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力:《中層管理者的執行力提升》培訓方案
孫志強
培訓方式:
本課程采用講授式、小組討論、角色扮演、案例研究、現場演練等科學的培訓方式,課堂氛圍生動、輕松,并有充分的演練時間,便于學員的現場提高,從而提高工作中的執行能力與工作效率。
課程目標:
幫助學員理解與接受工作執行的理念,發現執行不力的誤區,掌握執行工作的常用的方法與技能,強調主動溝通、團隊協作、過程控制,進而提高工作執行力與任務的完成能力。
適合對象:中層管理者
培訓時數:培訓為期一天,共6小時。
培訓內容:中層管理者的執行力與團隊協作能力提升
破冰活動:規則與執行
*部分 為什么組織中會存在執行難的痼疾?
1. 為什么從策略到績效存在巨大黑洞
l 沃爾瑪特的成就在哪里?
l 計劃、任務執行的問題
l 遙遠的征程——策略到績效的路
l 績效不高與執行能力的關聯
2. 執行力不強的具體表現
l 游戲:高層建筑比賽
l 執行過程中的溝通與協調障礙
l 解決突發問題的應變措施不夠
l 高度:企業的決策方案在執行的過程當中,自己將標準降低、甚至完全走樣,越到后面離原定的標準越遠。
l 速度:企業的計劃在執行過程當中,工作產生逃避、延誤,有些工作甚至不了了之,嚴重影響了計劃的執行速度。
l 力度:企業制定的一些政策在執行過程中,沒有監管或監管理力度不足的情況下,員工懈怠,許多工作做的虎頭蛇尾,沒有成效。
l 測試與自我審查:你的執行力量在哪里減弱?
3. 執行不力耽擱了誰?
l 游戲:四國大戰
l 案例:執行難的主要癥結
l 執行不力造成的后果
l 與執行不力的后果相關的利益關系人
l 如何在管理組織中定為自身的執行角色
第二部分 執行力與職業化管理者基本角色相關的七大重要行為
1. 深入了解組織與員工
F 了解組織文化
F 了解員工的個性、價值觀念
F 了解任務與執行導向對組織與員工的影響
2. 尊重與遵照客觀的事實作出決定
F “三拍”作風的執行問題
F 如何認定客觀事實
F 除了上帝,我們*可以相信的就是數據
F 數據量化分析工具應用
3. 設定明確的目標與重要緊急級別
F 如何將工作任務轉化為具體的目標
F 目標分解的4種基本管理工具應用
F 練習:用分叉樹法進行目標分解
F 要事*的矩陣分析
F 將你的工作、任務歸類
F 四個象限事務安排
4. 執行跟蹤系統
F 執行跟蹤系統工作節點
F 執行跟蹤工作的階段性
F 跟蹤與總結、改善
5. 明晰、公正的評價獎勵機制
F 利用已有的資源進行員工激勵
F 員工評價的360法
F 員工評價的KPI法則
F 員工評價的MBO法則
6. 將組織經驗傳播到員工身上
F 組織經驗的總結與傳播
F 成為下屬的教練
F 指導下屬的流程分析
F 管理工作坊:下屬指導
7. 提高自我認知
F 從四個方面提高自我認知程度
F 克服弱勢、發揮優勢
F 自我認知的提高與執行力提高的關系
第三部分 執行力與職業化管理者基本角色相關的七大重要行為
1. 完成個人綜合素質與崗位、績效要求的匹配
F AB點的澄清
F 你的職責是什么?
F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2. 擬定基于企業戰略發展的個人職業生涯規劃
F 正確理解企業發展戰略
F 在企業的發展戰略方向上尋找自我的價值
F 個人的職業生涯規劃與組織需求的雙贏
3. 做事一定要做到位
F 善始善終
F 對每件事情確立自我滿意的標準
F 自我的績效過程控制
4. 主動改善
F 當你的經理向你提出問題時,表示為時已晚
F 改善讓誰直接獲益?
F 主動改善是確保工作執行的前提
5. 規范導向與細節導向
F 讓自己的行為可控制、可復制
F 規范的行為帶來預期的執行成果
F 細節決定成敗
6. 借助企業文化,修正個人價值觀
F 企業文化是務虛的嗎?
F 企業文化背后是什么?
F 修正價值觀的行為
7. 讓結果和數據成為工作的衡量標準
F 找借口的習慣
F 責任在哪里?
F 結果和數據比你會說話
第四部分 克服執行過程中的障礙
1. 執行過程中可能出現的障礙
F 方向錯誤
F 溝通不暢
F 計劃進度拖延
F 環境變化
F 人員變化
F 內部矛盾
2. 如何應對執行障礙
F 不斷檢核任務目標
F 強化溝通技能
F 任務分解、執行與監控
F 應變措施與危機處理
F 職責再分配
F 尋求第三變通方案
第五部分 提高個人執行力的方法
1. 效能與效率
F 效率原則強調速度
F 效能原則強調方向
F 協調產出與產能的平衡是管理者提高執行力的首要問題
2. 激發執行力動機
F 克服拖延、逃避的作風
F 激發個人成就動機
F 養成良好的執行習慣:日事日必、日清日高
3. 與團隊成員協作
F 主動尋求與上級的溝通、匯報
F 團隊內部資訊傳遞方法的改善
F 團隊內部角色定位
第六部分 課程回顧與總結