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健康管理師職業背景
健康管理是對健康人群、亞健康人群的健康狀況、生活方式和居住環境進行評估,為個人和群體提供有針對性的健康指導,并實施干預的全過程,健康管理師是對人群或個人健康和疾病的監測、分析、評估以及健康維護和健康促進的專業人員。提高人民群眾的健康水平是建設全面小康社會的一項重要標志。經過研究發現,個人的不健康風險因素是可以控制并降低的。哈佛公共衛生疾病預防中心的研究表明,通過有效地改善生活方式,80%的心臟病與糖尿病,70%的中風以及50% 的癌癥是可以避免的。針對低風險個人的健康管理計劃是保持個人健康狀態并降低醫療費用的關鍵。通過減少低風險或中等風險人群向高風險方向的流動,健康管理計劃能有效地減少高風險人群的總數量。由此出現了“健康管理師” 作為一種新職業,在美國每十個美國人就有7 個享用健康管理服務。健康管理也正式列入*“十一五”規劃,據專家預測,*預計人才缺口1300萬,健康管理師將是未來百年內*前途的金領職業。
目前,從業人員主要分布在醫療機構、疾病預防與控制機構和社區衛生服務機構中,從事健康管理、健康咨詢和健康指導的工作,其中也有一部分在健康管理公司中任職。隨著我國人口向老齡化社會的轉變,以及*亞健康人群的不斷增加,對不同人群健康進行管理已經成為一個迫切的市場需要。而且為了進一步規范管理,國務院明確指示,要求所有健康管理人員必須持證上崗,按照能力和從業經驗的差異,分別進行不同等級的資質認定,以推動國民健康管理工作的有序發展。
二、健康管理師職業特點
健康管理師經培訓,通過考試后獲取*衛生部頒發的*證書,獲得健康管理師上崗資格,作為目前國內行業最權威證書。*通用、不需年審、優先工種、終生有效。健康管理師主要面向醫院醫務人員、疾病預防與控制機構人員、社區衛生服務站工作人員、學校與幼兒園相關工作人員。主要從事的工作內容包括:(1)采集和管理個人或群體的健康信息;(2)評估個人或群體的健康和疾病危險性;(3)進行個人或群體的健康咨詢與指導;(4)制定個人或群體的健康促進計劃;(5)對個人或群體進行健康維護;(6)對個人或群體進行健康教育和推廣;(7)進行健康管理技術的研究與開發;(8)進行健康管理技術應用的成效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