是如果你不能適應世界的變化,你怎么談提高生活質量?不希望孩子長大后跟不上時代的變化。也希望孩子能與時俱進,淡定生活,引領時代。越來越覺得,最重要的不是教給孩子多少知識。老實說,知識是無窮無盡的。你今天教的知識,以后可能會淘汰,還會有更多的更新。你怎么能堅持不懈地教你的孩子?科技解放了簡單重復的勞動力,但也對的創造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無論是創客機器人教育,還是編程教育,都不能僅僅停留在技能層面。未來不再是硬技能為王的時代。面向未來的孩子,不僅要了解技術背后的原理,還要用技術來表達自,培養創造力。這是與人工智能共存的生存法則。
前段時間,有一個北京的親戚帶著他家小孩來我家暫住了幾天,得知我“會編程”,“學過編程”,便想了解一下少兒編程機構選什么樣的好。我問他,為什么要報少兒編程,還在上幼兒園的小孩不太適合這種。答案很簡單,周圍的孩子都在學,而且聽說學這個很有利于學習,將來前途很廣。作為一個學生,我很難想象,一個之前甚至不愿意讓孩子多看電視的家長,會主動出錢讓孩子去學“編程”。我上網搜了一下,才發現,我這個十八線城市,已經開滿了各種少兒編程的線下門店。我問了問那位親戚,是什么讓他覺得少兒編程很好。接著,就是一大堆名詞:“人工智能”,“大數據時代”,“區塊鏈”,“深度學習”,“啟蒙教育”。但事實真的如此嗎?孩子真的在少兒編程中能學到這些我這個從事一些基礎編程兩年的學生,并且抱有極大熱情的人都學不太會的東西?我問了問周圍的人,答案都不樂觀。一位學長曾經因為也有一個親戚學少兒編程而去旁聽了一節課,但得到的是什么?他們的課程主要是Scratch,Python。學長問授課老師,Python主要有些什么授課內容,老師回答進階的有Python Web程序。學長問他,主要學習什么框架,老師的回答是:HTML CSS這是任何一個有Python Web開發經驗的人都不會做出來的回答。不管他是回答Django,Flask,Tornado,或是什么別的Web框架,甚至是回答Twisted,都要比回答這兩個標記語言強得多。如此水平,這可能就是一部分少兒編程機構的真實情況。很難說是不是所有少兒編程機構都是這樣,也許有很多少兒編程機構有真材實料。但在現如今我這個十八線城市少兒編程都在遍地開花的時代,我覺得一個城市有三家有真材實料的機構,恐怕都有些難。究竟是什么導致了這一切?其實這并不是偶然現象,少兒編程并不是一頭偶然走到風口上的豬,可以說,少兒編程今天的輝煌,是一定的。從小到大,我們上過的特長班,興趣班,數不勝數,繪畫書法圍棋籃球舞蹈。但為什么他們撈不到什么油水,大部分成為了爆炸的泡沫。很簡單,他們對用戶把握的更好,講述了一個又一個成功的故事,吸引家長來買課。更別提,他們還有無數營銷號,水軍。所以,我的結論是,少兒編程行業,就是一團巨大的泡沫。這個泡沫何時破滅,無人知曉。但,這個泡沫的破滅,將為OI教育行業帶來巨大的沖擊。近些年來,各種各樣的創新類競賽,比賽層出不窮,經常被人稱為升學工具的它們,給*競賽帶來了巨大沖擊。其中首當其沖的,是計算機創新競賽,人工智能競賽等,在OI沒有上榜時,它們甚至都成為了教育部認可的競賽。我沒有參加過人工智能競賽,不清楚他們的賽制,但是據我所知市面上除了*比賽我不了解,有很大一部分這類人工智能比賽,僅僅是機器人比賽換皮,Scratch,Python小創意比賽換皮,甚至比創客更無技術含量。我相信,一個家長不太可能為自己上初/高中甚至*的孩子購買一塊RTX 2070,RTX2080甚至RTX2080Ti就是為了參加人工智能競賽,更何況,沒有系統學習過線性代數,也很難掌握等主流深度學習/機器學習庫的使用。根據以上推理我認為市面上大部分人工智能競賽僅僅是一個噱頭。至于*比賽是不是,我沒有參加過,無法下結論。再談談計算機創新,現在計算機創新的主力軍,往往是*生,是在*里學過數據結構,計算機底層架構等等等專業課后才開始進行計算機創新,而現在大部分計算機創新比賽,不出所料,還是各種機器人搭建+編程。這有意義嗎,我想還是有的。但值得家長花這么多時間,精力,金錢去讓自己的孩子和其他成千上萬的孩子去在培訓機構里學習創新嗎?至少我的答案不會是如此。有這么多錢我會選擇去買專業類的單片機,嵌入式以及算法書籍,自己用樹莓派以及單片機搭建出來的東西,參考現今互聯網上浩如煙海的資料,還能自己去看GitHub上的優秀項目,這些,往往比老師能教給你的創新能力更多,這些,才是一個學生創新時應該干的,而不是盲從于培訓機構。創新,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而不是培訓機構的訓練能教出來的。同樣,大數據,區塊鏈這些知識,也是你幾乎無法在培訓機構里接觸,了解,運用的。大數據,無非是聚合大量的數據在一起參考。這個概念已經被吹的太久太久。但其實它既簡單,又復雜,簡單到一個上手開發幾個月的人就能做,復雜到從事幾年的人依然焦頭爛額。簡單的大數據,我收集全年級的數據,例如身高,體重,成績等等等,放到一個最普通的數據庫里面,這,就是大數據。大數據是一個相對的概念,相對于人腦,上面說到的那個簡簡單單的數據庫就是大數據,這也是一個學生能接觸到的最簡單的大數據實現。但真正能賺錢的大數據,是相對于常規數據庫的大數據,通常用非常規方式進行管理,涉及到集群,容器,數據庫等等方面,一般來講,學完這些知識,并且能做到熟練運用,對于一個學生來說是不大可能的,同時,收集這樣大量的數據,負擔得起這樣大數據的基礎設施,也是學生不大可能負擔得起的(除非你家里有礦,有的話請務必給我分點),很顯然,常人對大數據的認知來源于幾個方面,一是新聞上反復提到大數據,大數據有多么多么牛逼。二是手機上的APP會通過數據聚合等方式來給你推送個性化內(guang)容(gao),這些也確實是生活中常見的大數據用途,但是,我相信一個少兒編程機構絕對不會教給你這些。我所接觸到的所有少兒編程機構,連一個上過數據庫的課程都沒有,更別提進階一點的大數據。還有區塊鏈。區塊鏈嚴格意義上來講,是一個去中心化的網絡思想,涉及到一系列加密算法。同樣的,少兒編程連base64這種基本的編碼都不可能涉及,還會給你密碼學入門到精通?TCP/IP協議精通?顯然是不可能的。所以,少兒編程之所以能圈錢,無非是瞄準了大多數家長的心態,即孩子必須走在自己預先規劃好的道路上,或者孩子必須成為自己期望中的樣子,這個范圍有大有小,可能有的家長希望孩子從事什么職業,有的家長僅僅希望孩子的數學能考多少分,這些想法從本質上來講,都是對孩子的愛,只不過,這些愛意被濫用,成為了孩子身上的枷鎖,成為了培訓機構的搖錢樹。希望終有一天,有人能揭露這些培訓機構,同學們都能從事自己喜歡的事情。愿我們所喜愛的OI,永不破滅。Update:關于評論區中的“管住嘴”和“手機”的相關言論,建議大家笑笑就好,不要太在意這個人的各種言論。評論區有人說他是少兒編程機構的銷售,有人說他沒有參與過項目開發等等,這個人使用各種話術,他的概念也大部分來源于產品經理的一些管理方式,我不清楚此人的背景,但可以肯定的是,這個人把各種在他工作中得到的相關觀點,強行帶入計算機科學教育,而且這個人善于曲解他人的話,和這樣一個人辯論是沒有意義的。各位是程序員,各位是OIer,各位是或將來會是計算機科學家,大家都很清楚,產品經理都是一些什么樣的人,他們所接觸到的知識領域是什么樣的。他們與我們的涉獵范圍是完全不一樣的,我們可以把自己寫的代碼定義成自己做的項目,Linus這么做,GNU基金會這么做,大部分開源項目都是這樣做的。至于他想表述的Scratch是面向角色編程,他想說Python不是腳本語言,這很顯然是一個根本沒有從事過多少Python開發,應用的人才會說出來的話。和這樣一個人辯論,其實和一個民科辯論并沒有什么區別,你說服不了某人調和級數不收斂,而事實也不是調和級數收斂于61.35,希望大家不要把寶貴的時間浪費在這樣一個人上面,也希望大家不要再進行人生攻擊,如果他繼續人身攻擊,地域歧視等等,大家可以舉報,沒有必要回復他,給他借題發揮的機會。本身,用教條式的思維規范計算機行業這樣一個由新鮮思維碰撞在一起而誕生的行業本身就是一件沒有意義的事情,從來沒有一個程序員規定一個項目必須走什么流程要怎么怎么樣才算一個項目,規定它的是產品經理,是甲方乙方,這些東西不會出現在任何開源項目中,也不會妨礙開源項目是一個項目。類似這樣的人我們見到過很多很多,稍有常識的人就會知道這些概念的錯誤性。誠然,這個人認為他的看法才是常識,在此我不再反對,你無法叫醒一個裝睡的人,他是什么成功人士還是什么loser也與我無關,在座各位的未來都掌握在自己手上,不會因為“管住嘴”的成功之路而成功。望共勉。
隨著STEAM教育被寫進*政策、大綜合考試試點編程、人工智能進一步發展等,青少兒編程細分賽道受到越來越多創業者、教育機構以及資本的追捧。此外,隨著85、90后家長數量的增長,家長觀念的轉變,青少兒編程行業也受到越來越多家長的歡迎。今天,我們就來探究下青少兒編程行業。一、圖形化編程使得學習編程變得更加容易和直觀“青少兒編程”的概念,起源于麻省理工(MIT)推出的“可編程式積木”(Scratch)平臺,使用者不需要了解編程,只需拖拽事先封裝好的積木式模塊,“搭建”出指令,設置或控制角色及其行動和變化即可。這個過程中,可以培訓兒童的邏輯思維能力、創造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能讓兒童啟發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系統性思考能力。同時,MIT針對幼兒(5-7歲)推出了更適合他們的編程平臺——Scratchjr,相較于Scratch,Scratchjr更能滿足幼兒的認知和情感。除了MIT的Scratch編程平臺,Google也推出了圖形化編程平臺——Blockly。通過數據統計來看,目前市場上青少兒編程產品多是在Scratch平臺進行的圖形化編程學習,行業內的公司或直接使用,或在其基礎上二度開發,打造更適合公司產品的編程平臺。圖形化編程使得學習編程變得更加容易和直觀。通常情況下,行業對于產品的分類有以下兩種:按照服務方式和按照課程內容。按照服務方式可將整個行業產品分成三類:純線上、純線下和線上線下結合。按照課程內容可分為:啟蒙課程(通常以各種類型的小游戲介紹相關指令)、算法導向型課程(NOIP,通常使用C/C++等語言)和創意編程課程(將編程和多*相結合的課程)。啟蒙課程這類產品通常是將編程知識融匯到具有故事情節的游戲當中,兒童可以通過控制游戲主人公,完成指令達到一定的目的性。此類產品操作容易,涉及到的編程知識比較簡單,考驗兒童的觀察力和簡單的邏輯性,主要起到引導兒童入門的作用,比較適合幼兒階段的孩子。算法導向型課程,需要兒童掌握更加高級、廣泛的編程知識,兒童可以了解到真正的編程。創意編程目前最多的是與機器人硬件結合,通過編程賦予機器人不同的行為和使用作用。這類產品增加了動手能力和跨科目學習,涉及到的知識也更加廣泛。二、7家青少兒編程產品解析對比小編選取了阿兒法營、比特猴、編程貓、編玩邊學、童程童美、小碼王、Makeblock 7家公司進行分析,看看這些企業都是如何發展?1)公司基本情況阿兒法營目前只提供Scratch課程,主要以線下課程為主,線上僅有少數的視頻案例。線下課程為小班課程(每位老師所帶學生不少于6人),主要通過具體游戲案例進行知識點教學。在激勵學員學習熱情上,阿兒法營同樣貫以游戲思路,設計了“創意編程魔法師升級體系”(學員成長體系)。在網站社區中,我們可以看到學員往期作品,除了可以進行正常的評論溝通外,還可以看到喜歡作品的“源碼”,了解整個“程序”并進行練習或二次開發。除去線下課程,網站上也有線上視頻。但線上視頻展現形式不太友好,并不利于閱讀,且視頻未進行分類,資訊視頻和學習視頻都在一起混放。對于新進入的用戶來說,整體不是很友好。比特猴同樣是以線下為主,線上為輔。線上課程不同于其他以視頻形式展現的產品,它主要通過編程游戲的形式將編程知識點融入其中,以猴博士代替老師進行知識點“講解”,整體感覺小猴子的講解只是“點到為止”,真正的解法還需要兒童獨立思考和多加嘗試。比較適合年齡偏小的兒童。游戲整體畫面感不錯,采用了兒童喜歡的鮮艷色彩,且故事主人公也是招人喜歡的小猴子。但整體故事情節比較平淡,除了開始有一個簡單的背景介紹外,后面就是單一的猴子拿香蕉,對于比較多動、且好奇的兒童來說,很容易失去吸引力。同時,游戲一共分為7個場景,且每個場景難度不一(官方標有適應年齡),但學員注冊進來后只能從最簡單的場景開始,沒有自主選擇的權利。再來看線下課程,課程內容豐富了很多。不僅包括可視化編程,也涉及到C、Java、Python等語言以及數據結構和相關算法等。而在商業模式上,比特猴同樣選擇進入公立校,和教育機構合作。編程貓同樣專注于圖形化編程,編程平臺基于Google的Blockly,課程形式只有線上,在此基礎上又分為收費課程、公開課和編程游戲,在課程一開始就設置了整個故事背景,并將編程貓擬人化,設置了一個與學員年齡相仿的角色和編程貓一塊冒險,如此學員便會進行角色代入,更好的融入課程中,從而具有更強的學習主動性。收費課程則以一個個獨立案例進行知識點講解;公開課以故事的形式帶領兒童認識、學習編碼基礎知識;編程游戲則是以闖關模式對知識進行鞏固,但小編體驗后感覺知識更加偏向于數學,畢竟數學與編程有著天然的血緣關系,編程本身就起源于數學和計算。游戲的整體畫風類似于《Minecraft》(Minecraft是一款沙盒游戲,整個游戲沒有劇情,玩家在游戲中自由建設和破壞,透過像積木一樣來對元素進行組合與拼湊),整個世界猶如被積木搭建起來,但相較于《Minecraft》的畫面,清晰度似乎降低了幾檔。再來看上圖,我們可以發現左邊是有本層排名情況,這一功能的設置一方面可以讓學員知道自己的能力水平,刺激學習;另一方面也是一種對學員的激勵方式。編程貓的作品展示形式也是多種多樣,除了簡單的作品推薦,同好者還可以形成部落,將同類型/主題的作品集中展示,相互借鑒學習;同時,編程貓推出售賣“源碼”功能,學員可將作品進行售賣(默認都可售賣),當其他學員點擊購買后直接跳至編程平臺進行學習和二次開發。在購買過程中小編發現了一個小問題,當購買“源碼”金幣不足時,系統并不會提醒獲取金幣的方法。編玩邊學主要提供線上小班課程,推崇哈克尼斯圓桌學習模式。目前線上課程包括Scratch課程、Python和C/C++課程;Scratch又分為三大類,基礎課程、與PicoBoard、Arduino配合的軟硬件相結合編程課程;C/C++課程則是針對NOIP(National Olympiad in in Provinces,*青少年信息學奧林匹克聯賽)推出的課程。在課程開發上,編玩邊學團隊引入熱門游戲《Minecraft》作為學習、練習的主要場景,同時研發Scratch+MC在線編程工具,“用科學的(代碼)方式讓‘我的世界’變得更強大!”(此前編玩邊學的CEO郝祥林接受鯨媒體記者采訪時表示 “Minecraft”(中文名“我的世界”)很受小朋友的歡迎,而且它的粘性非常強,小孩子可能會在里面玩好幾年。)同時編玩邊學也提供社區和論壇模塊,據了解,網站上的社區和論壇已經停用,這部分功能單獨作為一個產品“編程少年”。在這個產品中我們看到,學員可以進行專業知識的交流和溝通,可以展現自己的作品,可以看到優秀作品的“源碼”并可進行二次開發。同時也有活動專區,鼓勵學員進行開發創作。童程童美童程童美是達內推出的獨立子品牌,相對于其他公司來說,它的起點還是比較高的,在一開始便受到大量關注度。從達內教育(TEDU)發布的《2021年第二季度未經審計財務報告》中可以看到,2021年第二財季童程童美實現招生1725人,環比增長73.5%,同時將品牌擴展到18個城市,建立22個教學中心。童程童美授課以錄播名師+輔導老師的雙師模式為主,保證了課程內容的標準化(錄制好的視頻)和教學過程中的個性化(答疑)。課程包括Scratch圖形化編程、機器人編程、針對比賽設計的編程以及考證類編程等。課程主要分為四個階段:趣味編程&游戲編程,學習編程基礎;H5編程&微信編程,學習、HTML語言;Android&iOS,學習移動端開發基礎;3D虛擬現實編程,學習3D技術或虛擬現實技術的應用編寫。從課程設置我們可以看出,童程童美旨在培養未來的IT人才,學習目的性比較強。同時,童程童美推出編程活動賽事:編程一小時、發現杯、WRO達內直選賽,可以讓學員學以致用,在學習之后有地方可以施展自己的才能。一方面能打造一個閉環,承接課程學習,同時樹立自己在行業內的地位;另一方面激勵兒童學習,同時發掘編程類人才。小碼王課程以線下形式為主,課程主要分為三部分:Scratch編程、C/C++程序算法和Python程序開發。同樣,Scratch課程主要是讓兒童能更好的進入編碼世界,而C/C++主要是NOIP的重要競賽項目。小編觀看網站內容,可以很容易、清楚地了解到課程組成,以及學員作品展示。對于家長來說,降低了理解難度。可能是出于產品主要為線下模式的考慮,所以線上并沒有形成學員交流溝通的社區功能,不能自主發布作品,而網站上展示的作品則是經過篩選。同時,小編發現有線上學習教程,但展現則為文字形式,學習的便利性較弱。Makeblock主要以“軟硬件”結合編程為主,用可視化編程控制機器人和Arduino機器人,課程以錄播視頻課程和教材書籍為主。相對于其他青少兒編程產品,Makeblock更偏向于軟件編程與硬件機器人的結合,最終目的是讓機器人能達到既定的目標行為。同時,相較于單純的編程,與硬件的結合能鍛煉兒童的動手能力和跨*能力,素質要求更高一些。Makeblock從硬件入手,能很自然的切入編程/青少兒編程行業。從網站我們可以看到,Makeblock給學員和同好者提供了可以交流學習的社區,但社區入口較為隱蔽,需要尋找一番才能看到。2)課時費用對比小編通過公開資料整理,對比了幾家公司的課時費用,供大家參考。我們發現目前青少兒編程的課時費用相比并沒有拉開很大的差距。仍然沒有超過一線城市K12的培訓課程平均課時費(200元-250元)。與K12的一對一培訓課程的課時費用相比差距更大。三、結論通過觀察這幾款青少兒編程產品,小編發現:*,在青少兒編程行業,大家都不約而同的選擇以游戲形式切入。主要原因是青少兒編程培訓所針對的目標用戶年齡偏小,喜歡電子游戲是天性。《游戲改變世界》里說道游戲有四大特征:主動參與、互動、及時反饋和游戲的目標與規則。那么以游戲切入,首先,兒童不會有抵制心理;而且,可以自己設定游戲規則,參與度會更高一些。當兒童的自主性變大時,相應的他們的主動性也會提升。但同時也有人擔心青少兒編程從課程內容來說會將程序員培訓變的低齡化,變成培養低齡的技工,因此這對各個公司的內容課程研發方面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挑戰,創客教育與青少兒編程相結合似乎是一個不錯的出路。第二,長久以來,我們對編程都存在一定的誤區,認為編程等同于寫代碼,實際上編程的核心本質是算法和邏輯。青少兒編程對于提高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動手能力、獨立思考能力、團隊協作能力、持續學習能力都有很大的幫助。第三,在課程選擇上,青少兒編程培訓機構都是以可視化編程開始,進而向“軟硬件”結合發展。絕大多數產品都會設有“社區”模塊,在這個模塊中學員可以展示作品,可以相互交流學習,既滿足了學員的學習興趣也滿足大家的溝通需求。同時,這個模塊也給企業提供了封閉環境,沉淀更多的數據。第四,青少兒編程培訓的火熱有一部分原因是AlphaGo大敗柯潔、李世石等世界圍棋高手給家長帶來了擔憂。我們得出了一個結論:人類在邏輯思維方面和機器相比已經完全無法匹敵,差距會越來越大。當下一代孩子在與人工智能競爭的過程中,*的優勢就變成了創造力和想象力,機器的運行必須按照一定的規則,而人在生活中是沒有絕對的規則的,因此創造力和想象力是人類的核心競爭力,是機器很難達到的高度。青少兒編程給予了孩子創造力和想象力的宣泄出口,是一種表達自我的選擇。第五,為了增加家長的吸引力,大部分的青少兒編程公司會在課程體系內加入一些應試部分,與各個*相結合,例如“數學編程”等等。隨著編程賽事、認證體系的完善,以及自主招生的多元化,比如信息學奧賽正在成為一部分家長們的“新寵”,這也成為了青少兒編程受到家長關注的重要原因。第六,青少兒編程在一二線城市發展迅速,一方面一二線城市的消費水平和理念更加成熟,創業氛圍也更加適合行業發展。另外一方面,編程教育本身符合中*信息技術課程的要求,在高考試點的一些省份中,大型綜合考試里已經開始將信息技術加入高考科目,這跟高考要求將“實驗動手”列入有很大關系。
如果以上內容沒有幫到您,歡迎電話聯系我們,或者聯系在線客服咨詢
只要一個電話
我們免費為您回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