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么優秀的教案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美術教案6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美術教案 篇1活動名稱:花圍兜
班級:小班
指教:上海市豐莊一幼陸向陽
活動目標:
1、嘗試運用撕紙粘貼的方法裝飾圍兜,美術教案-活動名稱:花圍兜。
2、激發幼兒參加制作活動的興趣。
3、體驗幫助他人的快樂。
活動準備:各種色紙、固體膠、棉簽、水彩顏料(紅、黃、綠各一盤)、調料盤、印章、玩具豬和白色圍兜(與幼兒人數相等)、范例(棉簽點畫、印章、撕紙粘貼)、多媒體制作。
活動過程:
1、帶領幼兒進入小豬寶寶的家,引起幼兒裝飾興趣。教師:小朋友,你們想不想小豬寶寶呀?我們到小豬寶寶家去看看他們好嗎?(幼兒進入小豬寶寶的家與小豬寶寶交流)
多媒體導入(一):小豬在哭的畫面,幼兒教案《美術教案-活動名稱:花圍兜》。
教師:咦,是誰在哭???為什么哭?。浚ㄓ變翰聹y)
教師:到底是什么原因呢?誰愿意問問小豬為什么哭???(請個別幼兒問)
小豬沒聽見,我們一起問問小豬好嗎?(大家一起問:小豬你為什么哭啊)
多媒體導入(二):小豬講述想要一個花圍兜的畫面。
教師:你們聽見小豬為什么哭,他想要什么呀?(他想要個花圍兜)怎么辦呢?(幼兒議論)(出示范例,并示范)你們想了許多辦法,我也想了一個幫助小豬的辦法。看,我幫小豬做了一個花圍兜。看看是用什么做的?我們要請手工紙來幫忙???,陸老師的手像一把剪刀,把紙撕成一片一片的,然后再一片一片涂上糨糊貼在白圍兜上。小朋友想不想自己動手做一個花圍兜送給豬寶寶 ???在桌子上有手工紙、固體膠、棉簽、印章、水彩顏料,我們小朋友動動腦筋做一個漂亮的花圍兜好嗎?
2、幼兒操作,老師巡回指導
(1)鼓勵幼兒大膽操作。
(2)幫助個別有困難的幼兒。
3、分享活動
教師:我們把花圍兜送給小豬寶寶好嗎?
多媒體導入(三):小豬戴上了花圍兜,高興地笑了。
多媒體導入(四):小豬快樂地舞蹈。
幼兒抱著豬寶寶和著音樂一起舞蹈。
美術教案 篇2教學內容:15、彩印版畫
授課時間:2課時
教學目標:
1、初步了解版畫知識,感受版畫藝術的獨特藝術效果。
2、掌握彩色版畫的一般制作方法,并能動手制作一幅作品。
3、讓學生積極參與造型活動,體驗造型活動的樂趣。
教學重難點:彩印版畫的制作方法
教具準備:吹塑紙、水粉顏色、作業紙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檢查學生用具準備情況。
二、指導探究
(一)展示版畫資料,并向學生介紹版畫的形成。版畫形成于兩千年以前,是美術中的一個重要門類。古代版畫主要指木刻,也有少數是銅版刻和套色漏印。
(二)講授彩印版畫的制作方法、步驟
1、請學生探究課本中的制作方法,并討論,說一說。
2、教師再次示范。
(三)欣賞課本中的作品。
三、學生作業,教師巡視輔導
1、教師從不同角度啟發學生,加深對課題的理解。
2、引導學生充分的表現自己的童真、童趣、童心。
四、展示與評價
1、注重學生的創新。
2、對有特點的作品大力表揚。
第二課時
一、組織教學檢查學生用具準備情況
二、學生繼續進行彩印版畫的創作
1、學生在創作中教師巡視指導。
2、發現問題及時解決。
3、用心去發現有創新精神的畫。
三、展示與評價
1、舉行一次“小小彩印辦畫展”
2、學生自評、互評、教師總評。
教學反思在教授學生彩印版畫方法時,重點再強調一下劃痕,線條的粗細、排列的變化,怎樣使圖像印得更清晰。在學生制作的時候,有的學生水分控制得不夠好,因此,要在水粉顏料中加一些洗衣粉 。
板書設計
15、彩印版畫
美術教案 篇3一、教材分析 《光影的交響》
《光影的交響》是素描教學中的一個核心內容,一切物體在光源照射下都會產生特定的光影效果。明暗表現技巧是表現空間光影效果的一種《光影的交響》繪畫技巧。
本課是以“造型·表現”為主,結合作品欣賞的綜合課型。
本課《光影的交響》的重點落實在引導學生初步把握借助明暗處理的技巧,表現景物空間立體與前后虛實關系。本課所指的明暗效果是特定光源照射在景物上的光影變化,與*階段利用黑白灰制造一定的立體效果具有本質的區別。 *美術教案8年級上:06課 光影的交響
傳統明暗表現的教學以簡單石膏幾何體的繪制入手,這種方式對于立志學習美術專業的學生來講是積極有效的一種訓練手段,但是對于大多數沒有美術專業發展興趣的學生來講,就會容易導致他們失去學習的興趣。 *美術教案8年級上:06課 光影的交響
教材試圖通過強調風景畫中明暗運用與藝術表現之間的內在關系,提高學生對繪畫明暗技巧學習的興趣,加深對明暗造型審美價值的本質認識;通過借助較為簡化的明暗技巧練習方式,在幫助學生迅速掌握簡單的明暗造型技巧的同時,進行情感表現的嘗試。
“利用攝影作品嘗試明暗造型的簡化處理”——“利用繪畫作品理解明暗處理與情感表現的內在聯系”——“利用臨摹圖片或寫生練習加深對明暗技巧運用的體會”是本課編寫的一條基本邏輯線索。
教材試圖以優秀攝影作品導入,再過渡到繪畫作品,配合教學圖例解析作為教材主體內容。從情意的角度考慮,結合學生喜愛的攝影、繪畫作品進行明暗造型技巧的教學,相比傳統素描教學中常用的那些簡單但卻顯得有些枯燥無味的幾何形體,直接從作品入手更易于使*的學生對明暗造型與表現產生學習興趣;從教學操作的流程考慮,先從對生活的視覺直觀感受起,再進入明暗造型技巧的認知及藝術表現的學習,更符合教材知識學習的梯度安排;從學生練習難度的角度考慮,結合作品解析圖例的學習,易于引導學生從直觀感受作品迅速進入到觀察、分析及模仿表現階段;從教材體系安排的角度考慮,安排明暗造型的學習內容,直接為本冊的色彩學習單元提供了一個良好的知識鋪墊。
教材的三個學習活動提供了學習明暗造型相互關聯的幾個角度與層次。
“活動一”立足于讓學生盡快能夠利用簡化的明暗關系嘗試明暗造型的方法,體驗明暗造型的基本技巧。
“活動二”在進一步分析畫面明暗與空間處理安排技巧的同時,讓學生嘗試體驗明暗造型與情感表現的內在聯系。
“活動三”在鞏固前面知識技能的.基礎上,強調不同繪畫工具與表現技巧的嘗試,更加突出畫面的空間表現及明暗處理。
“資料庫”補充了不同風格的風景畫作品,可以幫助學生豐富利用明暗進行藝術表現的語言。
“學習大空間”吸收了傳統明暗造型技巧學習的主要途徑,提出借助幾何形體對明暗規律進行進一步理解與研究。在學生對明暗運用與表現具有一定理解與興趣的基礎上,此種方法仍是積極有效的一種訓練手段。
針對現代社會電腦的日益普及,教材建議學生收集并利用常見的看圖軟件,把彩色圖片轉化成明暗效果。這既是一種課堂教學中教學情境引入可以直接利用的方法,也是學生課外加深體會明暗造型處理及表現技巧的有效渠道。
二、教學目標
*能夠對寫實的畫面形象進行初步的明暗造型歸納與整理。
*能夠運用明暗色塊整理的處理方法對畫面進行明暗造型的簡化練習。
*能夠初步理解與把握美術作品中明暗處理與情感表現的內在聯系。
*能夠基本把握畫面中的空間透視規律,運用簡單的空間透視表現技巧。
三、教學思路
傳統的明暗教學側重從直接傳授明暗造型技巧入手,忽視了學生日常積累的審美經驗及生活經歷,忽視了學生理性思維的迅速發展及分析能力的迅速提高,在本課教學設計中更多考慮了練習方式、內容的靈活安排。
課前,可以布置學生分組收集自己喜愛的風景畫或風景照片,同時安排學生嘗試采用盡量簡潔的表達方式,把畫面的明暗色塊進行歸納并用小圖稿表現出來,成為教師及時調整教學設計的可靠依據。
本課的課堂教學可從教師展示自己選擇的優秀攝影或美術作品入手,借助電腦圖形軟件及演示媒體,配合展示對應明暗轉化并進行歸納處理的效果圖例,直接從藝術作品的角度加強學生對明暗造型運用及轉化的認識。引導學生體驗作品的明暗造型之美,喚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然后,教師可以利用實物投影儀,直觀展示學生課外收集的風景畫或風景照片,提倡先讓學生獨立分析作品,然后教師及時歸納總結的方式,以此促進學生更為直接并理性地觀察,積極主動總結明暗造型的基本規律,盡快拉近“教”與“學”之間的距離。
通過針對明暗整理及表現、畫面均衡及構圖的探討后,教師可以安排每個學習小組進入“活動一”的練習內容,學生利用自己及學習小組內的圖片資料,作幾幅能夠體現畫面基本明暗關系的小圖稿。
接下來,通過優秀繪畫作品分析明暗處理技巧時,為加深體驗畫面明暗安排的均衡與節奏變化,可以著重利用圖片直觀對比、類比的教學方法展示相關藝術作品,引導學生感受明暗造型處理與畫面情感表達的內在聯系;可以借助明暗的轉化及簡化處理的不同效果圖例,幫助學生體驗同一藝術作品不同明暗選擇、處理后對應的情感差異。此時,教學中可以考慮安排師生結合畫面明暗處理與情感的關系,借助實物投影儀,共同對應評析一些學生前面完成的明暗處理小圖稿,往往可以使教學達到貼切生動、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活動二”中,可以在教材基礎上添加一些相關練習內容,嘗試在作品臨摹的時候,有意改變一下原作局部的明暗處理。比如說:改變背景色的明暗,改變前景、中景或遠景的明暗,改變局部某個形體的明暗等。這樣,教學中分析作品的方法可以及時在練習中加以運用,加深了學生對于明暗表現的審美體驗。
*展示學生作業時,在教師的引導下,建議借助同學互評的方式來檢測教學效果。教師側重對整個教學效果做出評價。
在“活動三”中,教師可以利用作業效果直觀對比的方法,重點引導學生利用明暗塑造空間的基本方法與技巧,在自己的默寫或寫生作業中體現一定的立體空間感。
四、教學選擇
利用電腦圖形軟件技術進行方便的圖片黑白處理,可以直觀展示色彩對比效果與單純光影對比效果藝術感受的差異。
如果教師有著較好的音樂素質,可以嘗試借鑒《與米羅游戲》參考教案中的教學過程,進一步對比或者類比凸現景物明暗變化的節奏、起伏、強弱等方面與音樂的通感,幫助學生運用音樂的感受來加深理解藝術作品或自然景物中明暗變化的美,也能積極呼應“光影的交響”的標題含義。
在沒有電腦及媒體支持的地區,教學中可以直接從一幅范畫的明暗整理入手,幫助學生初步獲得整體觀察及表現的能力。通過先學生試畫,再教師分析作業等教學環節,激發學生利用明暗整理的方法整理圖片的興致。然后教師可以布置學生收集自己喜愛的圖片資料進行明暗整理的深化,側重在練習中培養學生良好的觀察習慣與基本的表現能力。
然后,教師可以積極引導教學升華到情感主題的層面上來。通過對比及類比的方式,借助學生收集的圖片及學生繪制的作業,幫助學生感受不同明暗處理及表現與特定藝術情感之間的內在聯系。
五、教學建議
建議在班組教學中以四人為單位組成學習小組,教師明確提出以小組整體學習情況來評價學生的學習,強化團隊的競爭機制,促進學生養成相互探討、協作的精神。教師應積極提倡并引導每組學生之間的學習交流,并積極提出富于引導性的參考意見。教師應重點指出大部分學生進一步提高作業質量時應當注意的要點,肯定班級優秀學習小組的學習成績,積極鼓勵暫時落后的學習小組。原則上教師不要指責暫時沒有達到班級整體學習要求的學習小組及學生個體,嘗試給予學生更多成功的期待。
明暗造型在中學階段是一個學生特別容易“眼高手低”的學習內容。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當根據教材意圖,有意分解知識內容,對應安排階段性的隨堂練習,加強練習中及時的學習引導。教師可以及時根據學生隨堂練習情況,在鞏固的基礎上,再融入新的相關知識,提出新的學習要求。教學通過添加形式的階段性練習,可以讓更多學生獲得階段性成功的體驗,增強深入學習的信心。
根據學生的教學環境及課時安排等差異,“活動三”寫生作業的范圍允許適當的調整。但教師仍然可以鼓勵學生嘗試戶外景物寫生的簡化練習。
如果教師比較熟悉電腦圖形軟件的使用,教學中演示設備支持允許,還可以直接把學生自己選擇的優美圖片轉化成黑白效果,通過對比加強學生對作品明暗之美的藝術感受。
美術教案 篇4教學目標 顯性目標 通過欣賞,感受色彩調和給人帶來的和諧、平靜、溫馨的感覺;會使用至少兩種調和色彩的方法。
隱性目標 培養學生自主探究意識,激發他們對色彩的興趣,充分感受色彩的藝術魅力以及色彩與生活的緊密聯系。
重點 能運用兩種以上的色彩調和方法,使畫面和諧、沉穩。
難點 創造性地使用色彩調和方法,完成一幅自己喜歡的色彩豐富又和諧的畫。
教學方法 欣賞觀察法、比較法、小組學習法、嘗試法、談話法、交流討論法、講解法等。
教學準備 范畫、油畫棒等涂色工具、圖案草稿。
教學過程 *節
教學流程 教師引導 學生活動 教學調整
一、組織教學 穩定情緒,檢查用具準備情況。
二、導入新課
欣賞比較兒童居室效果圖。
它們分別給人什么樣的感覺?你更喜歡哪一幅?為什么?
這種色彩豐富又和諧統一的搭配就是調和的美。 學生欣賞、感受。
初步體會色彩的和諧感。
三、自主研究
1.色彩調和的準確定義是什么呢?有哪些方法呢?自學書第十四頁。
2.書中介紹了哪些色彩調和的方法?
3.《雞冠花》與《睡蓮》這兩幅畫是怎樣使色彩調和的?(教師引導分析:先找出顏色,再到色環上找到他們之間的關系。通過這種關系研究色彩調和的方法。) 學生打開書第十四頁,自學后匯報。讀定義。
學生回答:混入同一種黃色;混入同一種灰色。
觀察分析后回答。
四、實踐操作
如果我們來創作一幅畫,除了這幾種方法之外,還可以用其他色彩調和的方法。看書第十五頁,我們一起來研究。
這里有四張畫,用的也是書中提示的四種方法,請你歸歸類,說出它用的是什么方法。 分組研究,討論。(對比色互相調和;鄰近色;同類色;提高明度;主色與裝飾色;加入白色。)
學生欣賞、分析,并歸類:同類色;提高明度;主色與裝飾色;加入白色。
我們也來試一試,選一種方法為你們組的畫涂上豐富而又和諧的色彩。 以小組為單位,為草稿的涂上豐富而又和諧的色彩。
五、匯報展示
介紹本組的畫,它使用了什么方法?給人什么感覺? 分組介紹。
第二節
教學流程 教師引導 學生活動 教學調整
一、組織教學 穩定情緒,檢查用具準備情況。 穩定情緒,做好上課準備。
二、回憶調色方法 書中介紹了哪些的方法?
你還知道哪些調和色彩的方法? 學生回憶,并回答。(對比色互相調和;鄰近色;同類色;提高明度;主色與裝飾色;加入白色。)
三、繼續完成,教師輔導 教師指出共性問題,并作個別指導。 繼續完成作業。
四、展示作業 介紹本組的畫,它使用了什么方法?給人什么感覺? 分組介紹,并進行互評。
板書設計
色彩的調和
對比色互相調和
鄰近色 同類色 加入白色
混入同一種黃色
混入同一種灰色 提高明度 主色與裝飾色
教后反思:
美術教案 篇5教具準備 : 編織工藝品彩條電教資料
學具準備 : 彩色紙條,(舊掛歷紙.廣告紙.各種彩條)
教學目的 ;
1. 學習用紙帶進行穿編,編織成各種物品
2. 培養學生的動手動腦能力,創新能力
教學重點 :
如何用彩帶編織成各種物品
教學難點 :
彩帶編織的穿插
教學過程 :
一.欣賞各種編織工藝品(實物與電教結合)
1. 編織的材料:藤.竹.紙.塑料.鐵.草芒.木片.毛
2. 編織工藝應用:實用.裝飾.擺設
二.欣賞少數民族.編織的工藝品
三.出示教師編織的工藝品.1平面2立體
四.介紹簡單的編織方法:
1. 紙條經緯穿插一上一下
2. 不同顏色彩條的搭配形成不同圖案
3. 圖案的組織
五.立體紙帶的偏織,結合課文技巧圖例
1. 先編織底部
2. 放入形狀物體,向四邊往上編織
3. 收尾及綁帶
4. 完成
5. 回一,先編織底部,兩頭合攏,便成船形
六.作業要求:
學生根據所帶材料,編織成各種物品,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大膽創新
七.學生練習,教師巡視輔導(注意刀具的安全使用,保持教室整潔)
八.展示學生作品,學生互相交流
九.整理教室
美術教案 篇6課時:一課時
年級:* 上課時間:20xx、10、13
教學目標 :
1、情感與態度:學生通過教學活動,引發直覺感受焰火的線條美和韻律感。
2、知識與技能:知道焰火的基本形狀和組合形式{即單放、雙放、一大片放、排放。初步了解繪畫、剪貼、刮蠟等各種表現焰火的方法}。
3、過程與方法:運用繪畫、刮蠟等方法表現美麗的焰火。
教學重點 :用各種線條和形狀表現不同的焰火造型。
教學難點 :設計新穎的焰火。從材料上創新;從形狀、線條的組合上求新。
教學準備 :焰火幻燈片、范作、油畫棒、顏料、各類筆、剪刀、膠水等。
教學過程 :
一、謎語導入。
1、今天,老師要給大家猜一個謎語,請大家認真聽好。朵朵花,映紅天,五光十色真鮮艷,節日夜晚開街前,佳節夜空放光彩。小朋友猜猜看這是什么?
2、國慶的夜晚,很多地方燃放了煙花,慶祝祖國媽媽的生日,慶賀祖國的繁榮富強,今天,老師想和小朋友在教室里也放一次焰火,讓我們再次感受一下節日的氣氛,誰想來試一試?
3、小朋友,你們看五顏六色的焰火把節日的夜晚打扮得多美呀,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畫美麗的煙花。
出示課題《美麗的焰火》
二、新授。
1、 美麗的焰火一簇簇、一團團,有的會飛,有的會轉,大家想一想,誰能把你看到過的煙花造型告訴大家嗎,說說它的外形象什么?
花、彩燈、彩線四射等
2、小朋友說得真好,煙花的造型其實就是不同線條,形狀的組合。你們知道嗎?除了用彩色筆畫煙花外,還有很多其他的方法也能表現美麗的焰火。
3、今天老師還帶來幾幅煙花作品,請學生猜猜它們的制作方法,讓學生試著說一說。
4、師示范煙花制作方法。
A用油畫棒畫造型各異的煙花,用水粉顏料涂底色。
B用刮蠟的方法畫煙花。(注意在刮蠟的時候要輕輕的,否則會把紙刮破。)
師講解示范重點,突出煙花的不同造型,及色彩的搭配。
三、學生作業,師巡視
1、作業分層:今天老師給大家準備了一些不同的材料來設計制作美麗的煙花,小朋友可以根據自己的能力和愛好進行制作。
2、作業要求:用不同的線條、色塊設計煙火造型。
3、速度快的同學可以嘗試再畫一幅。
四、作業展評,交流。(可以從色彩,創意等方面點評)
五、總結:
【課題】
制作一個多媒體賀卡
【課時】
1課時
【教法】
任務驅動、小組合作
【教學環境】
多媒體網絡教室
【教材分析】
本課以任務驅動的形式介紹了制作多媒體賀卡的全過程。本課綜合了第3單元和第4單元的內容,將文字、聲音、圖片等多種媒體融合倒word2000文件中,是對所學知識的總結和應用。
【教學思路】
教師向學生展示多種賀卡(實際中用紙張制作的賀卡――網絡中用flash制作的賀卡――網絡用word制作的賀卡),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出本節課的學習目標和問題。學生帶著問題來學習教室課前準備的“‘多媒體賀卡的制作’學習網站”,*制作一個多媒體賀卡。
一、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
(1)掌握如何在word2000中插入聲音。
(2)掌握藝術字的其他修改方法。
(3)了解如何在word2000中加入頁面邊框。
2、能力目標
(1)培養學生的綜合應用能力、小組協作學習能力
(2)培養學生一定的審美能力。
3、情感目標
(1)通過知道學生利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培養學生互相幫助、協作探究的團隊精神。
二、教學重難點
多媒體賀卡中聲音的插入,藝術字顏色形狀的制作。
三、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4分鐘)
教師說:“這個周末是母親節,同學們準備給自己的媽媽準備什么樣的禮物呢?”
學生說,鮮花、書……
教師說:“鮮花,書固然好,可是為什么不利用學過的知識親手制作一個賀卡送給自己的母親呢?這樣的禮物會更有意義?!?/p>
教師向學生展示自己用word制作的賀卡。同時向學生布置學習任務,用word制作賀卡需要的知識點,老師已經列出來了,每個小組學生相應的知識點,6分鐘后每組派一名代表上來解答老師的提問,其他組的同學學習其解決方法。
講授新課:(30分鐘)
1、學生打開教師課前制作的“‘多媒體賀卡的制作’學習網站”學習相應的知識點,不會的地方,組內成員可以相互討論,并且學生可以相互操作給學生看,教師在教室里巡視,解答學生提出的問題。(5分鐘)
附學習網站知識點:
1) 賀卡背景的制作
2) 賀卡中圖形圖片的個性化設置
3) 文字的動態效果
4) 賀卡中聲音的加入
5) 賀卡邊框的制作
6) 藝術字顏色形狀等的制作
2、學生學習完后,教師向學生展示問題,每組派一名學生上來操作解答,6組完成后,一個用word制作的多媒體賀卡出現在學生面前,這樣學生即可以學到其他的知識點,又可以掌握多媒體賀卡的制作過程(5分鐘)
教師說,剛才我讓同學上來解答的問題過程,就是多媒體賀卡的制作過程,這個過程的順序是可以打亂的,下面同學們就利用你們剛才學到的知識點,參照剛才制作賀卡的步驟,制作一個以母親節為主要內容的賀卡。同學們需要的素材在teacher素材 文件夾里。
3、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制作賀卡。教師在教室中巡視,解答學生提出的問題。(20分鐘)
學生作品展示:(6分鐘)
每組將自己制作的作品在教師機上展示給全班同學看,同時需要進行一定的講解,同時如果下面同學有疑問,本組同學需進行解答。
教學評價:(3分鐘)
學生分別給除本組外的其他5組打分,然后匯總,評出本節課的優勝組。
教師總結:(2分鐘)
通過本次多媒體賀卡的設計制作,一方面鞏固掌握了word2000的知識,另一方面鍛煉了學生將書本知識應用于實際生活的能力,同時還加強了學生的互相幫助、協作探究的團隊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