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14日上午9點,海翔GMAT培訓師Doris受GMAC官方邀約參加了首屆GMAT Knowledge Refresher Program。并因此了解到了關于GMAT計分的原則,之后同學們關于GMAT成績、GMAT算分、GMAT扣分等不甚了解的內容,都可以通過海翔GMAT為大家做的介紹了解GMAT成績的計分規則。
GMAT算分方法:GMAT作為自適性考試,以item response theory為理論依據,以統計學算法按照考生在系統參照其能力給出的每道考題上的能力表現計算出一個likelihood function,其maximum likelihood estimation——曲線的*值對應的能力決定了考生的能力值theta,這個theta值會轉化成old paper-and-pencil考試中對應的原始分數,再轉化成標準分,從而得出該考生quant和verbal部分的成績,這兩部分原始分數對應的標準分數就是該考生的總分。考生的成績單上只會顯示*的標準分數,theta值和原始分數都是看不到的。在每一次的轉化過程中都有四舍五入的存在,所以會出現quant和verbal成績相同的兩位考生總分不同的情況,因為他們經過統計計算出的theta值是不同的。
了解算分方法對考生的意義是:在考生完成了所有題目的情況下,考生遇到的每一道題都具有相同的權重,因此“題更重要”的謠言不攻自破。但這是否意味著考試的時候感覺自己遇到了一道很簡單的題目就表明自己前面的題做錯了或者自己現在被系統判定為低能力值范圍中了呢?通過海翔GMAT培訓參加2016年GMAT Summit會議得到的答案,否定了這種臆斷,并強調連題目的編寫者本人都無法準確判斷出一道題目的難度系數,更遑論巨大心理壓力下的考生了,所以考場上考生不該浪費心緒在猜測自己的表現上,集中所有精力按照合理節奏解決每一道題目才是王道。
至于很多考生向海翔GMAT培訓反映的:時間緊張,在每道題都很重要但的確時間不夠了的情況下,究竟是該放棄不做還是隨便猜個答案呢?
GMAC給出的答案:不完成試題會扣分。
扣分的方法是:以verbal為例,共有41道題(其中有一些pre-test question,是不計分的測試題,但考生無法識別出是否計分,所以每道題都要同等重視),考生在規定時間內只完成了36道,系統只會按照考生這36題的難度和正確與否計算出其能力值theta,然后轉換成一個標準分x。在其基礎上,每道未完成的題目扣1分,也就是說考生*verbal部分的得分是(x-5)分。
海翔GMAT培訓參加2016年GMAT Summit會議看到的GMAC的統計數據,不完成試題和發現時間不夠時以猜測的方式快速完成剩余題目何者對分數的影響更大是不可一概而論的,考生的能力高低、剩余題目的多少都有影響。具體說來,能力較高的考生猜測完成試題時分數可能較高,剩余題目數量越多這個差異越明顯;而能力較低的考生猜測的結果可能和剩下不做相差無幾,也可能更糟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