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階段
1. 創建新電路
1.1 電路圖設計規范
1.2 Capture基本名詞術語
1.3 建立新項目
1.4 放置元件
1.5 創建分級模塊
1.6 修改元件序號與元件值
1.7 連接電路圖
1.8 標題欄的處理
2. 直流偏置點分析
2.1 電路圖輸入及偏置點分析仿真參數設置
2.2 運行PSpice仿真及結果分析
3. 直流特性掃描分析
3.1 電路圖輸入及直流特性掃描分析仿真參數設置
3.2 運行仿真及結果分析
4. 交流特性掃描分析
4.1 電路圖輸入及交流特性掃描分析仿真參數設置
4.2 運行仿真及結果分析
4.3 顯示窗口網格線的變更
4.4 在顯示窗口添加說明文字
4.5 啟動光標功能
4.6 保存Probe窗口
5. 文本網絡表
5.1 從電路文件夾中運行仿真
5.2 PSpice電路文件格式
5.3 元件類型和引腳順序
實驗:
實驗一、 創建RC電路和編輯元件屬性
實驗二、 直流特性掃描分析仿真
實驗三、 交流特性掃描分析仿真
實驗四、 創建RC電路和編輯元件屬性
實驗五、 直流特性掃描分析仿真
第二階段
6. 激勵源編輯
6.1 激勵源編輯器的使用
6.2 激勵源符號
6.3 定義激勵源
6.4 導入到激勵源編輯器中
6.5 創建和編輯更多的激勵源
6.6 典型信號源波形及參數意義
7. 瞬態分析
7.1 關于瞬態分析
7.2 參數設置
7.3 瞬態分析的結果輸出
8. PSpice仿真中出現的常見問題
9. 參數分析
9.1 關于參數分析
9.2 參數變量的創建
9.3 參數分析的參數設置
9.4 參數分析和結果分析
10. 編輯模型
10.1 使用Pspice模型編輯器創建模型
10.2 公認的Pspice模型類型
10.3 文本模式和圖形模式
10.4 元件規范
10.5 模型參數
11. 添加新元件
11.1 仿真模型類別
11.2 從電路圖創建子電路圖
11.3 模型和子電路的區別
11.4 為仿真模型創建符號
11.5 創建符號庫
11.6 在庫中創建新的元件
11.7 PSpice模板
11.8 配置符號和模型庫
實驗:
實驗一、 元件參數分析和模型參數分析
實驗二、 模型編輯和模型提取
實驗三、 創建子電路和創建元件
第三階段
12. 溫度分析
12.1 關于溫度分析
12.2 參數設置
12.3 啟動溫度分析
12.4 模擬結果的顯示和分析
13. 蒙特卡羅分析
13.1 關于蒙特卡羅分析
13.2 元件符號和模型參數
13.3 參數變化的設置
13.4 元件參數變化規律的描述格式
13.5 蒙特卡羅分析參數設置
14. 框圖與符號
15. 數字電路仿真
15.1 使數字元件模型化
15.2 數字元件的放置和連接
15.3 設置數字仿真
15.4 觀察數字結果
15.5 母線
實驗:
實驗一、 溫度分析
實驗二、 蒙特卡羅分析仿真
第四階段
16. 電路性能分析
16.1 特征值函數
16.2 電路性能分析的基本步驟和過程
17. 最壞情況分析
17.1 關于最壞情況分析
17.2 最壞情況分析的步驟
17.3 最壞情況分析參數的設置
18. 噪聲分析
18.1 關于噪聲分析
18.2 參數設置
實驗:
實驗一、 RC電路性能分析
實驗二、 最壞情況分析
實驗三、 溫度分析和參數調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