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良好的質管理念、質量檢驗功能
A、 企業文化與品質管理
B、 質量檢驗的主要功能:
a) 鑒別功能
b) “把關功能”
c) 預防功能
d) 報告功能
C、 崗位職責與定位
案例分享:從優秀作業員到制程檢驗員-----從優秀焊接員到哭鼻子的檢驗員
二、進料檢驗的操作實務
A、 抽樣方法與技巧
B、 進料檢驗就是確定來料能否接受
C、 標準(檢驗計劃)編制的七項原則
D、 如何制定進料標準(圖紙?樣品?)
案例演練:從現場實物任意選擇進料檢驗標準編制----體會檢驗文件體系的基本要求
三、如何正確使用試驗或檢驗裝置
A、 配置合適的計量器具
B、 編制作業指導書,確定正確的方法
C、 培訓合格的檢驗員
D、 檢驗裝置的維護、檢定,防止失效
案例演練:從深度尺、游標卡尺使用演練----體會量具使用不僅僅是會用,而且要巧用
四、工序質量標準和成品質量標準的編制與要求
A、 展開一張產品流程圖----研究哪里需要制程控制、控制什么、如何控制、標準如何?
B、 關鍵控制點及相關要點說明
C、 根據作業流程圖中的關鍵工序確定工序檢驗流程圖
D、 工序檢驗卡、成品檢驗標準(檢驗計劃)編制的六項原則
案例演練:工序檢驗卡及成品檢驗標準編制演練---從執法到制法,讓你的理念接受洗禮
五、質量管理制程和成品檢驗的控制
A、 制程檢驗操作實務
1、 不同行業首件檢驗規范的制定與實施要點和注意事項
2、 工序自檢互檢的基本要求
3、 關鍵控制點的控制要求----標準公示、檢查項目確定、時間不定、頻次確定、結果公示
4、 現場QCC活動對質量穩定性和持續改進的好處----全員參與是最終完成巡檢使命的關鍵
5、 采取措施防止出現不合格品----質量管理的基本理念應該是預防性的措施的實施
6、 及時記錄檢驗結果----真實的數據記錄是實現質量管理持續改進的基礎
B、 成品檢驗操作實務
1、 成品質量控制的關鍵點及控制方法
2、 標準要求的產品外觀、尺寸、性能、包裝和附件檢驗
3、 成品檢驗報告的規范填寫、歸檔、可追溯性,為顧客提供信任
六、不合格品的處理
A. 不合格品發現的時機----進料、制程、成品檢驗、客戶要貨、客戶退貨
B. 不合格品管理流程化---公示不合格品處理的流程確保每一個有可能發現不合格的人員了解
案例演練:不合格品處理的經典工具(8D報告)
七、檢驗員必備技能---兩圖一表的使用
A、 檢查表的定義、分類與制作方法
B、 柏拉圖應用演練及注意事項
C、 哪些數據可以整理成為柏拉圖
D、 特性要因的含義及研究重點
案例演練:檢查表記載項目及應用演練---繪制特性要因圖
八、質量管理形勢及前沿理論介紹
A、 當前我國大部分企業的品質形勢
B、 為什么99%還不夠好
C、 二十一世紀超嚴品質要求:6σ—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