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這個職業是比較受歡迎的職業,會計有很多個小種類,今天要說的是庫存商品銷售出庫的會計分錄 ,對于這個職業不是很了解的可以看一下如何理解銷售商品的會計分錄(倒推法),存貨庫存商品暫估入庫會計處理分錄,庫存商品出庫分錄怎么做,庫存商品損耗出庫如何做會計分錄?,庫存商品早已入庫出庫并且銷售,但發票年底才拿來,現在怎么做商品的入庫出庫會計分錄,庫存商品的會計分錄,庫存商品的會計分錄,純干貨!,純干貨!商品入庫的會計分錄??。
一切的起點:“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這點是根本,很重要,一切開始于資產負債表)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公司用100元買了一個商品,以150的價格賣出去。這個分錄怎么做?【1】買借:庫存商品 100(資產類) 貸:銀行存款 100((資產類)資產負債表平衡,這個分錄也是完整的,不管了)【2】.0賣借:銀行存款 150(資產類) 貸:庫存商品 100(資產類) ??? ??我們圍繞著這個錯誤且不完整的分錄來完善它:錯在哪兒?這樣會導致:資產增加50,負債不變,所有者權益不變,這資產負債表右半邊少了50,去了哪里?我應該怎么辦?被暫時放在了損益類科目里,我應該把它拿回來,放在所有者權益里,所有者權益也增加50,使資產負債表平衡。【2】.1應該這樣寫借:銀行存款 150(資產類) 貸:庫存商品 100(資產類) 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50(所有者權益科目,通過這個我知道我賺了多少錢)平衡了,這個分錄有錯嗎?沒錯了!!!但是,投資者怎么知道我這掙了50塊錢,是公司干啥弄過來的50塊錢呢?有的人說,讓它去看:我先買了100塊的庫存商品,然后150賣出去,就是這樣掙了50塊錢。那么,我有1000筆業務呢?總不能讓投資者自己去算我本期總共掙了多少錢吧?所以,我們引入了利潤表,我們引入了損益類科目暫時把收益匯總存起來,期末再放進資產負債表里,【2】。0這只是最終的分錄,是把不該合并的分錄合并了,所以不完整。我們讓它完整起來:為什么說少掉的50在損益類科目里,因為【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這個科目的50從哪里來?就是期末從損益類科目里結轉來的。1、結轉損益:本年利潤科目是把這50從損益類科目里拿回來的一個過渡科目。因為你的業務很多的情況下,我需要匯總一下利潤,然后一次性拿回來。借:本年利潤 50(損益類) 貸: 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50(所有者權益類)【2】.2和上面的分錄結合起來,應該這樣寫借:銀行存款 150(資產類) 貸:庫存商品 100(資產類) 本年利潤 50(損益類)這個還不完整:原因1:利潤是怎么來的?收入-成本費用原因2:我只知道我這筆業務的利潤是50,那么我的收入是多少呢?有的人說【借:銀行存款150】我的收入是150,那么假如對方是這么支付的:支付50,給你價值50的商品,另外50先欠著(應收賬款),這樣我要算收入豈不是很麻煩?我先算了,以后就不用算了。分錄是:2、計算損益借:主營業務收入 150(損益類) 貸:主營業務成本 100(損益類) 本年利潤 50(損益類)【2】.3結合上面分錄后應該這樣寫借:銀行存款 150 主營業務成本 100 貸:庫存商品 100 主營業務收入 150拆分為:3、結轉成本:借:主營業務成本 100(損益類) 貸:庫存商品 100(損益類)4、確認收入:借:銀行存款 150(損益類) 主營業務收入 150(損益類)由于是倒推成完整的分錄。那么正確的順序就應該是4、確認收入(為什么要這個分錄?因為投資者想要知道我本期收入是多少,我的業務很多筆,但我本期只要一個收入的數字,怎么辦?我創造了【主營業務收入】科目來匯總)3、結轉成本(為什么要這個分錄?因為要知道本期成本,同理,業務很多,通過【主營業務成本】來匯總,為什么要知道本期成本?因為我要計算損益)2、計算損益(為什么要這個分錄?同理,我的業務多,因為要匯總本期有哪些該進所有者權益的錢(本期公司為股東掙的錢)沒進去)1、結轉損益(資產負債表日)(為什么要這個分錄?把改進卻沒進所有者權益的錢放進去,使得資產負債表平衡)如果把這4個分錄全部糅合在一起就形成了最初的【2】。0分錄達到了資產負債表的平衡啦,世界和平,沒有爭議啦。所以說一切開始于資產負債表,又回歸資產負債表。
最近公司有部分同事對商貿行業的關于暫估入庫分錄及成本調整不清楚,三姐抽空整理下,給份資料學習起來吧!根據《企業會計準則》,對驗收入庫的采購商品,發票尚未收到的,企業應當在月末合理估計入庫成本,也就是暫估入庫的會計處理。 情景模擬 假設三姐公司2021年12月份采購了一批商品數量10臺,金額100萬元,商品已入庫,但是沒有收到供應商發票。該商品于當月已經全部銷售,12月確認了銷售收入,同時結轉了銷售成本。根據企業會計準則,對這部分產生的負庫存我們需要在當期期末進行暫估入庫,待次月收到發票再沖紅,同時根據實際入庫金額調整結轉的銷售成本金額。2021年12月分錄如下:1.暫估入庫分錄:借:庫存商品 100萬貸:應付賬款—暫估應付款 100萬2.銷售商品確認收入借:銀行存款 203.4萬貸:主營業務收入 180萬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23.43.結轉銷售成本借:主營業務成本 100萬貸:庫存商品 100萬三姐公司在2021年1月收到供應商給的發票:商品成本90萬,稅金11.7萬,發票含稅總金額101.7萬元。按照會計準則規定,暫估入庫在次月月初要紅字沖回,但實務操作中都是用財務系統做賬,月底用系統自動暫估,收到發票系統會自動沖紅,如果每月對沒收到的發票進行沖紅再暫估會導致財務人員工作量的增加以及數據的跨期不清晰。因此,在實際工作當中一般是在收到發票時再作沖回處理。 2021年1月分錄如下:1.1月初對暫估入庫分錄沖紅借:庫存商品 -100萬貸:應付賬款—暫估應付款 -100萬2.根據收到的發票按實際常規入賬借:庫存商品 90萬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11.7萬貸:應付賬款—XX公司 101.7萬3.調整暫估入庫結轉成本與實際成本差異借:主營業務成本 -10萬(跨年的損益理論上用“以前年度損益調整”科目,期末結轉至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實務中的操作見三姐片尾的解釋)貸:庫存商品 -10萬(調金額不調數量) 我們看到2021年12月庫存商品是按100萬進行結轉成本的,而2021年1月實際收到發票金額是90萬元,那么我們要將12月多結轉的成本10萬元進行沖減。 在實務中,這部分調整只對會計科目金額進行調整即可,因為數量在前期已經全部對應結轉了。 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的稅前扣除問題這里很想帶大家了解下*稅務總局公告2021年第28號文件: 依據*稅務總局公告2021年第28號*稅務總局關于發布《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憑證管理辦法》的公告 第十五條 匯算清繳期結束后,稅務機關發現企業應當取得而未取得發票、其他外部憑證或者取得不合規發票、不合規其他外部憑證并且告知企業的,企業應當自被告知之日起60日內補開、換開符合規定的發票、其他外部憑證。其中,因對方特殊原因無法補開、換開發票、其他外部憑證的,企業應當按照本辦法第十四條的規定,自被告知之日起60日內提供可以證實其支出真實性的相關資料。 這個文件比起以前的*稅務總局2012年第15號公告《*稅務總局關于企業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若干稅務處理問題的公告》相關規定,對跨年發票處理更加的寬松和人性化。文件明確匯算清繳期結束后,企業應當取得而未取得發票,企業有自被告知之日起60日的改正期間。在這60日內企業可以補開、換開符合規定的發票、其他外部憑證還是可以享受稅前扣除的。 以前我們依據*稅務總局2012年第15號公告在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期內未取得發票,比如暫估入賬成本未在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前收到發票的,是不能在稅前扣除。有了*稅務總局公告2021年第28號文件第十五條的規定,我們知道了匯算清繳結束后我們取得開具的符合規定的發票的,我們也是可以在匯算清繳前扣除的。 對于我們當年沒有在匯算清繳期間扣除的費用,后期可以追補扣除。*稅務總局2012年第15號公告《*稅務總局關于企業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若干稅務處理問題的公告》相關規定“對企業發現以前年度實際發生的、按照稅收規定應在企業所得稅前扣除而未扣除或者少扣除的支出,企業做出專項申報及說明后,準予追補至該項目發生年度計算扣除,但追補確認期限不得超過5年。”追補扣除是根據權責發生制原則,回到成本費用的所屬年度進行追補扣除,但追補確認期限不得超過5年。 理論上是這樣的,但在實務中很少有人會因為兩三筆費用去對以前年度應納稅所得額重新調整,調賬調表去做追補扣除申請退抵稅,這樣的工作量很大,牽扯的地方又多。你需要找資料去稅務解釋你調整的原因,以及曾經按原數據申報過的一些信息做校正,算算時間真的是耗費巨大。實務中更多的是取得發票的當期直接計入當期損益。實務中用小企業會計準則的企業,也是沒有以前年度損益調整科目的,一般是直接計入當期的損益即可。而用企業會計準則的企業,我記得之前在上市公司也是不用以前年度損益調整科目的,對于跨年費用是直接反結賬做到當期,省去資產負債表日后調整事項或者以前年度損益調整需要調賬調表的繁瑣處理。盡管這樣說了,篇幅有限,還是有些小伙伴對跨年費用的處理不是很清楚的,三姐會抽空花點時間出一篇關于跨年費用的實務操作情況分析,關注三姐后續文章!轉自公眾號/三姐稅會說
根據出庫商品的用途區別處理:1、出庫商品是實現了銷售則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庫存商品2、出庫商品是發放員工福利則借:管理費用-福利費 貸:庫存商品3、出庫商品是委托加工則借:委托加工物資 貸:庫存商品4、出庫商品是用于自建工程或自用資產則借:在建工程(或固定資產)貸:庫存商品5、出庫商品是為了繼續加工產品則借:生產成本 貸:庫存商品
合理損耗入成本借:主營業務成本貸:庫存商品超出合理損耗可以得到賠償的話借其他應收款貸庫存商品超出合理損耗不能得到賠償的話借營業外支出貸庫存商品 不過后兩種需要通過“待處理財產損益——待處理流動資產”做個過渡
庫存商品早已入庫出庫并且銷售的,在發票未收到前應該估價入賬,等發票收到后再調整。在收到庫存商品未收到發票時入賬分錄:借:庫存商品—估價入賬貸:其他應付款—估價入賬銷售出庫時借:主營業務成本貸:庫存商品—估價入賬收到發票時借:庫存商品—XX商品 應繳稅費—應繳增值稅(進項稅額)貸:應付賬款(銀行存款)調整估價借:其他應付款—估價入賬貸:庫存商品—估價入賬調整產品成本借:庫存商品—估價入賬貸:庫存商品—XX商品借(貸):主營業務成本(記估價入賬和XX商品的差額,實際大于估價記借,估價大于實際記貸)
庫存商品是指企業已完成全部生產過程并已驗收入庫,合乎標準規格和技術條件,可以按照合同規定的條件送交訂貨單位,或可以作為商品對外銷售的產品以及外購或委托加工完成驗收入庫用于銷售的各種商品。 企業應設置"庫存商品"科目,核算庫存商品的增減變化及其結存情況。商品驗收入庫時,應由"生產成本"科目轉入"庫存商品"科目;對外銷售庫存商品時,根據不同的銷售方式進行相應的賬務處理;在建工程等領用庫存商品,應按其成本轉賬。 庫存商品明細賬應按企業庫存商品的種類、品種和規格設置明細賬。如有存放在本企業所屬門市部準備出售的商品、送交展覽會展出的商品,以及已發出尚未辦理托收手續的商品,都應單獨設置明細賬進行核算。庫存商品明細賬一般采用數量金額式。 實行售價金額核算的商品零售企業,庫存商品明細賬按實物負責人設置。其格式一般要用三欄式,只記售價金額不記數量。由于庫存商品按售價記賬,為隨時了解庫存商品的實際價值,同時也便于月末各實物負責人已銷商品進銷差價,也可采用“庫存商品”和“商品進銷差價”明細分類賬戶相結合的方法,設置“庫存商品及進銷差價”明細賬。
你了解庫存商品的會計分錄嗎?今天小編就給大家整理一下關于這方面的一些知識,希望可以幫到大家。企業購買的庫存商品,出庫或入庫時都需要做好相關登記,對于庫存商品,會計人員該如何寫會計分錄?庫存商品的會計分錄 1、購入時 借:庫存商品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銀行存款 2、銷售出庫時 借:銀行存款 貸:主營業務收入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3、期末結轉成本時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庫存商品什么是庫存商品? 庫存商品是指企業已完成全部生產過程并已驗收入庫,合乎標準規格和技術條件,可以按照合同規定的條件送交訂貨單位,或可以作為商品對外銷售的產品以及外購或委托加工完成驗收入庫用于銷售的各種商品。 企業應設置"庫存商品"科目,核算庫存商品的增減變化及其結存情況。商品驗收入庫時,應由"生產成本"科目轉入"庫存商品"科目;對外銷售庫存商品時,根據不同的銷售方式進行相應的賬務處理。什么是主營業務成本? 指企業銷售商品、提供勞務等經營性活動所發生的成本。企業一般在確認銷售商品、提供勞務等主營業務收入時,或在月末,將已銷售商品、已提供勞務的成本轉入主營業務成本。 企業應當設置“主營業務成本”科目,按主營業務的種類進行明細核算,用于核算企業因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或讓渡資產使用權等日常活動而發生的實際成本,借記該科目,貸記“庫存商品”等科目。期末,將主營業務成本的余額轉入“本年利潤”科目,借記“本年利潤”,貸記該科目,結轉后,“主營業務成本”科目無余額。以上就是庫存商品的會計分錄!小編給出的解答,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如果您還想知道更多的會計知識可以持續關注我們哦!來源:會計網,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注明以上信息,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處理。
你了解商品入庫的會計分錄嗎?今天小編就給大家整理一下關于這方面的一些知識,希望可以幫到大家。根據不同業務,做賬處理也不同。一般情況下,在商品入庫時分兩種情況,一是外購商品入庫,另一個是自制商品入庫。不同情況下會計分錄如何編制? 商品入庫的會計分錄 接下來先介紹*種情況 *種情況:外購的商品入庫 借:庫存商品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銀行存款或應付賬款 第二種:自制的商品入庫 借:庫存商品 貸:生產成本庫存商品、銀行存款、生產成本是什么? 1、庫存商品是指公司已完成了所有的生產過程,并已驗收入庫的商品。該種商品在合乎標準規格和技術條件下,可以按照合同規定的條件送交訂貨單位,或可以作為商品對外銷售的產品以及外購或委托加工完成驗收入庫用于銷售的各種商品。 2、銀行存款屬于資產類會計科目。為了反映和監督企業銀行存款的收入、支出和結存情況,企業應當設置“銀行存款”科目,借方登記企業銀行存款的增加,貸方登記銀行存款的減少,期末借方余額反映期末企業實際持有的銀行存款的金額。 3、生產成本屬于成本類,生產成本亦稱制造成本,是指生產活動的成本,即企業為生產產品而發生的成本,屬于成本類科目。成本類科目是反映成本費用和支出的,用于核算成本的發生和歸集情況,提供成本相關會計信息的會計科目。以上就是商品入庫的會計分錄!小編給出的解答,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如果您還想知道更多的會計知識可以持續關注我們哦!來源:會計網,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注明以上信息,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處理。
通過小編辛苦整理的相關知識:庫存商品銷售出庫的會計分錄,相信對您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