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師介紹
豆世紅 先生 (*任職資格*人)
?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 原總裁助理、任職資格部部長
? 中英*聯合項目(NVQ)高級督考
? 德為管理咨詢有限公司 總經理
職業經驗:曾在華為、聯想等國內著名高科技企業任職,擔任過總裁助理、任職資格管理部部長等職務。具有十多年的大型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產品管理經驗。在華為公司工作5年期間,長期與IBM、HAY、TOWER、英國認證委員會等國內外著名咨詢機構合作。組織實施了華為任職資格體系、薪酬績效體系、營銷體系、研發管理/IPD等管理項目;
項目實踐:成功實施了上百家企業的課程培訓,數十家企業的咨詢項目,部分客戶:美的電器、上海通用汽車、長安汽車、廣東電信、東風雪鐵龍、科達信息、臺達電子、浙大中控、朗科電子、帥康電器、海康威視、斯凱網絡、一致藥業等
專著:《職業化進程設計》
《技術商人與華為的核心競爭力》
《任職資格管理 企業創新基因》
課程大綱
一、 智慧的勞動力
1、 創新——企業持續制勝的法寶
? 產品、運營與服務創新每時每刻都在發生,沒有人會等你
? 企業創新對員工的要求
? “讓聽得見炮聲的人最有權(任正非)”
? 案例分析:IBM成功轉型的背后
2、 任職資格——企業創新基因
? 把任務變成機會,把機會變成任務
? 任職資格管理,明確員工創新的價值
? 任職資格管理,提高員工敬業度
? 案例分析:稻盛和夫的經營秘訣
二、 職位族與職業發展通道設計
1、 職位族設計
? 從“職位”到“職位族”,輕松駕馭組織的變化
? 職位族管理的三大目標
? 職位族設計的方法與步驟
? 案例分析:華為公司職位族
2、 職業發展通道設計
? 從被動到主動,指引員工的發展方向
? 職業發展通道設計——雙重晉升機制
? 企業戰略與發展通道設計
? 員工職業發展指導原則
? 成長期、穩定期、實現期員工職業發展管理特點
? 案例分析:IBM公司職業發展通道
三、 任職資格標準
1、 任職資格標準框架
? 任正非眼中的任職資格
? 任職資格標準的三個層次
? 任職資格標準的三個特征
? 任職資格標準的國際比較
2、專業行為能力
? 專業能力模型設計步驟
? 專業能力模型的設計原則
? 專業能力模型的設計方法一:過程分析法
? 專業能力模型的設計方法二:專家研討法
? 專業能力模型的設計方法三: 戰略演繹法
? 專業能力標準的五級內涵
? 專業能力標準級別定義緯度
? 專業能力標準級別定義方法
? 提高標準精確度的兩種工具
? 案例分析:售后服務專業能力模型與標準設計
3、 基礎能力
? 知識、技能的結構設計
? 知識、技能的五級定義
? 素質模型設計
? 素質定義——冰山模型
? 18種通用的素質
? 素質模型的建立方法
? 案例分析:研發員工的素質模型
四、 任職資格測評工具與方法
1、 測評工具
? 專業能力測評三要素——觀察、產品、證詞
? 專業能力測評的工具一:MSF
? 專業能力測評的工具二: STAR
? 案例分析:華為秘書專業能力測評工具
2、 測評方法
? 專業能力測評方法一:述職
? 專業能力測評方法二:積分
? 專業能力測評方法三:鑒定
五、 任職資格管理的高效運行
1、 組織保證
? 委員會與秘書機構
? 委員會的人員組成
? 委員會組織的層次結構
? 委員會組織的有效管理
? 委員會工作的階段劃分與方式
2、 比例控制
? 比例控制手段的利與弊
? 比例的制定依據是什么?
? 誰來制定比例最有效?
? 比例控制手段的靈活運用:揚長避短
3、 任職資格在選、育、用、留工作中的應用
? 人力資源管理的新模式
? 基于任職資格的全面報酬體系設計
? 基于任職資格的課程體系開發
? 核心人才加速成長機制——人才資源池
? 基于任職資格的人才配置管理
? 案例分析:研發項目經理資源池
4、 體系推行
? 企業推行任職資格失敗的原因分析
? 成功實施任職資格體系的五項基本原則
? 推行方案的策劃與制定
? 推行過程中經常出現的幾個問題與解決方法
課程背景
? 員工的職業發展通道單一,企業面對競爭激烈的人才市場,如何留住骨干員工?
? 企業的業務迅速增長,核心人才跟不上企業發展的需求,如何通過資格標準實現有效牽引,加速人才成長?
? 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如何讓員工像老板一樣思考,抓住每一次創造價值的機會?
? 團隊合作、知識積累、持續創新等企業戰略如何轉化為員工的實際行動?
課程收獲
1、 分析企業推行任職資格失敗的原因,分享華為任職資格管理的*動向。
2、 通過培訓,了解如何建立各類人員的任職資格標準的方法和認證方法
3、 通過培訓,了解如何建立工作人員雙重晉升機制和長期激勵機制的核心內容
4、 通過培訓,了解任職資格體系建立的步驟與成功經驗。
授課方式:采用案例分析、情景演練、與嘉賓對話、小組討論互動式教學
培訓對象
人力資源總監、人力資源經理、*經理、*主管、人力資源管理專員
備注
1、為使活動組織準確無誤,請參加者務必傳真回執及繳費回單
2、為確保您報名無誤,請您在傳真報名回執后,電話確認我們是否收到傳真。如因故不能參加,請提前三天電話確認;
3、培訓組收到您的電話/傳真報名后,即發《確認函》,把會議的報到時間、地點、路線圖等相關事宜及時通知給您。
4、為了保證質量,本課程為小班制(20人左右一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