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色彩培訓網怎么樣(中國色彩培訓網介紹)
浙江**動畫*
動畫*成立于2007年7月,其前身是影視動畫*,由于學校機構改革、基層班子換屆調整等原因,將影視制作系(數字媒體藝術專業)、傳播科技系(數字媒體技術專業)并入影視動畫*,成立了動畫*。
動畫*現有教職員工75人,下設“兩系一中心”:動畫系、美術系、實驗中心;“一個基地三個研究所”:一個*動畫教學研究基地,一個與北京電影*合作的*動漫產業研究所,一個校級現代媒體智能研究所,一個動畫創作研究所。現有教授4人,副教授及副高職稱16人,講師36人,初級19人;博士9人,碩士(含在職)以上 44人。6個本科專業(1個本科方向)、4個專科專業。6個本科(1個本科方向)專業包括:動畫、數字媒體藝術、數字媒體技術、戲劇影視美術、戲劇影視美術(人物形象設計)、藝術設計;4個專科專業包括:影視動畫、藝術設計、影視廣告、人物形象設計。在校學生1462人。
2009年,動畫*始終以科學發展觀統領全局,以學科為龍頭,以新專業建設評估為契機,以修訂人才培養方案為抓手,以實驗室創新建設導向,各方面工作均有長足的進步,*面貌煥然一新,形成團結奮進、不斷開拓、奮發向上的精神風貌。
【人才培養】動畫*十分重視09版本科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集思廣益,調動智慧,認真落實09版本科人才培養方案。在反思05版本科人才培養的方案得失的基礎上,廣泛召開各個層次各個層面的制訂09版本科人才培養方案的研討會,邀請學校及職能*的相關領導與會,及外校同類專業的專家,廣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見,以課程內容和課程鏈的科學性為核心,以設置更科學合理并能體現各專業定位的人才培養方案為目標,展開充分的討論,切實貫徹和體現學校09版本科人才培養方案的指導原則,目前已取得了初步成效。另外,*投入人力、物力和財力,鼓勵各本科專業組織專業教師走出去,深入其他相關院校的相關專業進行考察和交流,成效顯著。
【學科建設】動畫*重規劃、講規范,學科建設有了新嘗試。2009年成功申報校級重點學科----數字媒體,使動畫*學科建設首次列入學校重點學科建設行列。動畫專業成為浙江省重點專業加以建設,省級“動畫與數字技術實驗教學示范中心”落戶等。在推進重點學科和*動畫教學研究基地教學科研團隊建設工作中,對其進行了規范,實行短中長期目標管理。同時按照學科建設規劃,對新建的“藝術設計”本科專業進行了專項的調研,力求在師資隊伍建設給予更多的支持。同時利用*動畫教學研究基地的平臺,對學科進行了規劃,制訂了方向規劃和計劃,正在籌備*動畫教學研究基地年會。并將召開會議的安排向*廣電總局、浙江省廣電局進行了書面匯報。
【師資隊伍建設】2009年,動畫*根據學科建設的需要,外聘原*文聯副主席文藝評論家李準、**編劇王朝柱、李碩儒、電影、電視劇導演黃建中、*卡通影視集團有限公司吳建榮等5人為我院客座教授。繼續外聘學科方向帶頭人,續聘浙江**重點實驗室博士導師金小剛為我院特聘教授,聘請長期在動畫行業一線的動畫導演張景源為我院全職教授,聘請央視制作公司張旭為我院的客座教授。同時,我院在100多名應聘候選人中挑選了25人次進行2次應聘教師崗位的試講,我們秉承寧缺毋濫,好中選優的精神,嚴把進人關。引進2名具有專業特色的碩士研究生,***具有游戲設計特長的張帆、北京電影*具有戲曲影視美術設計特長的姬鵬。
動畫*鼓勵推薦教師攻讀在職碩士、博士以及外出培訓和到一線掛職鍛煉。2009年,喬鳳天考取***博士,5名教師考取碩士,3名教師外出培訓,1名教師外出掛職鍛煉(許建峰河南廣電局河南衛視總編室副主任)。同時,我院明確學術帶頭人和學術骨干培養方向。在學校培養目標的驅動下,給他們指定導師,明確培養任務,簽訂培養責任書。2009年,有1人成為浙江省151人才培養對象第三層次,2位學校中青年學科帶頭人培養對象和3名中青年骨干教師進行考核,并向*推薦1名青年學術帶頭人培養對象和2名中青年骨干教師。經過幾年共同的努力,我院教師隊伍中職稱結構更趨合理,2009年,有1名教師被評為副教授, 6名教師評為中級職稱,。
【科研工作】動畫*在挖掘整合有限資源的條件下,繼續為學生搭建了*式*生創作中心,實行24小時*。建立教師創作工作室,構建動畫*、*動畫教學研究基地信息網站,啟動動畫*科研支持平臺。2009年*動畫教學研究基地向社會招標并10項科研項目被立項,每項5000元。此次立項充分調動了教師科研積極性,擴大了基地影響,為動畫*教職工搭建推薦*論文平臺。2009年繼續申報**基金、*文化部、*廣電總局、杭州動漫創意公開竟標項目等。承擔*科技部計劃項目《動漫輔助創意和衍生產品開發技術與系統》、*廣電總局項目《動漫產業模式研究與實踐》、浙江省科技廳項目《基于草圖的動漫玩具設計制作系統的開發與應用》、杭州動漫創意競標項目《平臺-*減災交互系系統研究與開發》等。完成浙江省科技廳項目,獲得一項*軟件著作權,承接橫向項目2項,發表論文60篇。在教師的指導下,有4個動畫創作短片獲第五屆國際動漫節美猴獎題提名,《孝女曹娥》動畫電視獲浙江省*三等獎,獲浙江省*局*生創意創新組織獎,《神州小子》動畫電視獲*廣電總局制作權批復。我院鼓勵教師申報各級各類項目,扶持未取得校級以上支持的項目以及院級網絡課程及重點課程建設,到目前為止,共扶持10項院級項目,每項1000元。同時,我院十分重視教師實踐能力的培養,充分利用已有的硬件條件,創建動畫創作工作室,吸引有項目的教師進入工作室工作,并定期選派教師外出培訓,參加公司的項目開發,從而在實踐中得到歷練。
【實驗室建設】2009年,動畫*根據教學與學科發展規劃,爭取到了*財政扶持的實驗室項目《數字中間片(DI)配光與色彩校正實驗室》、*與地方共建高校特色優勢學科實驗室項目《視覺交互與模擬空間實驗室》、省財政資助的實驗室項目《交互式網絡手機動畫游戲實驗室》和《動畫與影視特技合成實驗室》的項目,并于 2009年或2010年底建成投入使用。同時建成并投入使用的還有:07年申報的*財政實驗室項目《定格動畫實驗室》、以及校級實驗室建設項目《戲劇影視美術實驗室》。實驗室的建設,對我院的科研、動畫創作與生產、課程實踐與試驗提供更高層次的平臺與保障。
動畫***實驗室——“學生創新中心”的建立,極大的鼓舞了師生的創作激情。創新中心從*至今已經有14個動畫項目在中心完成,其中多部作品在各種比賽中獲得大獎。05動本2班嚴萬祺等同學完成的動漫作品《源之霖》在第七屆浙江省*生多媒體作品設計競賽中取得了*名的好成績,06動畫班劉恒以及張森君同學的動漫作品《回歸》、《城市》取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績。在第5屆杭州國際動漫節上,我院有劉瀟瀟等同學的3部動畫作品入圍。
2009年學校將我院實驗室定為首批信息化管理實驗室。信息化管理設備安裝投入使用后,實驗室的管理與規范上了一個新臺階,不僅提高了工作效率,還為我院科研、教學實驗、動畫片生產等奠定了良好的物質與軟實力保障。
【學生工作】動畫*探索新的學生管理模式:提倡自我管理,加強內涵建設。2009年,緊扣各項主題契合我院實際,全方位推進青年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積極利用多種形式,開展*生踐行科學發展觀系列活動,以黨建帶團建,全面提升*生思想政治素質。嚴守安全底線抓好安全穩定,多渠道構建*生和諧身心。安全穩定工作是學生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學生工作的基點。我院高度重視此項工作,通過召開班主任會議、班長團支書和學生干部會議、貧困生大會、各班主題班會等,從各個層面發動落實、了解情況,保證信息渠道的暢通。
同時,我院以學術講座、各項交流活動夯實學生專業基礎。以“班級風采展比”為平臺,扎實加強基層班集體學風建設。以杭州國際動漫節為依托,發展動漫文化。以動畫*自身特色為基礎,以各特色社團為依托,推出2009國際動畫日*動畫巡映季、涂鴉來襲——CO2涂鴉社現場涂鴉秀及涂鴉交流活動、那蘭動漫社參加第五屆國際動漫節巡游活動及COSPLAY比賽等,推動專業交流與互動,突顯專業特色,渲染動畫氛圍,擴大*的影響力。我院青年志愿者活動以特色鮮明的專業涵養,服務公益事業,將平時志愿服務活動與重大主題志愿活動相結合,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應和自我教育意義。2009年3月志愿者服務月期間,再次充分體現我院的專業特色,舉辦了“以我熱情繪你笑容”——我為宿管阿姨繪制肖像活動、“環保我‘袋’走、綠色記心中”大型手繪環保袋贈送活動等,成為志愿者活動月中的一個亮點。2009年5月,為減輕城市污染和交通壓力,倡導和便利市民使用綠色代步工具,我院團員青年又與市公共自行車交通服務發展有限公司聯合舉辦的節假日*生志愿者活動,在十個西湖景區為市民提供公共自行車使用的服務和幫助。我院青年志愿者協會獲得09年度校級*青年志愿者協會稱號。在第五屆*國際動漫節上,我院的青年志愿者以高昂的工作熱情,飽滿的精神狀態,投身于“動漫教育高峰論壇”、COSPLAY大巡游、開幕式演出、現場維護等各項工作,圓滿完成了組委會的工作任務
動畫*多渠道開展畢業生就業工作,積極鼓勵學生多種就業方式,并積極為準備考研、出國留學、自主創業等其他就業方式的學生提供服務。我們精心出版了考研特刊,為考研的同學帶去了最及時的資料,鼓勵專科學生參加3+2考試、邀請學校*處的相關老師為準備出國留學的學生進行指導,加強與國內外高校之間的聯系,建立良好的合作備忘錄,為學生升學鋪好路,鼓勵畢業生繼續升學或者出國深造等。
【對外交流與合作】2009年動畫*較好完成了第五屆杭州國際動漫節教育動漫高峰論壇策劃組織實施工作,首次嘗試在浙江**召開國際動漫節教育動漫高峰論壇活動,論壇邀請國內國外50多名來自美國、英國、印度及國內20幾所高校學者專家及電視臺等代表參加,在會議期間與北京電影*簽訂《*動漫產業研究所》合作協議,與*卡通影視集團有限公司簽訂《浙江***卡通影視研發中心協議》,浙江**與*卡通影視集團有限公司合作成立《動漫游戲研發中心》并掛牌,擴大動畫*的影響。
2009年,在學校的支持下,與英國貝德福特*簽訂合作意向,準備聯合承辦《國際動漫游戲實驗班》意向。
2009年12月與杭州市動漫職校聯合參與的英國首相基金合作項目,取得階段性成果。本次中英合作交流的英國院校,分別是英國柯克利斯*與唐克斯特*。該合作項目是以*絲綢文化與茶文化為主題,用動漫創作以及設計包裝等一些宣傳作品來完成。這將是我院與國外的*個學生科研合作項目。我院領導給予了極為高度的重視,并從我院各年級挑選出部分專業、能力等綜合素質較為優異的學生,組織成一個創作團隊來完成該項目。做好該項目,不僅能夠向*介紹了我國悠久的歷史文化,同時也向*展示了我院的風采與技術水平。
2009年,我院共有29 名教師參加國內外學術交流。其中:宋偉君隨團到俄羅斯考察;潘瑞芳隨學校到英國考文垂*訪問交流,形成《英國高校產學研發展與思考》的研究報告;曾玲應邀參加國考文垂*畫展;蔣育秀、姚惠明兩位教師參加韓國學術交流;施益華、丁海祥應邀到英國訪問;潘瑞芳、丁海祥、曾思思、張璟源等4人參加了*動畫年會;楊大偉應邀參加山東當代*書畫家作品展,其作品被十一屆全運會組委會收藏。
藝術*下設環境藝術設計系,視覺傳達與新媒體設計系,工業設計系,動畫系,公共空間藝術系,設計基礎與史論教研室以及音樂舞蹈教研室。建有設計藝術研究所、環境藝術研究所、工業設計研究所、交互設計研究所、視覺藝術研究中心、品牌形象設計研究中心、小和山動漫研究中心、公共空間藝術研究所、和山環境藝術研究中心、藝術設計與文化遺產研究中心、城市公共空間規劃設計研究所等研究機構。
藝術*現有設計藝術學碩士點1個(省級重點學科B類),本科專業3個,分別為藝術設計(環境藝術設計、視覺傳達設計、網頁與多媒體設計、公共藝術設計等方向)、動畫和工業設計。現有專任教師88人,其中教授6人、兼職教授5人,副教授22人,目前在院全日制研究生本科生1270名。
近年來,*多次承擔教育部和省重大科研項目多項,各類科研到款1000余萬元,出版各類專著、教材70余部。近三年研究的項目包括:申報成功*863項目1項,*自然科學基金1項,科技部項目1項,教育部重點課題1項、人文類項目1項,浙江省教育科學規劃項目2項,浙江省科技廳、哲學社科重大項目6項,浙江省哲學社科、科技廳、自然科學基金等一般項目9項,廳局級一般項目16項。
*始終堅持以競賽促進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為重要辦學舉措,近年來取得較好的效果,學生在*環境藝術設計學年獎、浙江省*生多媒體作品設計競賽、浙江省*生動畫漫大賽、**生原創動畫大賽、Good50×702009海報設計競賽、希臘伊薩卡島海報競賽、白金創意學生設計大賽、*國際海報雙年展、**生美術作品大賽、靳埭強設計獎、**生廣告藝術大賽、創意杭州工業設計大賽、2009創新順德國際工業設計大賽等競賽中多次榮獲大獎。
浙江師范*美術*籌建于1985年,其前身為藝術系美術專業(1985—1993.1)、美術系(1993.2—1997.10)、藝術*美術系(1997.11—2001.6)、美術*(2001.6 至今)。1988年開始招收美術教育專業專科生,1993年開始招收美術教育專業本科生,是浙江省最早招收美術類本科專業的院校之一。1999年開始招收藝術設計專業本科生。2001年開始招收課程與教學論(美術教育學方向)碩士研究生和教育碩士專業美術學科教學學位研究生。2003年設美術學專業碩士學位點,2004年開始招收美術學專業碩士研究生。
多年來,經過全體教職工的艱苦創業,辦學規模不斷擴大,教學質量、師資質量、科研創作水平不斷提高,社會影響不斷增強。
*現有12000多平方米的教學樓。設有美術館、陳列館、藝術設計實驗中心、美術圖書資料中心、教學設備服務中心、美術展覽交流中心,以及多媒體教室、蘋果機電腦教室、PC機電腦教室、*畫臨摹教室、學術會議室等。還設有*畫工作室、油畫工作室、銅版畫工作室、絲網版畫工作室、模型制作設計工作室、平面設計工作室、陶藝工作室等。教學設備固定資產387.6萬元。現有教職工70名,其中在編專任教師55名。其中教授9名,副教授13名;省級中青學科帶頭人2名,校級中青學科帶頭人1名,校級青年骨干教師4名;具有碩士學位教師24名。全日制本科生5百多人,研究生44人,各類成人高等學歷教育學生1000多人。*從1988年至2007年,累計畢業生總數1千多名,分布在*各地的**和企事業單位,他們在各自的崗位上勤奮工作,成績喜人,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好評。
*堅持以科研促進教學,以科研創作成果擴大在美術界的學術影響,并十分重視學術交流。近年來,曾應邀組團在美國關島*舉辦教師美術作品展覽和講學,參加中、日、德美術作品學術交流展等,派教師赴歐、美、南非、臺灣、香港、*等*和地區進行學術交流、講學和辦展覽,邀請美國、意大利、烏克蘭、新加坡、南非、臺灣以及**、*院、**、*美術*、***、南京師范*等*和地區以及國內的*學者到我院講學,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與此同時,*積極探索、加強各項管理制度的改革工作,實施了內部管理體制改革和專業科系設置改革,以及多層次多渠道辦學改革,進一步規范了*管理工作,增強了*的辦學活力。
*設有行政辦公室、教學辦公室、學生工作辦公室等3個管理*;美術學系、藝術設計系、實踐教學部、研究生教學部4個教學*;美術創作與學術研究部、美術與藝術設計實驗室等2個學術交流與藝術實驗中心;還設有素描教學研究室、色彩教學研究室、*畫教學研究室、環境藝術設計教學研究室、視覺傳達藝術設計教學研究室、美術理論教學研究室、公共藝術教學研究室等7個教學研究*。*還設有院務委員會、學術委員會、學位委員會、教學委員會、學生工作委員會、工會委員會等組織。
*現有美術學和藝術設計兩個本科專業和美術學專業碩士學位點,主要培養普通中高等學校的專業美術教育師資、企事業單位藝術設計*的專業藝術設計人才,以及社會*教育、**、藝術市場經營、文化行政管理、美術專業創作等*的復合型、綜合性、高素質的人才。美術學專業開設有*畫教育、油畫教育、版畫教育、設計教育等4個選修方向;藝術設計專業開設有視覺傳達藝術設計、環境藝術設計、影視舞臺藝術設計、動畫漫畫藝術設計等4個選修方向。美術學專業碩士學位點設有*畫藝術研究、油畫藝術研究、美術理論研究3個選修方向;課程與教學論(美術教育學)專業設有*畫課程與教學、油畫課程與教學、設計課程與教學等3個選修研究方向,美術教育碩士學位研究生主要開設針對基礎美術教育研究的選修方向。
經過近20年的發展,美術*已經成為浙江省美術教育專業的主要教育基地,形成了良好的社會影響和辦學實力。新世紀,*將堅持規范化辦學與特色性發展并舉的思想,以嶄新的姿態和更加穩健的步伐向前邁進,努力把*建設成為在省內居于領先地位,在*具有一定影響的美術*。
浙江理工*服裝(國際)*是辦學特色鮮明、社會影響廣泛,是*最早開辦服裝教育學的兩家學校之一。浙江理工*自1979年創辦絲綢美術與品種設計專業,后學校在1982年創辦服裝設計專業,1985年成立服裝系,1993年成立服裝分院,1999年更名為服裝與藝術設計*,2000年學校與美國紐約時裝技術*(NYFIT)合作辦學,另又成立浙江國際時裝技術*;2004年經學科整合后重組更名為浙江理工*服裝(國際)*。
服裝(國際)*現有4個碩士點的碩士學位授予權,其中服裝設計與工程學科、設計藝術學學科為浙江省重點學科,開設的服裝藝術設計、染織藝術設計、服裝設計與工程、服裝設計與營銷、服飾品設計、人物造型設計等專業(方向),為浙江省重點建設專業。*現有130余名教職工,高級職稱和國外學成歸國師資以及浙江省151人才、省中青年學科帶頭人、**、十佳時裝設計師稱號獲得者師資近60人。在校本科生、碩士研究生3000余人。服裝(國際)*先后與美國紐約時裝技術*(FIT)、香港理工*、韓國水原女子*、意大利歐洲設計*、英國倫敦時裝*及法國、俄羅斯、馬來西亞、臺灣地區等藝術設計院校建立了密切的交流與合作關系,互派教師與學生,國際化辦學特色明顯。
*把培養創新創業的高素質人才作為自己的辦學目標,建立了藝術設計與*結合、學校教學與社會實踐結合、國內教學與國際合作教學結合的模式和課程體系,從服裝大工業、大商業、大貿易的視角出發,重視設計藝術、*與市場營銷的有機結合,為*服裝業走向*培養國際型、應用型、復合型高級人才。教學成果曾獲*二等獎、*獎各1次,浙江省一等獎3次,紡織總會二等獎1次, 是“**時裝學府”。已有九位同學榮獲*“十佳時裝設計師”稱號,每年均有1—2名學生獲*服裝設計師協會頒發的“新人獎”。由此*也每年獲得*服裝教育“育人獎”。歷年來*已有200余名同學在國際、國內各類時裝及設計大賽中獲得大獎等榮譽,培養的畢業生一直來受到社會和相關行業的高度評價和熱烈歡迎。“杭派女裝”的眾多服裝品牌中有近60—70%是由我院畢業生創辦或擔任首席設計師、設計總監。目前,全院師生正滿懷信心,攜手奮進,努力開創新局面,更上一層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